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京醫通"停運惹民怨 網友:社會的倒退

本周一,受到北京市民歡迎的線上診療服務平台"京醫通"正式停運,引發民間輿論不滿。有分析認為,涉及政府部門的利益分配以及各地醫保資金吃緊可能是導致平台停運的原因。

京醫通卡 百度百科截圖

本周一,受到北京市民歡迎的線上診療服務平台"京醫通"正式停運,引發民間輿論不滿。有分析認為,涉及政府部門的利益分配以及各地醫保資金吃緊可能是導致平台停運的原因。

4月24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宣布,由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醫院管理局聯合北京銀行共同發起的「京醫通」平台線上掛號服務正式停運。用戶可通過其它渠道進行掛號,也可退卡退費。公告一出,迅速引發輿論轟動。

有微博網友評論說,「挺好的一個惠民APP,居然被逼到要停運的地步,有關部門也是不作為」;還有網友說,「京醫通那麼好用卻被下線,我認為是北京社會的倒退」。

北京市民梁先生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雖然各個醫院也都推出自己的線上掛號服務,但他認為整合了所有醫療信息資源的「京醫通」最為便利:「我不經常看病,但我以前看病都是用京醫通掛號,我覺得很方便,因為很多醫院都可以在這上面掛號。如果沒有京醫通,各醫院都搞各自的,其實很不方便。」

(網絡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京醫通」平台整合全北京市的醫療資源,並與微信第三方綁定,為本地非醫保患者和外地患者提供有關就醫服務,如醫院門診掛號、中西藥房取藥、聯絡醫院工作站或預約門診常規檢驗等。患者就診可直接付費,無需前往專門的收費窗口排隊。相關項目還發行實名制就診卡,搭載跨院結算、電子錢包等服務,被公眾譽為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2012年以來,該平台服務項目一經上線就廣受好評。

早在去年4月,「京醫通停運」的消息就流傳甚廣。去年4月19日,北京市衛健委回應表示,已緊急通知資方北京銀行和平台營運方北京怡和春天科技有限公司,督促雙方從公共利益出發,依法理性解決糾紛。怡和春天也發布公告表示,將保障「京醫通」線上系統正常營運。

北京市衛健委回應(網頁截圖)

強撐了一年後,今年4月24日,「京醫通」平台還是正式下線了預約掛號服務。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告訴本台,「京醫通」停運除了暴露其內部股權結構和融資問題外,中國各地醫保資金也因受到此前嚴苛疫情防控政策的影響而日趨吃緊,地方政府在這部分資金上進行權力博弈可能也影響到了平台營運。

「轉帳過程中也有壁壘,比如異地劃帳,只有通過政府權力才能實現。但這時,政府權力之間也會有博弈。」他說:「最典型的是黑龍江,患者到北京、上海就醫,直接從黑龍江劃帳,可是黑龍江醫保基金已經是負數了,如何劃帳?這些地方就出現很多爭執。」

李恆青分析說,中國的地方醫院賺不到錢,但醫保基金卻被劃出省外,自然引起地方政府不滿。

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京醫通」累計用戶已超過5500萬,85%的用戶使用線上掛號服務。

(秒懂百科截圖)

去年「京醫通」停擺期間,官方人民網曾披露,合作方北京銀行按照相關協議僅向怡和春天支付了500萬過渡資金,後續資金卻遲遲不到帳,導致怡和春天創始人馬駿一直自己貼錢。直到實在墊付不起,才影響到了平台的正常營運。怡和春天還不得不另想辦法融資,這一度導致差點喪失公司控制權。

財新網去年也援引消息人士指出,北京銀行從2000年開始與北京衛生系統投資數十億,但隨著與「京醫通」合作的醫院越來越多,其他銀行都參與進來想要「分蛋糕」。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5/189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