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班主任提醒:同一個班上,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是這3點

現實中,常有這樣的現象: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孩子之間卻千差萬別。

有的孩子井井有條,知書達理,自律上進;而有的散漫拖沓,出言不遜,學業堪憂。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位教育專家的話令人深思:

「同一個班級中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們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

或許,孩子的天賦存在差異,但父母的付出陪伴、用心管教和以身作則,才是孩子成長的墊腳石。

父母「勤一點」,孩子習慣良

放假第一天,弟媳打來電話,哭訴小侄女最近的月考考得一塌糊塗,原因竟是試卷沒做完。

弟媳又氣又委屈,說要把孩子送來,讓我好好開導她。

這一點都不意外。

弟弟和弟媳平時忙於生意,侄女從小就交由老家的爺爺奶奶照看,到了入學年齡,考慮教育問題,他們才把孩子接到城裡。

白天生意繁忙,晚上回來兩口子身心俱疲,只想刷刷手機,無心管教孩子,小侄女慢慢養成了寫作業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

一寫作業,不是咬鉛筆,就是戳橡皮,要麼就蹲坐在椅子上,把上衣套在膝蓋上,嘗嘗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10道計算題能做一上午。

小侄女已經四年級了,寫作業卻常常要熬到晚上11點。

平時磨蹭也就罷了,現在連考試都這樣。

班主任找到家長,無奈地說:「可能孩子從小習慣沒有養好,父母花的心思太少了。」

童年是一個人的起步階段,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日本有位心理學家曾做過調研,發現學生隨著年齡和年級的增長,其學習習慣的得分並不增加。

也就是說,孩子的好習慣能否養成,取決於幼年時期,若長大以後再去培養和糾正就比較困難了。

孩子尚小,習慣還未定型,這時候父母再忙再累,也請打起精神,放下手機,花時間陪陪孩子,耐心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長日積月累的付出,才能成就孩子的璀璨未來。

巴金先生說過,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好習慣猶如根基,帶給孩子自信陽光,點燃他們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幫助孩子走得更堅定、踏實。

父母「嚴一點」,孩子品格善

重慶一名9歲男孩航航,因迷戀一款網路遊戲,竟偷拿奶奶的2000元錢買了遊戲裝備。

媽媽發現後,大為惱火,責罰兒子出去撿廢品「還債」。

那個假期,航航被取消了娛樂和休閒安排,只能戴著手套去撿廢品。

航航一邊說一邊擦汗:「(撿廢品)很累,一上午賺了100多塊,沒還清之前,我什麼娛樂活動都不會做。」

孩子犯錯,媽媽沒有視而不見,也沒有棍棒教育,而是讓孩子在彌補過錯中承擔後果,讓孩子意識到,有些錯不糾正會影響品格,有些錯是要付出代價的。

父母的「嚴」,不是苛刻,更不是打罵,而是愛而有方,嚴而有度。

孩子犯錯不要緊,要緊的是父母及時給予糾正,尤其是在品格教育上。

孩子沒有規矩,父母要引導他們,擁有邊界感,才能尊重別人,保護自己;

孩子不懂友善,父母當告誡孩子,心存善意,才能途遇美好;

孩子說謊偷竊,父母當嚴厲教導,只有言行恰當,心存敬畏,才能走上人生坦途。

俞敏洪曾說:「培養孩子如同種樹,只有先在根上滋養他,然後以品德之養分來灌溉,孩子才能長得枝繁葉茂,離陽光更近一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教孩子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孩子做個誠實的人。

父母搖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孩子世界的手。

嚴抓孩子的品格教育,才能把孩子推向更遠、更美好的未來。

父母「拼一點」,孩子成績優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在調查中小學生最崇敬的榜樣時,「父母」排在第一位。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當下,也許就是孩子的未來。

父母良善,孩子就會博愛;父母勤奮,孩子也會努力。

之前49歲的河南朱爸爸,因自學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引無數網友艷羨。

原來,為了和法律專業的女兒有共同聊天話題,朱爸爸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間和周末時間積極備考,看視頻、刷題、背考點,歷時8個月,終於順利通過考試。

不光朱爸爸優秀自律,孩子的媽媽也同樣上進,計算機專業的她跨考拿下了CPA(註冊會計師)證書。

朱爸爸和朱媽媽都是零基礎,卻義無反顧,想著再拼一點,再努力一點,追上女兒的腳步,一起並肩前行。

上進的父母,孕育了同樣優秀的女兒。

女兒朱林嘯在校多次榮獲國家級獎學金,並被推免進入北京大學攻讀法學碩士。

看到父母優秀的「成績單」,孩子感受到成長和榮譽的分量,看到父母備考的努力和不易,孩子也學會了自律和堅持。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試想一下,你在投入地刷劇,孩子怎會用心學習?你在麻將桌上,孩子又如何專注在書桌邊?

父母的言行、處世方式和三觀都會在無聲無息中傳給孩子。

教育孩子,父母的焦慮、逼迫,都不如躬親示範來得有效。

父母不疾不徐,身體力行,孩子才能在雲淡風輕中成就輝煌人生。

養育孩子,也是一場自我修行。

自己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會差。

美國教育家泰曼·詹森曾說:「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孩子之間的差距,歸根結底是家庭教育的差距。

父母勤付出,多陪伴,孩子才會平靜專注,一路繁花似錦;

父母嚴管教,不放縱,孩子才會儒雅貴氣,向陽而生;

父母常律己,求上進,孩子才會內心篤定,一往無前。

只有重視教育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

不論你的學歷如何,層次如何,引領孩子走在正確的成長道路上,是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08/182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