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晚調查人員在北京長峰醫院調查失火原因。
中國北京一家醫院周二(4月18日)發生致命大火,導致至少21人死亡。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在事發後快速展開審查,官媒直到8個多小時後才首次提及此次事件。當局對公眾討論的打壓引起了網民的不滿與憤怒。
根據中共官方的通報,北京豐臺區消防隊於當地時間中午12點57分接到火警,稱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情。通報表示消防人員在下午1點33分左右撲滅了明火,救助工作於兩小時後結束。大火導致21人死亡,事發原因還在調查當中。
儘管事發於中午,但中國的官媒直到晚上近9點才首次提及這場大火。《北京日報》、《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央視等除了重複官方通報的內容外,沒有提供其他任何信息或細節。
在官媒正式對大火進行報導前,包括微博在內的中國社交媒體上就流傳著多個視頻,顯示滾滾黑煙從長峰醫院的大樓里冒出,樓里的人爬到窗外試圖逃生。但這些視頻很快遭到了刪除,相關討論也被審查。
這樣的信息封鎖給醫院患者的家人帶來了影響。根據中國媒體「頂端新聞」遲些時候的報導,一些患者的家人直到晚上看到新聞後才得知長峰醫院失火,並立刻趕到現場,但尚不知道自己家人的安危。他們表示此前沒有收到任何來自醫院有關大火的通知。
官媒在報導大火的微博帖文中罕見地沒有使用任何熱搜話題。而兩個與該事件有關的話題---「北京一醫院發生火災21人死亡」和「北京一醫院發生火情21人死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審查。其中,熱搜話題「北京一醫院發生火災21人死亡」的搜索結果只顯示來自認證帳號和官方帳號的帖文。
微博公開的數據顯示,上述兩個熱搜話題的熱度在北京時間晚上8點至9點間直線飛升,但分別在9點和10點後驟降。
Despite receiving a lot of public attention, neither of the two hashtags made it onto the top 50 hot topic chart on Weibo. According to public data, interest in these two topics suddenly and mysteriously dropped at around 9 and 10 pm respectively. 7/ pic.twitter.com/maRU2rb6Fm
— Wenhao (@ThisIsWenhao) April 18, 2023
中國數字時代編輯、前微博審查員劉力朋在推特上指出,官方過去在非敏感時期並不會對這樣的災害新聞進行審查。
審查尺度又創新高了,以前只是兩會和春節期間不讓報。 pic.twitter.com/QsxWRMTb1P
— Eric Liu 劉力朋🐼✂️ (@EricLiu_USA) April 18, 2023
儘管大火的消息引起了大量網民的關注,但在微博熱搜榜上看不到任何與之有關的熱搜話題。社媒的審查加上官媒的低調引起了網民的憤怒。
「這麼大的事,一個熱搜都沒有?」一名網民問道。
「居然沒有一個熱搜,控制輿論有一套,」另一名網民寫道。
「他們眼裡人命輕賤,那我們便更要自重了,」一條點讚較多的微博寫道。
一些網民還表示,自己得知這場大火併不是因為官媒的報導,而是來自外媒的手機推送。
「可笑至極……這件事居然是從CNN得知,」一名網民寫道。
連《環球時報》特約評論員、前總編輯胡錫進都在一條後來被刪除的帖文中表示:「網上關於這場火災的信息很少有留存的,因此現在人們只看到了官方的文字通報,幾乎搜不到有關這場火災的照片和視頻,我認為這不應該。」
在一條新的帖文中,胡錫進沒有再提審查,只表示:「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信息得到披露。」
根據網上流傳的截圖,長峰醫院2月底曾在其微信帳號上發文,表示醫院領導和員工們為了響應政府的「兩會」期間防火通知,特地召開「火災防控工作動員部署會」,「對火災防控工作進行了紮實部署安排」。
According to online screenshots, Beijing Changfeng Hospital, where the fire happened, posted an article on WeChat less than two months ago about how the leadership and staff held a meeting and ran inspections to ensure fire safety. 10/ pic.twitter.com/pGAoNRUKBQ
— Wenhao (@ThisIsWenhao) April 18, 2023
當美國之音嘗試找到原文時,發現文章已經被刪除。
一名網民總結當局應對這場大火的方式時寫道:「第一時間封鎖消息,第二時間刪除痕跡,第三時間滅火救援,第四時間撤掉熱搜。」
也有人注意到中國官媒在報導這場大火時遠沒有展現對報導美國負面新聞的積極度。自從2月初美國俄亥俄州一列火車脫軌導致化學物品泄漏後,中國官媒一直在對這場事故的後續影響進行跟進報導。
一位知乎用戶評論道:「俄亥俄州火車側翻都開始報導動物傷亡了,國內燒死21個人了各大媒體別說頭條,轉載都不肯點一下。」
上一次中國發生一場吸引全國注意力的大火是在去年11月底。當時,一場烏魯木齊公寓大火導致至少10人死亡。公眾普遍認為大火沒有被及時撲滅是因為當地的防疫封鎖措施阻礙了消防工作。對於公眾的不滿,官方用網絡審查應對。後來,中國多個大城市紛紛爆發了「白紙運動」。民眾舉著白紙走上街頭,表達對嚴格防疫措施和言論審查的反對。
北京的這場大火和官方的「捂嘴」式做法讓不少網民感嘆當局在應對上似乎沒有任何的改變。
「上次的火災標誌了一些事情,這次火災也是,」一位微博博主寫道。「從此災禍或許只存在於通告之中,僅有一種敘事口徑被允許存在。在此意義上,烈火將永遠燒下去,直到我們從僥倖的倖存者最終變成那個數字之一。」
中共對此次大火討論的審查還在繼續。本報導引用的微博評論至發稿時大多已經被平台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