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老戲骨陳道明公開出鏡錄製了一段視頻,藉助鏡頭向老藝術家郭蘭英予以慰問。
此次出鏡,陳道明身穿軍綠色短袖,頭戴相同色系的棒球帽,雖然帽檐已經壓的很低,但依舊遮掩不住其花白的鬢角,眼角的皺紋如樹皮似古稀老人,不得不感嘆歲月不饒人,當年意氣風發的陳道明如今也盡顯老態。
在娛樂圈,陳道明在圈內無疑是大哥級別的人物,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為人正直不阿,馮小剛酒局上攛掇女演員跳舞,葛優煽風點火,只有陳道明當面怒斥,為女演員解圍。
但很少有人知道陳道明的地位為何會如此之高?
01
很多人都認為陳道明的地位高是因為家庭背景的原因,其實並不是。
他並不是出生在一個文藝世家,母親是當地的村委會主任,父親是一個翻譯員。
在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陳道明更想去當一個外交官這種職務,不僅很正派,也很有氣勢。
總之從沒有想過當演員,因為在那個時候,演員被稱為「戲子」,地位並不太高。
和現在大不相同,如今當演員、進娛樂圈,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的夢想和通往名利場的捷徑。
在陳道明上高中的時候,社會中掀起了年輕人下鄉的趨勢。
為了更好地待在父母身邊,陳道明被迫進入到了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謀職,從此也開始了自己的演藝道路。
隨後他便跑了七年的龍套,演得都是微不足道的角色。
陳道明也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夠火,只是覺得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應該把它干好。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全面,陳道明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進修班繼續學習表演。
其實深造並不是因為純粹的熱愛表演,而更多的是那一輩人做事的態度,完全沒有任何的功利性。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陳道明找到了表演的樂趣和意義。
他能夠通過不同的角色和人物感受其他人的生活,於是清高的陳道明在那個時候便暗示自己,一定要拍好戲。
02
33歲那年,陳道明終於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為了更好地呈現《末代皇帝》中青年溥儀這個角色,他花了四年的時間研讀這個劇本。
並且讀了很多史料、文獻,每天都暗示著自己就是這個人物,時刻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
四年磨一劍,終於將陳道明捧向神壇。
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觀眾們的強烈反響,還讓他獲得了很多「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他火了以後,便有很多劇組撲向他,其實不乏有一些爛片,但是那個時候,陳道明就給自己立下原則:絕不拍爛片!
其實現在的演員,為了片酬經常拍一些爛片,毀自己的名譽。
與其說陳道明是狂,筆者更覺得,他這是一種勇氣,一種不與爛片為伍的勇氣。
1990年,陳道明又接拍了著名作家錢鍾書的小說《圍城》這個劇本。
他深知這部小說的知名度,為了演好方鴻漸這個角色,陳道明苦練上海方言,一邊減肥,一邊研讀劇本。
但是這部劇播出以後,陳道明也對名利場動了心。
他不僅非常浮躁,甚至有點自負,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裡。
直到有一天他去拜訪錢鍾書老先生,他才發現自己是多麼的無知,多麼輕浮。
因為錢老如此優秀,名氣那麼大,家中沒有任何的電器,反而有著濃厚的書香瀰漫在空中。
陳道明這才發現,在知識面前,自己的名氣狗屁都不是。
於是,他選擇暫時隱退在這個名利場之中,而是把自己關在家中,潛下心來讀書、練習書法、修身養性。
所以,筆者認為陳道明如今的狂,是因為他終於參透了人生。
03
沉澱了多年以後,陳道明帶著《我的1919》中顧維鈞這個角色再次歸來。
這次的表演可以說是用振奮、驚艷這兩個詞來概況,他不僅很好地詮釋了角色,也鼓舞了國人的愛國情懷。
他也憑藉著這部劇再次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的雙料影帝。
2001年,陳道明也迎來了他事業上的一個巔峰,因為他接拍了大型歷史劇《康熙王朝》。
有些人甚至說:「陳道明之後,再無康熙。」
還有的人說,《康熙王朝》稱得上「中國第一歷史劇」的美譽。
對於這些誇讚,筆者覺得雖有些誇張,但是也真正說明,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在觀眾們心中的地位。
他也憑藉這部劇奠定了在娛樂圈的地位。
筆者認為,《康熙王朝》和陳道明是互相成就,也真正為大家奉獻出了一部經典的歷史劇。
其實最開始陳道明並不想接這部劇,因為當時有很多歷史劇拍得非常爛。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焦晃飾演的康熙深入人心。
事實證明,陳道明飾演的是非常成功的,而不是說他比焦晃演得好,其實各具特色。
這也和他在背後的努力密切相關,開拍之前,陳道明就是一直泡在圖書館查史料,細品角色的情感。
這和如今的很多演員有著巨大的差距。
所以,筆者認為陳道明的狂,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
04
很多人說陳道明狂,認為他是「戲霸」。
因為他在拍戲的過程中,會經常改戲、改台詞,有時候為了表演需要,還會打對手的演員。
但其實陳道明有著自己的堅持,他始終認為戲比天大,甚至有些痴迷。
當然筆者覺得,很多觀眾並不會覺得這是「戲霸」的行為,而是對觀眾負責任。
如果他沒有這種「戲瘋子」的態度,也許觀眾就永遠錯過了那個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康熙大帝。
很多記者也問過他,什麼樣的劇他不會拍。
陳道明毫不猶豫地說:「抗日神劇我就不拍」。
但事實就是如此,他認為抗日神劇並不是在抬高自己,而是在侮辱觀眾,這樣的三觀沒有絲毫問題。
前幾年,他還因為怒懟流量明星而衝上了熱搜,因為這段話深入人心。
他說:「他們不屬於文藝界的,而是流量界的,是流量界裡包裝炒作出來的塑料演員。」
這些流量明星看似在這一行活動,其實對這個行業的危害並不小,還嚴重影響了一些優秀創作者的聲譽。
此話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筆者並沒有覺得他狂,而是敢言。
因為他真正見證過上個世紀演員到底是什麼樣的,不論是態度,還是敬業精神,在如今都有些畸形。
陳道明原本不用說出這些話,但是如今他甘願戳穿這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筆者認為他並不是狂,而是負責,是一身正氣。
陳道明,他一定是一位好演員,而對於他的狂,更應該加上引號,筆者以為,這個圈子需要更多這樣的人。
他之所以地位那麼高,是因為他多些年來的付出和努力,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