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不是有錢了,而是想開了!年報季的真實2023

—年報季的真實2023:人民不是有錢了,而是想開了

就全球消費電子產品行業而言,美國是本行業主要核心市場之一,同時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規模、前沿的產品技術和優秀的研發、營銷人才團隊,在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產業鏈上游技術市場和下游消費市場中均擁有較強的定價權、話語權。

因而,若美國對相關消費電子產品實施進口限制措施,則可能相應損害消費電子產品行業海外品牌商、製造商的利益,並對全球消費電子產品行業的穩定發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3

其實在這次年報季之前,有一個爭論甚囂塵上,那就是中國的資產負債表是否也開始衰退了。

關於這一點,從年報中也可以一窺端倪。

比如說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的增長停滯、房貸同比增速歸零等等都是可以查到的數據,而從銀行的年報中,則能發現另一個維度的問題,那就是不良率。

從貸款整體來看,目前國內銀行的不良率是非常穩定地維持在低位的,但如果拆成企業和居民,則有著大相逕庭的表現。

比如建設銀行公布的數據里,公司貸款的不良率穩中有降,而個人類貸款的不良率卻有明顯增長,其中個人住房貸款的不良率幾乎翻倍。

這並非一個特例,工商銀行的數據也是同樣的結果:

招行則有一張更加詳細的數據表,將不良率、關注率和逾期率分開統計。從過去兩年的對比可以看出,個人住房貸款、信用卡貸款和消費貸款的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考慮到招行作為國內零售金融業務的龍頭,在授信額度以及發放貸款方面有著比其他銀行嚴格得多的要求,可以想像中小型銀行的個人業務壓力有多大,而作為全球最不願意貸款逾期代表的中國居民,在過去一年裡遭受了怎樣的現金流壓力。

所以不要簡單看到今年國內旅遊市場的火爆、演出娛樂市場的復甦乃至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行業的回暖,就認為中國人民又行了。

就像很多文章分析的那樣,這些行為的背後可能是人民群眾想開了,而不是人民群眾有錢了。

當然,經濟下行的時候,消費Y字分化總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招商銀行每年年報發布後都會被送上熱搜的金葵花客戶數量那樣。

像建設銀行公布的數據就顯示,

「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達2.2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1.26%;私人銀行客戶數量19.37萬人,較上年增長9.31%。」

換句話說,私人銀行客戶人數在增長,而他們的資產增長的更快。

招行自然也是類似的情況,

「截至報告期末,本公司私人銀行客戶(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幣總資產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134,800戶,較上年末增長10.43%;管理的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產37,924.3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74%;戶均總資產2,813.38萬元,較上年末增加32.95萬元。」

金葵花客戶代表的中產階級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在招行的戶均資產首次出現了負成長:

「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指在本公司月日均總資產在5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戶)414.34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2.84%。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戶總資產餘額98,665.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66%。」

顯然,去年「不受影響」的門檻進一步被抬升到了私人銀行的水平。

類似的情況可以從恒隆地產的年報中得到映證,

「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客流量減少對高端購物商場銷售額的負面影響較小。上海如此,其他地方更是如此。例如,無錫恒隆廣場受疫情重創,顧客減少了21%,但銷售額仍上升1%。大連恒隆廣場的客流量減少了6%,但銷售額卻躍升67%。昆明恒隆廣場是個旅遊熱點,客流量和銷售額分別下降6%和4%。

……10月初的國慶黃金周期間,我們高端購物商場的顧客減少了16%,但銷售總額卻增長了5%,而次高端購物商場的客流量和銷售額分別下降了34%和19%。」

4

那麼,企業部門的情況又如何呢?

事實上,企業部門「還行」。

從資本開支角度來看,就像數份券商研究報告裡寫的那樣,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A股上市公司就整體進入了資本開支增速改善的周期。

到了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A股市上市公司的單季度資本開支同比增速分別回升到了23%和12%,其中以資訊技術和汽車製造業為首的部分行業,過去兩個季度同比增速甚至都超過了50%。

為什麼利潤沒有回暖,資本開支卻在提升?

