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土圍子裡的土豪

作者:

古人打仗,攻城為難。所以,孫子兵法,將攻城視為下下策,那意思,即使萬不得已,也別攻城。古人也發明了好些攻城器械,但是,進攻一方的利器,守方總可以有辦法對付。《墨子》裡講的墨子跟公孫班(即魯班)的鬥法,其實是有道理的。所以,古人最經濟的攻城之術,就是長期圍困,讓城裡矢盡糧絕,易子而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這樣的長期圍困,圍城一方也有個糧食供應問題。因糧於敵說說容易,但人家城的周圍,哪裡那麼巧,就正好有糧食可以供你掠奪?大軍的口糧,還不是得靠外面運來。弄的不好,城裡的人沒餓到,自己先匱乏了。所以,在古代,只要城池足夠堅固,深溝高壘,裡面屯了足夠的糧食,水源充足,就會有點安全感。南北朝之前,所有割據自雄的豪傑,都喜歡修土圍子,當時人叫塢,高大一點的,叫做京。那年月,幾乎所有的城,包括長城,都是夯土建成的,所以,所有的圍城,都是土圍子。

三國故事,從大將軍何進開始,何進召集四方豪傑進洛陽,於是來了涼州土豪董卓。這個董卓,兵強馬壯,力壓群雄。卻也喜歡守城,守城不守洛陽,也不守長安,非得築一個郿塢城,城池堅固,儲存上幾十年吃不了的糧食,沒事就躲進城裡待著。四方諸侯來勤王,並沒有將他打進郿塢去,自己反而散了伙。但他卻被自己的乾兒子呂布,聯合王允幹掉了。《三國演義》上編了一個美女貂蟬的故事,很好看。這故事也有那麼點影子,呂布之所以跟董卓鬧翻,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勾搭上了董卓的侍妾。所謂貂蟬云云,那時候的侍女丫鬟什麼的,大抵安在哪個頭上都沒問題,並不是個具體的人名。呂布的叛變,已經告訴了後來的土豪,堡壘很容易從內部攻破,所以,高築牆,廣積糧,其實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靠譜的。

董卓玩完之後,當日勤王諸侯之一的公孫瓚,也迷上了土圍子。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公孫瓚在最初的軍閥混戰之中,頗有威勢,殺了很有實力和威望的劉虞,袁紹和袁術都怕他,縱橫幽、並、青、冀四州,無人可敵。只是,公孫瓚出身寒微,既非董卓那樣的地方豪強,也不是袁紹那樣的門閥。出人頭地,得巴結郡太守,從小吏做起。太守得罪朝廷,發配煙瘴之地,為了博名聲,他也要跟著去。去之前先祭拜自家先人,說是昔為人子,今為人臣(東漢的習慣,郡吏之君,就是太守)。從此一去,興許就回不來了,就此別過。把周圍的人感動得鼻涕眼淚一把把的,但太守很快就被赦免,他從此聲名大振,得以混進了中高級幹部的行列。大亂到來,他也成為一方諸侯了。

得志之後,他既不安撫土豪,也不巴結門閥。將大批的高幹子弟,都給派到幽州邊境地帶,下放鍛鍊。這樣一來,他的日子也就慢慢不好過了,周圍的豪強,遼東的胡人,劉虞的舊部,都來打他。對此,他有準備,路數跟土豪董卓一樣,在易這個地方,修了一座堅城。光深溝,就挖了十道,裡面築高牆,高五六丈,牆裡還建高樓,中間最高的高樓,高十丈,自家待在裡面。城裡儲糧三百萬斛,多少年也吃不完。根據是童謠說了,「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他覺得,童謠說的這個地方,就是易,今天河北易縣一帶。袁紹發兵圍攻,他傳信給人家,說兵法上講,百樓不攻,今我樓高千重,你還攻個什麼勁兒啊!可是袁紹就不信這個邪,硬是圍攻,幾年攻不下來,楞不撤兵。裡面的人馬包括公孫瓚自己,雖說沒餓著,但心理卻大壞,被憋急了,幾次三番想衝出來,都沖不出來。最後,袁紹的兵挖地道進去,直入核心。樓,一座一座地塌掉,公孫瓚見大事不好,殺了家人,然後自殺了。

古人沒有火炮,即使土圍子,也不好攻。但只要被圍的人外無援兵,被人圍在裡面,即使有吃有喝的,時間長了,日子也不好過,單一樣就麻煩——排泄物沒辦法運出去,積累多了,裡面的人即使不生病,熏也熏差不多了。味道聞多了,心理就自然焦躁。所以,單純依靠土圍子自衛,就是一種土豪的思路,靠這思路保命,堡壘即使不被內部攻破,外面的人遲早也得進來。

董卓和公孫瓚,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月,都算是豪傑。但這倆豪傑,都給自家的土豪心思毀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張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130/183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