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有邊界,關係才能長久。
企業家李想曾對員工說:
「智商只是聰明,只有配合足夠高的情商,才是智慧。」
高情商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讓人如沐春風,產生親切感。
而低情商的人,一張嘴就令人倍感尷尬,使人退避三舍。
這就是情商高低的差異,更顯示了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智慧。
今天,晚君總結了5個情商很低的跡象,值得所有人警醒。
只有避開這些行為,你才能在複雜多變的人情往來中遊刃有餘。
1
嘴皮太硬
生活中有一種嘴硬的人,他們不管你說什麼,第一反應就是辯駁。
他們從不考慮言語是否得當,只要說得別人啞口無言,就會得意洋洋,引以為傲。
結果不僅難以贏得想要的尊重,反倒會惹怒對方,滋生矛盾。
王蒙就在小說《雄辯症》中,寫過這樣一位病人。
診室中,醫生請病人坐下。
病人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嗎?」
醫生無可奈何,給病人倒了一杯水。
病人又說:「這樣談問題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謬的,並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裡摻上氰化鉀,這水就絕對不能喝。」
醫生百口莫辯,便換了一個話題,說今天天氣不錯。
病人又說:「純粹胡說八道!你這裡天氣不錯,並不等於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氣。例如北極,今天天氣就很壞,刮著大風,漫漫長夜……」
無論醫生說什麼,他總會立馬反駁,嘮嘮叨叨說上半天。
直到醫生不再理睬他,他才就此作罷。
但這位逞能爭強的病人,卻遭到了醫院上下的厭惡,人人敬而遠之。
正如班傑明·富蘭克林所說:
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與人發生爭執,並且善於反駁他人,那麼你會取得一時的勝利。
但這樣的勝利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你永遠也不會得到對方的任何好感。
要明白,與人交往,並不是一場爭輸贏的辯論賽。
在言語上適時的退讓,反而能收穫對方的信賴與好感。
嘴軟肯吃虧,才是以退為進的人生智慧。
2
臉皮太薄
企業家哈奈爾在書中寫過他的一位女助理索菲亞。
她是哈佛大學的高材生,能力出眾,受到哈奈爾的器重。
在一次重要活動中,索菲亞曾緊急起草過一份演講稿。
令她驚訝的是,哈奈爾隨後的演講,與她寫的稿件內容迥異。
正當她為此感到疑惑時,結束演講的哈奈爾,把稿子甩在她面前,一臉嚴肅地說道:
「請你下次把字寫得乾淨些。」
索菲亞霎時面紅耳赤,覺得臉上掛不住,就聲嘶力竭地吼道:
「我寫字就是這樣!認不清是你的問題!」
然後她怒沖沖地轉身就走開了。
第二天一早,她就收到公司通知:你被辭退了。
馬未都說過一句話:「人一定要把自個兒臉皮變得厚一點。」
生活中臉皮子太薄的人,一受到別人的批評,就惱羞成怒。
最後不分場合拍桌子叫板,當面撕破臉皮,導致雙方不歡而散。
但真正高情商的人,卻能夠微笑地接受他人的批評與質疑。
因為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犯錯、出問題都是家常便飯。
如果你一直認為面子大於天,受不住指責,就只能一直活在怨懟中。
把心撐大一點,臉皮子練厚一點,才能輕鬆應對嘈雜的世界。
3
腸子太直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我說話難聽,你別介意。
我直腸子,但沒壞心眼。
生活中就有很多人把說話直當優點,自詡為「刀子嘴,豆腐心」。
他們想到什麼說什麼,完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結果只會傷人於無形。
相聲演員岳雲鵬就曾因為說話太直,吃了不少虧。
在一檔節目中,一位女嘉賓說自己學街舞的過程很艱難。
雖然她從小就喜歡街舞,可她的父母卻極力反對。
其他人聽完紛紛表示「太不容易了」。
哪知道,岳雲鵬指著她的大腿就說:你腿很粗,不適合跳舞。
女嘉賓當場變臉,問岳雲鵬:你為什麼要這樣說我?我很難過。
可岳雲鵬還是執著地回答了:你剛剛蹺著二郎腿,腿上的肉堆起來,看著確實挺粗的。
話音剛落,眾人面面相覷,瞬間冷場了。
過了一會,岳雲鵬經人提醒,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直言快語傷害了對方,並趕忙道歉。
對方尷尬一笑,禮貌回應沒關係,這事才就此作罷。
