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影評

作者:

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電影海報。

最近觀看了兩齣關於香港民主運動的紀錄片電影,分別是由「素人」(普通人)顏志昇執導的《因為愛所以革命》,以及關於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兩齣電影的取材角度截然不同,前者的主角是多位2019年反送中運動「素人」,代表著新一代抗爭者;後者是「名人」黎智英,亦代表著上一代、所謂「老泛民主派」。將兩齣戲放在一起觀看,互相補足,能夠讓觀眾從多角度完整地了解香港民主運動多年來的發展脈絡。

《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奮戰》是傳記式紀錄片,由致力宣揚自由社會的美國Acton Institute製作,剪輯了黎智英在入獄前的演說和訪問,講述黎智英在1960年從中國大陸來到香港之後,怎樣一步步參與政治和民主運動,成立壹傳媒和《蘋果日報》為香港發聲。戲中對香港歷史的敘述,比周冠威的《時代革命》和顏志昇的《因為愛所以革命》更詳盡,非常適合外國人去觀看,讓他們明白為何香港人會如此不滿中共,在2019年爆發出一場會使用「勇武抗爭」的反送中運動。

還記得在2014年雨傘運動,以及2016年至2017年「DQ立法會議員」風波後,香港政界和社運界陷入低潮,很多民主派支持者都不再參加社運,因為感到無力。當時,多次傳出《蘋果日報》因財政問題或黎智英感到心灰意冷而有機會結業,但所有香港人也猜不到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會激發出新舊兩代社運人「背水一戰」。曾經被新一代年輕人標籤成為「老泛民」的黎智英也跟年輕抗爭者站在一起,打破世代之爭,黎智英也打「國際線」,四出遊說海外政客支持香港民主運動和制裁中共。

黎智英的故事,是不少香港人的寫照。1960年,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當雜工。後來努力讀書和創業,白手起家成功。在港英殖民年代後期,香港社會尚算擁有自由和法治,很多香港人本身過著不用理會政治、只需努力賺錢的生活,但時代選中了上一代的香港人。80年代香港前途再加上1989年六四屠城,良心驅使黎智英開始介入政治,創辦傳媒發聲,特別是反共的聲音。中共多年來的無恥,迫使他由社運的低調參與者,漸漸變成會公民抗命、被捕的前線「和理非」、同情「勇武派」,抗爭一步一步升級,最終不幸入獄。

該紀錄片亦訪問了前港督彭定康、美國「香港民主委員會」前總監朱牧民、流亡海外抗爭者張崑陽及邵嵐、前《蘋果日報》資訊網行政總裁利世民、英國民間組織「香港監察」總監Benedict Rogers等人,評價黎智英對香港民主運動的影響。

雖然黎智英是香港少數的有錢人,但他的經歷和情感跟大部分支持民主的香港人一樣。紀錄片詳細講述了他怎樣由一個素人,漸漸被捲入時代巨輪。香港民主運動是全民運動,是否「素人」或「名人」根本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自己是「素人」,就小看自己的能力,正如黎智英在幾十年前也只是一個「素人」。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23/183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