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許志永:為了自由·公義·愛——我的法庭陳詞

作者:

2014年許志永因為發起新公民運動被中共當局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判處4年有期徒刑,這是其當年的法庭最後陳述,並且被中共法官打斷發言。9年後,中共法庭又捏造了「顛覆國家政權罪」這樣更嚴重的政治罪名,並且為了掩人耳目不敢公開審判,判處許志永14年重刑。許志永當然有話要說,要在法庭申辯自己憂國憂民無罪,並要揭露中共當局的謊言。可是今天的習近平獨裁政權已經比原來所謂集體領導的中共獨裁政權更加專制,許志永的話已經不能再傳達給世人,但是9年前許志永的申辯,已經足以證明中共的司法黑暗,而這次見不得人的審判只是說明習近平獨裁下的中共比那時更加殘忍、更加無恥而已。

你們指控我在推動教育平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和呼籲官員財產公示的行動中擾亂公共秩序,表面看這是一個公民言論自由與公共場所秩序的邊界問題,實際上,這是你們是否把公民的憲法權利當真的問題。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你們心中深深的恐懼。恐懼公開審理,公民自由旁聽,恐懼我的名字出現在網際網路上,恐懼一個正在到來的自由社會。你們試圖打壓新公民運動,阻礙中國和平改良的民主憲政之路。雖然你們在庭審中沒有提及新公民運動,但是,案件材料中大量涉及,我想,沒有必要迴避這個問題,敞開來談,對中國社會進步是有意義的。

新公民運動倡導每個中國人堂堂正正做公民,把公民的身份當真,我們是公民,是國家的主人,不是臣民,順民,草民,暴民;把公民的權利當真,那些寫在《世界人權宣言》和中國憲法裡的選舉權、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等神聖的權利不能永遠是一張白條;把公民的責任當真,中國是我們每個人的中國,良心正義的底線在我們每個人的腳下,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堅守;新公民運動倡導自由、公義、愛的新公民精神。個人自由,無拘無束真實快樂的自我是國家和社會的永恆目的;公義是個人自由的邊界,是此世間的公平正義,是恆久的道義良心;愛,是友善,是寬容,是同情,是奉獻,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是幸福的源泉。

自由,公義,愛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的行動指南。新公民運動倡導每個公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改變具體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做起,理性建設性推動國家民主法治進程,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中國人在共同的公民身份下團結起來,在自由民主的規則之上形成公民的共同體,成長為公民社會健康理性的力量。公民群體有共同的公民身份,共同的民主憲政理念,共同的自由,公義,愛的信仰。但公民群體不是專制意義上的組織,沒有領導,沒有層級,沒有命令與服從,沒有紀律與懲罰,而是完全基於自願的自由公民的聯合。各地公民群體在推動具體的制度變革行動中自發的自主成長。公民群體作為公權力的監督者,政治改革的推動者,民主法治的建設者,在推動社會進步的行動中健康成長。推動教育平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和呼籲官員財產公示就是在這一理念下的公民行動。

推動教育平權,實現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是我們2009年底開始的一項為期三年的行動。在那之前,我們陸續接到一些家長的求助,注意到這樣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國兩億多新移民在城市工作,生活,作為納稅人卻不能平等地享有市民待遇,而其中尤為嚴重的問題是,他們的孩子不能在他們身邊學習和參加高考,不得不被送到數千里之外的戶籍地讀書,由此製造了中國數千萬的留守兒童。很多人關心留守兒童的命運,卻未曾想過,對他們最好的幫助是打破戶籍隔離的高牆,讓他們回到父母身邊。

我們的行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10年初到當年6月,到北京市教委和海淀教委請願,協商推動了北京中學升初中不分戶籍的平等入學。第二階段,2010年7月到2012年8月,到教育部請願,推動教育部出台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第三階段,2012年9月至年底,敦促北京市教委落實教育部的新政策,我們通過徵集簽名,擴大家長志願者團隊,每月最後一個周四到教育部門請願,提交建議,召集專家研討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可行性方案,給數以千計的人大代表寫信、打電話和見面,懇請他們在兩會期間提出議案。2011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接受採訪時說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方案正在制定中,2012年兩會期間,教育部長在媒體面前公開承諾,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將在上半年內出台,並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

2012年6月28日,和以往一樣,是家長志願者的例行請願日,和以往一樣他們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任何答覆,大家在現場約定,如果教育部不能按承諾在月底前出台新政策,他們在下周四還來,這就是7.5請願的由來。2012年8月,教育部終於公布了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政策,並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出台具體實施方案。到2012年年底,全國共29個省市陸續出台了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方案,但是北京卻成了例外。一位家長苦笑著說,我們奮鬥了三年,解放了全中國,卻唯獨剩下了自己。

