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李克強兩會報告,33次提及這個詞

周日(3月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33次提到「穩定」,說明中共在持續三年清零後,經濟和政治上面臨困境。

周日(2023年3月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33次提到「穩定」,說明中共在持續三年清零後,經濟和政治上面臨困境。圖為李克強做完報告,走回座位。(Photo by Noel Celis/AFP)

周日(3月5日),中共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33次提到「穩定」,說明中共在持續三年清零後,經濟和政治上面臨困境。

兩會上,作為總理,李克強總結了一年北京的主要政策,同時闡述當年政策。

「日經新聞」審查了自習近平2012年秋季擔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的所有工作報告,並對其中一些關鍵詞的頻率進行了統計。

中共內外交困「穩定」被提及33次

日經報導,今年在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定」被提及的次數比2022年增加38%,這是習近平在2013年初就任國家主席以來使用頻率最高的關鍵詞。李克強強調,將穩定物價、穩定就業和供應鏈。

自COVID-19病毒(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情爆發以來,中共實施了三年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致使2022年GDP增長放緩至3%。上海去年上半年長期封城,不僅民眾怨聲載道,一些人甚至挨餓,還擾亂全球供應鏈,導致大批外籍人士逃離中國。中國人難以忍受中共清零,很多人「潤」出國門。

李克強工作報告中未提及「清零」二字。

此外,海外對中國製造商品的需求疲軟放緩、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失業率上升、人口老齡化、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下降,以及地方政府因背負沉重債務而使得中共經濟刺激能力受限。

李克強強調穩定物價、穩定就業和供應鏈。歐亞集團高級中國分析師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此前對《華盛頓郵報》說,經濟問題從長遠來看,可能會威脅到習近平的權力。

去年11月,中國爆發大規模「白紙運動」,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清零封控,民眾還對煙花禁令、停滯的房地產項目和減少退休人士的醫療福利等問題進行了抗議。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自由之家去年開始為「中國異議監測」收集數據。這是自由之家追蹤中國異議頻率和多樣性的資料庫及研究工具。「中國異議監測」記錄了2022年最後三個月全國幾乎所有角落的抗議活動。團體抗議在四川、廣東和山東,進一步朝向北京的地區最為普遍,顯示出廣泛區域都存在不滿情緒。

社會不安的背後是對習近平履行社會契約能力的更多質疑,而社會契約是中共執政合法性的基礎,即人民放棄政治權力,以換取在安全和經濟上獲益。

中共另一個挑戰是改善地緣政治環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共要想有效解決國內經濟困境,就必須改善與美歐的緊張關係。但美中近期因間諜氣球事件,中共考慮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以及病毒溯源問題,雙方關係呈螺旋式下滑。美國已經加大力度阻止中共獲得尖端技術,重創了中共科技野心。

中歐關係也因為人權問題,以及習近平不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趨於緊張。

「能源」、「糧食」提及次數激增

日經報導,在李克強工作報告中,「能源」一詞被使用了14次,比上一年增加了17%,「糧食」提及次數激增89%,達到17次。這兩個數字都是習近平上台以來的最高水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後,導致全球原油和天然氣價格飆升,中國通過增加煤炭發電的使用來度過能源危機。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2月24日消息,在大麥方面,2020/21年度,烏克蘭大麥出口中約54%發往中國,約為257.53萬噸,占中國大麥進口量的28%,是中國大麥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國。若烏克蘭大麥出口受限可能會對中國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近年來遭受水澇、旱災、蝗災等災害,中共開始在全世界大規模收購糧食。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披露的數據,中國去年糧食進口再創歷史最高記錄,達到16,454萬噸,增長了18%,但進口金額卻同時增長了39%,國家糧食價格平均漲了近20%。

時事評論員王赫撰文表示,這是國際糧價上漲並一直處於高位的主要原因,也說明中國糧食緊張問題。「問題有多大外界不知道,但現在在全世界搶購,哪怕是價格再高,它也在大規模的進口,應該來說問題是相當嚴重。而相對於糧荒,中共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其它詞彙使用情況

「日經新聞」報導,在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前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一詞僅被提及3次,與2022年相比沒有變化,並列最少。該詞彙在2018年被使用了10次,但近年來出現的次數有所減少。

「改革」被使用了40次,比去年下降了5%。這個詞在2018年和2019年被重複了一百多次,但此後使用率下降到30到50次。這表明習近平政府將經濟穩定放在首位,並迴避可能激怒既得利益者的改革。

「共同富裕」是習近平提出的口號,在2021年和2022年被使用了一兩次後,今年完全沒有被引用。

「強軍」被提及四次,與近年來差不多,但從2013年到2017年,這個詞被使用的次數不超過兩次。日經認為,這反映了中共發展和部署軍艦,包括航空母艦和飛機以對抗美國。

日經報導,「中國現代化」一詞時隔11年首次出現。這一概念在去年20大上大張旗鼓地宣布,被理解為在發展國家的同時與民主和人權等西方理想保持距離。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這個詞被使用了7次,與2022年並列最多。這個詞是習近平權力的晴雨表,所以這個高頻信號表明他在十年兩次黨代會後已經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華日》說,在本次人大會議上,習近平預計將進一步鞏固他對安全、金融和科技領域的控制,重新調整關鍵職位,以進一步淡化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強化共產黨的領導。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認為,當下中共在國際上處境艱難、中國人在國內對習和中共也不再信任,所以李克強在這次報告中,「穩定」等詞出現的頻率較高。也就是說,中共越來越擔心政權的持續性。可以預測的是,今後5年,中共政權將處於風雨飄搖,民變四起的狀態。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6/187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