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許家印膽子太大了;不惜代價扶持晶片產業?中共釋放行業領軍人物

抓人 對外資「習近平魅力攻勢」?中共央行放水通縮現身,錢都去哪?下一個「瑞信」?德銀重挫近15%,歐洲銀行股暴跌

北京即將舉行疫情解封以來首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之際,一家美企駐京辦公室遭調查、員工被拘的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3月22日,恆大發布公告稱,他們與境外債權人小組已簽署重組方案,恆大真的有救了嗎?境內債權人的權益有保障嗎?

2022年中共央行放水28萬億,但只創造出6萬億的GDP增長,這些錢為何沒有發揮效率?它們都流向哪些地方?為何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脹,反而出現了通縮?

下一個「瑞信」?德意志銀行周五重挫近15%,歐洲銀行股普遍下跌。

「習近平魅力攻勢」?多名美企在華員工突被抓

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3月24日在給路透社法新社的一份聲明中證實,該公司北京辦事處的五名中國籍員工遭到當局拘留,公司暫時停止了在北京的業務。

Mintz集團是一家總部設在紐約,在全球擁有18個辦事處以及僱傭450名員工的盡職調查公司。

這次美企員工被抓事件,正值中國解除清零政策及兩會領導班子確定後,中方首次舉辦「發展高層論壇」。

中國將在3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辦主題為「經濟復甦:機遇與合作」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蘋果、強生、輝瑞、奔馳、寶馬等品牌的官員都將參會。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告訴自由亞洲電台,「現在的對外開放,好像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夠接受習近平、中國的條件,在某種條件之下,我們還可以容忍你。他們(中國)歡迎外國人回去,但要的是『乖乖地』。」

「在中美關係的問題上,我們到了一個非常大的轉折點。」

曾在中國住了10年的美國記錄片導演馬修泰(Matthew Tye)告訴記者,在中國後期的種種遭遇讓他意識到,中國歡迎的是「聽話的、模範的外國人」。2018年,他因為拍攝記錄片被國安警察盯上,不得不「逃離」中國。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沒有(美思明智)這樣的公司,就算是那些樂於投資像主權財富基金這樣的中國證券的投資者都得三思而行。」

「在中國發展論壇前夕對美思明智的搜查抓捕向外國投資者和企業發出了明確的信息:把錢匯給我們就好,不要再問問題了,」中國問題專家利明璋(Bill Bishop)寫道。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研究員倪偉平(William Nee)認為,這場抓捕顯示在中國獨立審計的困難度。他寫道:「這一行動更加令人相信,無論是在維吾爾地區還是其他地方,用國際標準執行人權盡職調查以評估強迫勞動的指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這正是中國政府的目的。」

另一些專家則用反諷的方式調侃中國此次抓捕活動。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藍夢琳(Patricia M. Thornton)感嘆道:「習近平的魅力攻勢也就這樣了。」

許家印,膽子太大了

3月22日深夜,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他們與境外債權人小組已簽署重組方案的主要條款。

來源「包不同」的文章稱,這份公告共有201頁,透露的信息不少,我們挑幾個重點的說。

第一,恆大給出的短期方案是「借新還舊」。

公告顯示,恆大將發行新的債券對原債券進行置換。新債券年限4至12年、年息2%至7.5%;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開始付息、付本金的0.5%。

第二,恆大還不能復牌。

儘管恆大表示將努力在實際情況下儘快滿足復牌條件,但截至公告發布之日,沒有任何一項復牌條件得到滿足。

第三,恆大的資金問題比想像中嚴峻。

最新的公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恆大總資產只有1.699萬億,但總負債已經達到1.898萬億。負債比資產,多了1990億。按這個數據來看,恆大已經資不抵債。

截至去年底,恆大光境內逾期債務就達到6920億元,其中境內有息負債逾期約2084億元,境內商業承兌匯票逾期約3263億元,境內或有債務逾期約1573億元。

恆大汽車一度被看做是恆大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去年10月底,恆馳5終於迎來了交付,首批100台,如今已交付超900台。

公告數據顯示,恆大汽車總資產595.21億元,但總負債高達588.3億元。早在2021年3月,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就達474億元,到如今這個數字只多不少。

就連恆大自己也說,在無法獲得新增流動性的情況下,公司有停產風險。

救命稻草眼看也靠不住,怎麼辦?恆大給出的答案是:

繼續借錢。

在公告裡,恆大表示,未來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務是保交樓,將努力保持復工復產,維持有序營運——

預計需要額外2500億元至3000億元融資。

為了安撫債主們,恆大還描繪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預計2026年至2036年,年均可實現無槓桿自由現金流約1100億元至1500億元。

欠著上萬億的債,還要借錢?債主們估計都得哭了:騙我可以,請注意次數啊!餅倒是畫的很大,但他們能不能熬到那時候?

