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歐美經濟放緩 海外中資製造業迎寒冬

上海自貿區港口的貨櫃。

海外中資製造業的發展可能正面臨最嚴峻的寒冬。中國雖然已經鬆綁防疫措施,但之前嚴格的"動態清零"政策已經造成不少外貿訂單流失,再加上歐美各國自身經濟放緩,這些因素都讓位於越南、柬埔寨等海外勞力密集型的中資企業訂單大減,面臨生存危機。

據越南胡志明市工商會(HUBA)數據,以今年服裝和紡織業出口而言,來自美國的訂單與去年相較同比減少30%至40%,歐洲則大減60%。此外,越南勞動總聯合會(VGCL)指出,自今年9月以來,越南已有1200多家企業裁員或縮短工時,主要分布在出口導向型的服裝、鞋類、家具工廠。

另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12月4日消息,CNBC自己的供應鏈資料庫顯示,美國與中國簽約的製造業訂單量減少了40%,跨國的環世物流集團(Worldwide Logistics)預計,2023年農曆春節前,中國多數工廠將在明年1月初就放假,這比2022年提前了2周。

此外,香港的遠洋運輸公司鴻安船務(HLS)也警示,國際航運業生意極差,隨著更多新貨船上市,正面臨需求下降和產能過剩雙重壓力。

多國央行目前試圖通過加息來抑制通貨膨脹,這造成了需求下降或經濟增長放緩,也對中國的製造業形成不小衝擊,不論是設廠在國內或海外。

製造業在越南面臨各種內外環境挑戰

越南胡志明市台灣籍資深貿易商桂齊偉以書面方式告訴本台,越南自第三季開始受到自身土地及金融壞帳的影響,國內經濟大幅滑落,再加上歐美庫存太多,外貿形勢也惡化。

他說,今年除了鞋子、成衣等傳統產業訂單減少外,家具業及自行車更是受歐美庫存大量積壓的影響,家具廠從年中就發生撤廠及倒閉潮,從第三季度開始波及下游供應商,目前,債務危機的影響已經趨緩,但是訂單尚未回流。胡志明市周邊的少數家具廠,在上周末已經開完年終總結大會,預計本周末開始休年假至一月底,這說明了明年第一季的訂單情況同樣不佳,估計要到第二季度開始才會好轉。

胡志明市一家包裝工廠的員工,正被迫減少工時以應對東南亞訂單的縮減。攝於2022年12月2日。

桂齊偉還指出,裁員潮則多發生在越南北部的電子加工業,越南南部勞動力密集產業因為本身的用工量就大,相對來說,裁員的影響比較不明顯。

他還發現,在中美貿易戰、高關稅及更嚴格法遵的要求等背景下,中資企業即便搬遷到東南亞,仍然難逃美國的監理。現在都有網上貿易商公開系統,採購商很容易追查到生產商的背景資料,如果發現業主是中國人,美方人員會儘量避免接觸,從而造成中國廠商的訂單減少甚至經營困難。

美國今年6月實施《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以來,像是位於越南的台資製鞋業,就面臨來自美國品牌商的龐大壓力,必須儘量避免使用中國特定的供應鏈、或是產自新疆的原材料。

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名為「雨哥」的資深外貿人士指出,中國近年的多次停電、環保治理、疫情嚴控,都造成中國企業在外貿圈的商業信譽嚴重受損。

官方組團出國搶訂單?業內人士質疑「公款遊玩」

而隨著疫情解封,中國沿海多個省市政府以「出國搶訂單」名義,組織外貿企業出國考察,這被許多人批評沒法吸引訂單,只是藉機出國遊玩。

北京當局從12月7日起放鬆了動態清零的疫情管制,街頭見到一名工人搬動貨物經過一處拆解了的核酸檢測亭。

小紅書的雨哥就指出,「你今年8月份在封控,老外給你下聖誕節訂單,12月你沒法交貨,老外商場沒東西賣。他們絕對把訂單下到東南亞去,東南亞無非交貨期慢一點、價格高一點」。

印尼總統大學(President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賴劍文(Harryanto Aryodiguno)就告訴本台記者,目前時間點,無論去冰天雪地的歐美,還是已經進入旅遊旺季的東南亞都不太合理,因為當地人要麼在過聖誕新年,要麼在忙著政治大選,根本沒空招待。他說,中國該做的是開國門並穩定國內經濟,重新獲得外資的信任。

印度的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康婧(Geeta Kochhar)則告訴本台,這種「出國搶訂單」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思維,許多外資企業的主營業務受到中國封控影響,都在等中國開放。而在外貿上,她則認為,中國商人除了要能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有時候還得面臨信用缺失和產品質量的問題,這是其他國家廠商較少面對的。

記者:喬鑫鑫 責編:鄭崇生 網編:何足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6/184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