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中共正在籌組「全球專制者聯盟」

作者:

因此,伊朗也不願與沙烏地阿拉伯繼續陷入零和式的殊死鬥爭,而是希望得到喘息,優先解決國內的動盪及與其他什葉派盟友的紛爭。

於是,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不約而同的有了減少衝突、緩和關係的願望。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國的和談與復交,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為什麼協議的簽署是在中國北京,而非傳統上更普遍的在美國抑或歐洲某地簽約呢?扮演調停角色的為何是中國政府,而非更多參與中東和談的歐美呢?

從根本上說,是中國日益增長的國際影響力下的一種必然,也是中國對中東事務介入加深的表現之一。最近數十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深入,所參與的外交調停越來越多、自身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在過去,中國在調停中大多是扮演相對次要的角色,僅僅是在歐美主導下,參與一些例行公事的調解。但中國越來越不甘於做「配角」,試圖主導一些國際紛爭的調停權。而本次促成沙伊復交,就是一次較為突出的體現。

拜登政府執政以來,改變了前任川普政權「一邊倒」支持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的中東政策,逐漸回歸歐巴馬時代的平衡政策。(美聯社

而中東地區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地緣戰略位置重要,許多頗有實力和影響力的大國也值得爭取。因此,中國在中東的投入不斷增多,以加強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區域大國的合作關係。而促成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這兩個資源最豐富的中東國家握手言和,並共同與中國合作共進,當然有利於中國的利益。

但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仍然遠不及美國。美國長期在中東事務中扮演著主導角色,這一點迄今也未有根本改變。那為何本次沙伊和解是由中國主導,且明顯甩開了美國(甚至未提前知會美國)呢?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三國,都屬於非民主的專制威權政體,三國的掌權者有一些共同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對這三國掌權者而言,他們都不在乎本國和他國的人權問題,在外交方面不僅不須顧忌相關國家國內的人權狀況,甚至還因為均屬專制獨裁者,而「惺惺相惜」,並且希望共同抗拒民主世界「顏色革命」的威脅。

如果是美國調停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爭端,往往要涉及對兩國人權問題的批評,在促使和談同時要求兩國改善人權。對伊朗自不必說,對於沙烏地阿拉伯,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但美國各屆政府尤其民主黨人掌權時,都會督促其改善人權。如美國歐巴馬政府,就將對沙烏地阿拉伯內政外交的支持援助與人權掛鈎,要求其逐步實現民主化,且重點改善女性權利。川普時期的美國一度放棄對沙烏地阿拉伯人權的關注,還放任其殺害《華盛頓郵報》知名記者卡舒吉。但拜登政府上台以來恢復了對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權壓力,停止了對其入侵葉門的支持。這些都讓保守頑固的沙烏地阿拉伯王室不滿。如果尋求美國調停沙伊關係,沙烏地阿拉伯王室就更加受制於美國,不得不在人權議題上有所讓步。

但中國(準確說是中共政權,但為方便就以「中國」稱之)對沙烏地阿拉伯毫無人權要求。對中國而言,沙烏地阿拉伯的極為重要的合作夥伴,無論石油供應,還是涉新疆香港問題,都需要沙烏地阿拉伯的鼎力支持。只要滿足中國在這些方面的訴求,中國就非常樂意幫助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穩定內部政局和改善外部環境。

而沙烏地阿拉伯也很樂意滿足中國的要求,且這些年一直都在相關問題上全力支援中國。或許有人疑惑沙烏地阿拉伯作為穆斯林國家,為何在新疆問題上站在中國一邊、支持中國政府設立「再教育營」在內鎮壓穆斯林的行徑?原因非常簡單,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根本不在乎中國穆斯林的人權,他們也並沒有真誠的伊斯蘭信仰。它一邊向全世界(包括前些年在新疆)輸出屬於伊斯蘭極端主義的瓦哈比教義,又拒絕對世界各國因其行為而導致宗教衝突氾濫負責,更是毫不在意其他穆斯林的生命健康與權利自由。

因此,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一拍即合。而伊朗則與中國一直關係較為友好,自然也樂於中國調停伊沙關係。雖然一個月前習近平及中國外交代表團訪問阿聯時,承認阿聯對由伊朗控制的若干島嶼的主權訴求,引發了伊朗的強烈不滿。但面對內部持續不斷的政治反抗和外部的外交與軍事困境,最終還是選擇息事寧人,接受中國對沙伊關係的調停。

不僅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迫切需要中國的調停,中國也非常渴望做成這一單「生意」。如前所述,中國對資源豐富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頗為看重,又希望加強對中東的滲透。調停沙伊關係,對中國顯然有利無害。

更重要的是,最近數年,中國也處在內政外交皆嚴重受挫的困局中,需要有所成就和突破。無論是長期「清零」對國內經濟民生的打擊,還是外部與美歐日印等國因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產生的衝突,都讓習近平及中共所聲稱的「民族復興」和「中國夢」與現實漸行漸遠。而最近日韓關係的急劇轉暖,也讓中國感到危機。

於是,中國希望在外交上扳回一城,從西方國家及周邊宿敵的圍堵中「突圍」,並爭取建立一個能夠對抗自由民主勢力的專制威權國家聯盟。而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顯然是非常合適的對象。而且,以調停國際爭端的方式介入沙伊關係及中東局勢,也符合國際和平的「政治正確」,不僅不會被廣泛批評還能贏得讚譽。

因此,中國積極調停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的關係,並大獲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了。

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復交了,中國的外交調停成功了。這對於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中國、中東局勢、世界政治,有會有哪些影響呢?