此後,岳雲鵬在各類場合說話委婉了許多,也結交了眾多好友。
導演宗薩仁波切曾說:
大多數時候,所謂的心直口快,只是不願花心思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已。
直腸子的人,眼中不見他人,說話全然不顧及別人的想法。
自認為中肯的話語,實則刻薄無比,直戳對方的心。
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要好的關係,毀在這微不足道的三言兩語中。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持有一顆同理心,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言語自會變得溫情而暖心。
學會開口慢半拍,你三思而後言,對方也能細細聆聽,與你友好地交流。
4
心眼太小
中醫教授譚愛華說過一種「嫉妒型人格」。
這種人格,心眼小,嫉妒心理強,內心常常對他人憤憤不平。
他們一聽說有人比自己過得好,不僅不會給予祝福,還會陰陽怪氣地嘲諷。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寫過他的表弟寧賽葉。
一直以來,莫言都對表弟頗為照顧,還給他介紹過好幾份工作。
沒想到,在莫言得獎走紅後,醉醺醺的表弟卻找到莫言,開口就對他一陣冷嘲熱諷。
他先是否定了莫言的才華,認為莫言只是「逢上了80年代的文學黃金時代」,這才有機會出名成家。
接著他又指責莫言目中無人,看不起莫言寫的小說《黑白驢》。
隨後他甚至污衊莫言與人同流合污,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
面對無端辱罵,莫言一開始還耐心解釋。
但隨著表弟的變本加厲,莫言索性不再理睬。
事情過後,莫言迅速遠離了此人,從此不再來往。
現實中像莫言表弟一樣小心眼的人,比比皆是。
越是親近的人飛黃騰達,越會使他們心生嫉妒,抱有惡意。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病,更是一種壞。
懷有這種心理,到最後只會把身邊的人越推越遠。
所以與人交往時,要學會開闊自己的心胸,放大自己的格局。
當你真誠地去欣賞和祝福他人,反倒會被更多的人喜歡和接納。
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換來好人緣,贏得長久的利益。
5
耳根太軟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
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人性本善,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請求。
可若是耳根子太軟,一口應承下來,往往會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境地,搞得生活一團糟。
作家李筱懿就曾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她有個朋友的親戚生病了。
得知她認識一位專家醫生後,朋友便托她把專家介紹給親戚。
李筱懿相當為難。
因為「朋友的親戚」這種關係,中間拐了兩道彎,根本不適合開口請求幫忙。
面對朋友的苦苦懇求,李筱懿還是去求了醫生。
結果朋友的親戚嫌棄醫生不夠熱情,不斷地抱怨。
朋友又覺得李筱懿幫忙沒有到位,也心生怨念。
就這樣,原本出於好心的幫忙,最後卻使得兩人不再來往。
畢淑敏曾說:
你那麼好說話,誰又能體諒你?生活本就不容易,很多時候,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一個人耳根子一軟,就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禁不住他人的勸說。
最後委屈了自己不說,還很可能吃力不討好。
要知道,許多時候,你給一分是情,給十分便成了債。
你若敢好到毫無保留,別人就敢壞到肆無忌憚。
唯有學會拒絕,你的好才不會變得廉價。
你的善良,千萬不能失了尺度。
耳朵根子硬一點,付出有邊界,關係才能長久。
▽
《情商是什麼》一書中寫道:
情商是指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以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它不是說一個人會多少花言巧語,而是懂得換位思考。
在與人相處中,總能將心比心,照顧對方的感受,給人尊重。
當你能夠放大格局,少反駁,多接納,自然就會更加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