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英國推演中共攻台經濟落差 研議供應鏈遭波及應變措施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官員已就一旦中國大陸入侵台灣可能產生的經濟後果制定了一系列戰略方案。路透社資料圖片

英國《衛報》報導,英國官員已就一旦中國大陸入侵台灣可能產生的經濟後果制定了一系列戰略方案。據指出,由於中國和全球供應鏈息息相關,台灣更是微型晶片主要生產地,因此制裁中國將比制裁俄羅斯要複雜得多。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指,作為例行「前瞻性檢視」演習的一部分,公務員隊伍審視了台海戰事對全球供應鏈的破壞,以及任何西方聯合反制及制裁行動的後果。據指出,白廳官員一直在勾畫解放軍入侵台灣的影響。外界擔心台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正在增加,對台海戰事可能發生的時間的預測遠至2049年。

報導引述英國政府消息人士說,官員們正在考慮,如果中國發動入侵台灣,並引起西方國家的報復性經濟和貿易制裁,「我們會怎麼做,這對我們的經濟意味著什麼」。

另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向《衛報》強調,制裁中共比制裁俄羅斯明顯更複雜。針對俄羅斯和與總統普京關係密切的人士的制裁,主要是扣押資產,但中國現在和全球供應鏈關係密切,因此影響更深更廣。

報導引述該政府消息人士說:「你必須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而不是僅僅照搬你在其他地方(俄羅斯)所做的事情。」「供應鏈的問題會更大,這不是什麼秘密,但這很複雜,並不意味著它不可能。」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台海戰爭對微型晶片分配的干擾,台灣主導了微型晶片的製造,而微型晶片已經供不應求。但消息人士強調,中國大陸入侵台灣是英國政府定期沙盤推演的一些「黑天鵝事件」的情景計劃之一,而且這項工作是「理論性的」。

報導亦引述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凱恩斯(Alicia Kearns)表示,她歡迎政府承認「台海戰事對全球經濟安全的威脅的嚴重性」。她呼籲英國的沙盤推演能全面反映問題,並認為英國政府在對中國外交上應該採取更強硬立場,以起震攝效果。

在對英國國防和安全戰略進行更新,即所謂的綜合審查之前,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中國譯作蘇納克)正面臨著來自其黨內中國鷹派的壓力,要求將該國重新歸類為「威脅」而不是「系統性挑戰」。儘管辛偉誠在11月上任時就發出了與中國關係「黃金時代」結束的訊號,但他對中國政府的敵意明顯少於其前任卓慧思(Liz Truss,中國譯作特拉斯)。

周五,卓慧思即將在日本發表演講。在美國擊落「間諜氣球」、中國涉嫌侵犯人權等抗議聲中,卓慧思的表態將被視為試圖向辛偉誠施壓,令他同意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報導指出,英國外交部內部人士表示,俄羅斯去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使其預見到台海局勢也有同類擔憂,但「內部人士」強調,這項工作的規模或緊迫性沒有改變,。

中國政府聲稱台灣是中國一個省。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曾強調:「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15/186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