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閻錫山統治下的山西,連日曆紙都這麼有特色

作者:

筆者手中有幾張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的舊日曆紙,日期分別是8月25、26、27日和9月5、7日,從日曆上印的內容上來看,這幾張日曆紙應該是屬於閻錫山統治下的山西政府機關所用的日曆,粗看這幾張日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和普通日曆都一樣,中間醒目的地方大字印的公曆幾月幾號、農曆幾月幾號等等,下面是辦公提示,諸如該干某某事情,該上報什麼資料了。但仔細探究一下頓覺很有特色,很有閻錫山的特色。

閻錫山統治山西三十八年,為保山西太平,在政治上扮演了「不倒翁」的角色,對閻錫山的評價不多說,但能在民國時期複雜的政治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的他自有一套統治的辦法,單從此幾張日曆上看,最少是很謹慎、比較親民和具有政治上的鼓動性。

日曆上的辦公提示部分就很具有閻氏特色,如在8月25日中提示:

一、工委會擬制反欺自省幾年,注意事項電發各級組織(工委會秘書處辦理);

二、干委會幹部委員檢查委員集體討論開始;

三、長官部統計本年六月份傷病及死亡人數報告表(部衛生處辦);

四、長官部統計各部隊機關現行實有人數(軍務處辦);

五、長官部統計各部隊本月中旬消耗彈藥數量,電聯勤總部備查(參謀處辦)。

工委會和干委會是閻統治下的山西特有的,實際上這兩個機構都從屬於「民族革命同志會」,是同志會下設的機構。成立於1938年的「民族革命同志會」在抗戰中起到了統一戰線的作用,但在以後的發展中,特別是內戰爆發後,同志會實際上成為閻錫山統治山西的一個行政組織,最基層的工委會普及到村。長官部好像是軍事組織,對晉軍發號施令。

1947年正是國共內戰時期,每月要統計軍隊的實有人數,按照半個月的時間周期來統計各部隊消耗的彈藥數量,這個周期符合戰爭的需要。日曆往往是前一年底印製的,每個月該做什麼,有那些部門做,該怎麼做,這些,日曆上都已寫清楚了,甚至在9月7日的日曆上還有「干委會準備第二期駐區干委檢查委員出發事宜」這樣的較具有臨時性的工作,從這裡可以看到,閻錫山對山西的管理還是比較有秩序的,對常規工作還是比較細心的,這種精細化的管理可能是閻錫山能在山西統治38年的原因之一。

五張日曆紙中有兩張是有紀念日的,一張是8月27日孔子誕辰紀念日,也是教師節,要求「各地一律懸旗並假(借)文廟召開紀念孔子誕辰大會」;另一個是具有閻氏特色的「反欺自省紀念日」(9月5日),這個紀念日是閻錫山在1942年9月5日設立的,當時閻錫山把各級高幹和各委員會首腦召來開會,當眾宣讀了一份別人給他的檢舉「欺」的電報。電報原文是:「外間有識人士僉稱:無人不欺鈞座,斯言固有過之,但多數人為欺,似有其因。個人之欺易察,多數為欺難明。個人之欺為忠直之士所不願為,多數為欺,雖有忠直之士,只有袖手而已。試問:訓軍三載,進步幾何?觀其報告,井井有條,考其事實,標語口號。我方前有大敵,後有叛逆,不禁為我前途悲也。」根據這個電報,閻錫山決定大家應絕食一日以自省,並把每年的9月5日定為「反欺自省紀念日」。

更有意思的是在這幾張日曆紙的日曆框外,還有一些警言警句和口號,非常口語化,我不知道這些話是文職人員根據閻長官的意思編出來的還是本身就是閻長官的語錄,我覺得後一種情況更有可能。這些「語錄」非常具有時代的特徵,現錄於下:

「人病是因為身體不強健,國難是因為國家不進步」

「一分等待就是一分落後,一分遲疑就是一分失敗」

「事事警覺,處處戒備」

「一個落後的軍事幹部就是偽裝份子鼓動軍隊譁變的空隙,一個落後的地方幹部就是偽裝份子鼓動民眾暴動的媒介」

「人身上不容有一塊爛肉,進步的組織不容有一個落後的份子」

「勤於練兵準備作戰謹慎的文人也能勝利,不勤於練兵不注意作戰多年的軍人也會失敗」

「實行民主集中的平民政治,建立民眾基礎的人心政權」

「樹立革命權威,表現組織力量」

「發動萬能競賽邁進,說服於前強制於後」

「實做是進步之因,利干是成功要素」

幾張日曆紙,多多少少反映了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特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故紙中的故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0/189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