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水電告急 西南水電大省受衝擊

《中國新聞周刊》22日報導,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大陸雲南等多個西南水電大省來水偏枯,水電發電能力嚴重不足,省內水電蓄能也嚴重不足。今年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表示,「近年來的西南水電大省用電緊張狀況與2016年前後的大規模棄水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原因在於電力資源的供需錯配。」當地依靠豐富水電建立起來的能源經濟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

大陸水電告急西南水電大省受衝擊。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為雲南的枯水期。(新華社資料照)

大陸水電告急西南水電大省受衝擊。圖為雲南昆明市的一處「西電東送」大通道換流站。(新華社)

《中國新聞周刊》22日報導,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大陸雲南等多個西南水電大省來水偏枯,水電發電能力嚴重不足,省內水電蓄能也嚴重不足。今年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表示,「近年來的西南水電大省用電緊張狀況與2016年前後的大規模棄水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原因在於電力資源的供需錯配。」當地依靠豐富水電建立起來的能源經濟體系,正受到嚴重衝擊。

當西南地區水電面臨的問題從「送不出去」頻繁變為「發不出來」,面臨挑戰的不僅僅是西南省份的高能耗產業。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這一輪減產受到最大影響的是雲南鋁業、雲南神火、雲南其亞3家企業,受限產能約80萬噸。減產從春節後開始,2月下旬完成。」上海有色網大數據部總監劉小磊說,確定減產前後,電解鋁價格一度上漲,突破1.9萬元(人民幣,下同)/噸,如今回落至1.8萬元/噸。

有序用電時,電解鋁企業往往首當其衝。「電力供給缺口一時難解,企業普遍認為,雲南電解鋁工廠開工率偏低會成為常態。」電解鋁業內人士感慨。

2月中下旬的減產與去年9月兩輪減產原因一致,即雲南電力供給出現缺口。

雲南電力結構較為單一,水電占比接近八成。截至2022年12月底,雲南全省發電裝機容量1億1144.6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8061.59萬千瓦、火電1533.55萬千瓦、風電891.39萬千瓦、太陽能475.89萬千瓦。

各流域來水多寡,直接決定水電發電能力,可謂「靠天吃飯」。

而且,雲南乾濕季節分明,冬春季節為乾季,降水僅占全年15%,尤其是春季氣溫升高,蒸發量加大之時,極易發生乾旱。因此,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為雲南枯水期,枯水期水電出力通常不足50%,枯水期乾旱則會加劇水電供給不足。

這正是雲南今年2月中下旬遭遇的問題。2月初,雲南省水利廳便表示:2023年以來,雲南省大部分地區無明顯降水,河道來水總體偏少,庫塘蓄水總量下降加快,當前氣象乾旱發展迅速,玉溪、大理、麗江局部地區旱情影響逐步顯現。

截至2月中旬,雲南全省有90%的區域出現氣象乾旱,大部地區以中等以上氣象乾旱為主。雲南省水利廳召開的全省水旱災害防禦形勢會商會指出,預計2023年雲南省大部分地區降水總量正常偏少,乾旱和洪澇災害較上年將偏重發生,全省各地防汛抗旱面臨嚴峻形勢。

而從近兩年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來看,中國降水變化區域間差異明顯,其中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年降水量呈減少趨勢。「中國主要雨帶北移」似乎正在發生,而這對於水電占比超過七成的雲南來說,不是好消息,意味過往水電「出力格局」或將被改變。

《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李想,水電季節性較強,通常情況是枯水期偶爾缺電,豐水期甚至「棄水」。但近兩年,雲南、四川等西南水電大省來水異常,枯水期和豐水期缺電頻率都在變高。「如果極端現象連續發生,便是正常現象。水電面臨的問題從『送不出去』變為『發不出來』。」

在袁家海看來,這種變化對地方來說,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抓緊應對。

他分析,「十三五」中後期,雲南、四川主要採取加大外送規模和引進工業企業來消納富餘水電,在解決棄水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經濟產出。但這一切是建立在本地水電發電能力始終維持在歷史正常水準的預測基礎上。但「十四五」以來,雨季降水減少、全年高溫乾旱加劇的「意料之外」狀況,使得作為主力電源的水電發電能力明顯下降,其他類型電源或規模沒有增加、或可靠供電能力不足,被迫採取限產限電措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西南水電的發電能力將受到大幅削弱,近年來水電減發的狀況會成為常態。袁家海判斷,西南水電大省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面臨嚴峻的電力安全考驗。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2/1880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