無論對於沙烏地阿拉伯還是伊朗,緩和了與對方的緊張關係,都有利於其集中精力處理國內事務。這也意味著,他們將加強對國內反抗力量的鎮壓。雖然他們互相是敵人,但在鎮壓各自內部異見力量方面,卻有著高度相似的態度和目的。因為是中國而非美國主導兩國調停,所以他們不用擔心調停方干預其國內人權問題,所以更能放心大膽進行鎮壓。

而對於中東局勢,沙伊和解看似是一個好消息。但這種和解是暫時的、有限的、權宜性質的,而不是長久和根本性的。由於雙方在所屬民族和教派上的差異、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強烈對立,在中短期內看不到走向完全和解和平的可能。而他們也不會放棄與自己在中東的盟友進行「合縱連橫」,「什葉派新月」與「遜尼派包圍網」的對峙仍將繼續,不過的確會有所降溫。

而沙伊復交對其他中東國家的正面影響也頗為有限。這兩個國家的關係緩和,顯然不是為了中東和平而是為自身利益。因此,他們不會積極促成兩國之外其他各國之間及各國內部的和解和平,中東各國都衝突尤其巴以衝突仍然回持續下去。因此,沙伊復交對於動盪不安的中東,並無太大助益。

而對世界局勢,沙伊復交本身的影響就更為有限。但它的另一個影響,即反映的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專制威權國家內部的和解與團結,共同對抗自由民主陣營的傾向,則頗為重大。

最近數年,美國和歐盟諸國,聯合日本、韓國、台灣、印度等亞太/印太國家地區,建立基於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聯盟,對中國形成圍堵之勢。而在歐洲,歐美各國也對俄羅斯進行了一系列制裁。而俄烏戰爭爆發後,更是建立了統一的援烏抗俄陣線。中東的伊朗長期被孤立自不必說,沙烏地阿拉伯因其惡劣的人權也飽受歐美詬病。即便其資源豐富富裕至極,仍然被尊重民主人權的已開發國家厭惡。

因此,這些肆意侵害人權的專制威權國家,就積極合作、抱團取暖。中國、俄羅斯、伊朗三國的合作早在進行,而沙烏地阿拉伯與中俄關係也一直較好。如今沙伊復交,反映了專制威權國家內部進一步的妥協與合作。他們也試圖將更多專制威權國家拉入陣營,內部合作共同鎮壓國內反抗力量,對外則團結起來與自由民主陣營抗衡。各獨裁專制勢力的結合,不僅不利於這些國家人權事業的發展和自由民主的實現,長遠看也危害著整個世界基於普世價值的進步與繁榮。

當然,就中短期看,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復交,的確也會為中東帶來一些緩和與安定,為中東實行持久和平帶來一些希望。所以,就事論事,我們可以對沙伊復交表示歡迎,也應讚賞中國在促進兩國和解進程中的貢獻。

但長遠而言,由於沙伊兩國深刻的隔閡與對立,以及其專制威權的政權屬性、對人權的蔑視和對國民的鎮壓,這種和解和平必然是不長久的、不穩定的。兩國談判復交中,沒有人民充分參與和授權,只有統治集團之間的私相授受,也是反民主、缺乏合法性的。權宜之計不能長治久安,兩國早晚會因為歷史與現實原因再度反目,重新陷入高度對立與衝突,代理人戰爭也將戰火重燃。

而中國促成兩國的復交,事情本身雖值得稱讚,但在促談中明知兩國和談是為集中力量鎮壓國內反抗,而並不提及人權關切,也沒有告誡其不要鎮壓國內異見者,也反映了中國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罔顧人權、無視弱勢群體利益,而專一討好各國統治階層、以利於中共自身統治為第一目的外交方針之惡。

總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復交及中國的調停,從短期看緩解了兩國之間的緊張狀態、促進了中東和平事業,但三方政權的性質及內政外交的理念與措施,則讓本屬好事一件的沙伊復交蒙上巨大陰影,甚至反映出了專制威權勢力勾連互助的邪惡本質。

對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而言,想要實現真正的對外和平與對內穩定,都應當進行政治與社會改革,推動民主法治和社會自由,保障人權,尤其要保障女性等弱勢群體的基本人權和特殊權利。「民惟邦本,本固邦甯」,人權的改善才能促成安定和平。

而對於中國,同樣需要改革,實現民主與人權。在對外政策上,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為一黨一派乃至一人利益罔顧普世價值,而應基於人道民主理念進行外交工作,並與歐美等世界各國坦率對話、真誠合作,促進世界各地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民生富足、區域和平。(作者:王慶民,旅歐作家、國際政治研究者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0/187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