下一個「瑞信」?德銀重挫近15%,歐洲銀行股暴跌

法新社報導,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周五在法蘭克福股市一度跌幅超過14%,收盤跌8.5%報8.54歐元。

德意志銀行的競爭對手-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也表現欠佳,今天盤中一度重挫8.5%,收盤下跌5.45%報8.88歐元。

德國銀行股走弱,領跌歐洲銀行股,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以及英國數家銀行股價都挫跌。

前一日,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德銀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從前一天的142個基點飆升至173個基點。據Refinitiv的數據,這是德銀CDS自2019年有記錄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

頂級信用評級機構穆迪表示,隨著各國央行繼續努力遏制通脹,緊張金融環境持續的時間越長,「壓力蔓延到銀行業以外,造成更大的金融和經濟損失」的風險就越大。

中共央行放水,通縮幽靈現身,錢都去了哪裡?

中國央行過去一年,史無前例地大放水,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加了28萬億,但只創造出6萬億的GDP增長,這些錢為何沒有發揮效率?它們都流向哪些地方?為何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脹,反而出現了通縮?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漲幅低於1月份的2.1%。

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也跌到了負1.4%,這意味著工業製成品的價格在下跌。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認為,通縮預期一旦形成,其危害比通脹還大。他警告說,通縮預期和社會信心不足,中國面臨信貸塌方和日本化等風險,應高度重視。疫情三年對社會信心和預期的損害是深刻和結構性的,不會隨著疫情結束而自然結束。

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二月末,中國廣義貨幣(M2)約為275.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比上個月末和同期高出0.3和3.7個百分點。如果按照這個增速,中國貨幣總量將在2023年末突破300萬億大關。

此外,根據央行公布的1月末基礎貨幣數量35.89萬億,可以算出當前的貨幣乘數大約是7.68倍。

一般而言,貨幣超發是要引發通脹,需要超發的貨幣進入市場裡面流通。但事實上,過去一段時間的超發貨幣都撥入了財政,由財政直接支配,統籌協調抗疫等活動。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央行印鈔支持政府以債養債,以維持營運,即便確實在放水,但都被不斷疊加的債務吞噬,並未進入流通市場。

中國社科院教授劉煜輝表示,中國製造出的流動性,都被巨大低效的存量沉澱的成本消耗掉。

除了上述地方債問題,沉澱成本還體現在房地產庫存積壓、以及低效率的國企和國資部門。

劉煜輝表示,簡單來說,土地留不住營養,莊稼沒有一個長得好。因此,中國經濟的首要問題,是必須對存量信用和流動性的改造。

不惜代價扶持晶片產業?中共釋放行業領軍人物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日前披露,中國為加強半導體產業發展,被當局拘留八個月的元禾璞華管理合伙人陳大同於本月獲釋。

公開資料顯示,陳大同是中國晶片行業的領軍人物,他有著在半導體行業超過四十年的求學及從業經驗。而元禾璞華也是中國積體電路領域近年來十分活躍的投資團隊之一,並已為一百五十多家中國晶片公司提供種子資金,在中國晶片業中處於領導地位。

圖:元禾璞華管理合伙人陳大同

在2022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涉嫌貪腐的「芯風暴」不斷擴大,導致不僅「大基金」及相關公司遭到調查,多位晶片產業的高層和相關官員也被拘留,而陳大同即是其中之一。

《金融時報》還披露,陳大同已將其投資公司約80%資金用於尋找並扶植替代外國技術的中國公司。在西方出口管制的壓力下,此舉對打造中國國產晶片的成敗至關重要。

報導引述一名與陳大同熟識、聚焦科技項目的私募股權公司主管說,目前「中國充斥想投資半導體的政府資金,但缺乏像陳大同這樣的專業投資人」

多家公司財報:騰訊淨利降7%,B站淨虧75億

3月22日,騰訊控股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騰訊營收5,545.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1%;淨利潤1,882.4億元,同比下滑1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淨利潤1,156.5億元,同比下滑7%。

彈幕視頻分享網站嗶哩嗶哩(又稱「B站」)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嗶哩嗶哩第四季度淨虧損為15億元,整個2022年,淨虧損為75億元。調整後的淨虧損為67億元,而2021年調整後的淨虧損為55億元。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27/1882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