我知道這背後是眼淚,他們的孩子即將遠離父母,到陌生的地方去讀書,也許命運會從此改變。作為理想主義者,我們推動全國大部分地區實現了隨遷子女就地高考,但是,作為這個新政策的主要推動者,北京的非京籍家長卻沒有給他們的孩子們爭取到公平的機會。我覺得很對不起大家,而這時很多人已經開始心灰意冷,我不得不去地鐵口發放卡片,號召大家2.28請假一天,到北京市教委門口請願,作最後努力,這就是2.28請願的由來。7.5和2.228請願,我們去的是教育部門,是公民到國家機關表達訴求,我們去的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公共場所。刑法對公共場所界定得很清楚,是除國家機關、社會單位、公共道路之外的公共空間,所以我們的行為不構成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三年來,我們的行為一直溫和理性,7.5的時候,確實有個別家長情緒激動,那是因為教育部沒有兌現自己的公開承諾,也沒有給予任何的解釋。但是即使這樣,他們的所謂激動也就是喊幾句口號,他們要求與教育部長對話,也是合理的,因為他們拿著十萬人的簽名,背後是兩億新移民的權利,然而他們卻遭到了什麼呢?看看現場的照片吧,那個網名叫跳舞的家長,被警方拎著頭髮抬走。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把她帶走嗎?她做了什麼過激的行為嗎?三年來她有任何的過激行為嗎?沒有,從來沒有!每當我想起這一幕就痛心不已,三年來我們的目標如此單純,我們的行為如此溫和,卻遭到如此惡毒的對待。有警察拿著事先擬定好的名單,惡意地毆打他們。但是即使如此,我還是一再告誡他們,要理性,要理性,一定要理性。我們不能和他們一樣,這個社會需要新的希望,我們不能和他們一樣。

教育平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符合新公民運動的理念,從具體的公共政策和制度改變做起,為遷徙自由,為公義,為愛。1958年中國確立了戶籍隔離制度,從此城鄉分隔為兩個世界。1961年,中國確立了收容遣送制度,從此,一個農村人,如果想自主到城市尋找工作和新生活的希望,他隨時會被抓捕遣返。2012年一年時間,北京抓捕遣返22萬人次。

2003年,收容遣送制度廢除了,但新移民融入城市的道路依然漫長。2006年,我們在北京調研時發現,針對非戶籍常住居民的歧視政策多達19種,而其中最不人道的,就是孩子不能在父母身邊上學。我們為了推動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整整努力了三年。三年間,我見證了教育公平志願者們嚴寒酷暑中在地鐵口、在路旁、在商場,徵集簽名支持,直到有聯繫方式的簽名支持者超過十萬人。我見證了幾百位家長在教育部信訪室的後院集體朗誦《教育平權宣言》,我見證了數百位家長和孩子到青龍湖公園植樹,那是2012年清明節,大家的帽子上有統一的標識―在北京,愛北京。我見證了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錄製現場,一位小女孩失聲痛哭,因為她不想離開在北京工作的爸爸媽媽,到陌生的戶籍地讀書。我見證了地安門外的一個胡同里,國子監中學初三的學生章旭東,這個班級前十名的學生,因為沒有北京戶籍,被迫到初中畢業後不得不到張家口一人完全陌生的縣中學讀書,一年後因為語言、環境、教材不適應等原因失學了。這個愛說愛笑的孩子從此變得沉默寡言。他的父母在北京工作了近三十年,而他們卻永遠是外地人,是這個城市的賤民。

想到千千萬萬被萬惡的戶籍隔離制度永遠改變命運的孩子,想到一代又一代被萬惡的戶籍隔離制度傷害的中國人,想到那些無以計數的死在收容遣送路上的中國人,為消除中國特色的身份隔離制度,為中國數千萬留守兒童爭取在父母身邊上學的權利,今天我站在被告席上,何止是無怨無悔,我是多麼的驕傲啊。

呼籲官員財產公示,是我們推動國家反腐敗制度建設的努力。全世界超過13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官員財產公示制度,為什麼中國就不能?「人民公僕」到底害怕什麼呢?不要太貪婪,不義的財富帶給自己的不只是奢華的生活,同時還是深深的恐懼不安,以及來自民眾的憤怒與仇視。我們用徵集簽名上網,發放宣傳品,以及上街打條幅等方式呼籲官員財產公示,同時也是踐行憲法規定的公民言論自由權,我們的行為沒有侵害任何他人的正當權利,沒有任何的社會危害性,即便西單演講個別言詞有激烈之處,但是,作為針對公共政策的言論表達,也沒有超出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言論自由界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7/189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