這背後有能源成本的優勢,也有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上的回潮。

但更重要的是,對比全球,中國除了勞動要素外的其他諸多生產要素價格,相較海外還有不同程度的「壟斷低價」。

比如我國的電力成本中的輸配價格就遠低於歐日已開發國家的水平,而這得益於前期長期電網側的大量資金投入,以及2022年政府加速的逆周期投資。

發電設備龍頭國電南瑞就在年報中表示,

「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恢復發展,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電力投資同比增長13.3%,持續快速增長;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建設投資完成7208億元,同比增長22.8%;電網工程建設投資完成5012億元,同比增長2.0%。

從國內電網投資看,「十四五」期間,電網堅持適度超前,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國家電網計劃投入2.4萬億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南方電網計劃投入6,700億元,推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2023年,電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納將帶動電網投資,重點投向特高壓工程、輸變電工程、現代智慧配電網、數位化電網、抽蓄電站建設等方面。」

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這種口號也只有在中國才能喊得出來吧。

再比如,中國通信和網絡成本也遠低於世界大多其他國家水平。

像中國鐵塔就是由政府協調三大營運商合資成立的負責通信基礎設施的,極具中國特色的一家企業。它的管理層由三大營運商分別安排,公司成立的目的是:

「把握5G網絡擴大重點縣鄉覆蓋、加強室內深度覆蓋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支持政策落地應用,深化資源共享,聚焦建設和服務模式創新,全面滿足塔類建設需求、快速擴大室分市場規模,經濟高效助力我國5G新基建走在全球前列。」

類似這樣的企業,在國外是萬萬不可能存在的。且不說政府有沒有這樣的協調能力,幾家營運商的股東也能把相關議案給否決了。

不過中國特色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著的,中國鐵塔在年報中就這樣表述,

「持續推動5G站址納入規劃、推動建立建築物行動通信基礎設施相關規範,並據此嵌入新建建築工程行政審批流程,提升資源統籌共享能力;創新低成本建設方案,鍛造行動網路覆蓋綜合解決方案能力,持續加大共享力度,全面滿足客戶5G建設需求,全年完成5G建設需求約74.5萬個,其中96%以上通過共享已有資源實現;全力攻堅疑難站址,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站址維繫能力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持續增強。」

雖然其中不乏王婆賣瓜的嫌疑,但資源共享帶來的效率提升,以及對客戶端的成本下降是實實在在的。

此外,得益於高速公路、高鐵等的基礎設施建設,國內的物流成本同樣遠低於海外。比如鐵路運輸龍頭大秦鐵路在年報中寫道:

「2022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09億元,投產新線4,100公里,其中高鐵2,082公里,圓滿完成年度鐵路建設任務。截至2022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5萬公里,其中高鐵4.2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

從行業發展看,我國國土面積大,區域經濟發展、資源分布和工業布局不均衡,長運距、大運量的大宗貨物運輸以及大規模的中長途旅客運輸在一定時期內主要依靠鐵路。同時,鐵路具有大運量、低成本、占地少、綠色環保等特點,大力發展鐵路運輸符合我國國情和產業導向,鐵路行業中長期還將是國家調整運輸結構、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先導產業。新時代十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7.7萬億元,營業里程較十年前增長58.2%,高鐵營業里程增長3.7倍,較好發揮了鐵路投資對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保就業的重要拉動作用。」

無論是新基建還是舊基建,基礎設施的完善對於企業運轉效率以及投資意願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前提條件,而這一點,毫無疑問是中國舉國體制下最重要的競爭力。

5

看完以上幾個部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的行文非常的矛盾——一會悲觀,一會樂觀,一會困難重重,一會又趨勢良好。

可事實上,真實的中國就是如此的矛盾綜合體,任何只談光明面或者陰暗面的說法都是在以偏概全。

在翻看了上百篇年報後,我能看到最優秀的一批中國企業銳意進取後不斷成長的喜悅,但也能感受到很多行業公司在大環境下的掙扎與無奈,能看到央國企相對謹慎保守的文化在當下收穫的風水輪流轉,也能體會到很多民營公司在將業務努力向海外延展的頑強生命力。

繁榮背後必有陰影,但危機中才蘊藏生機。

最後的最後,強烈建議每個人都去讀一下恒隆地產陳啟宗董事長在年報中寫的致股東信。

他的這封信每年都會被大家拿出來傳閱,而今年的這封信由於談到了很多敏感問題,因此鮮有在內地媒體上看到,直接去年報里讀會更好一些。

僅摘錄其中的一小段作為此文結尾:

「數百年前,國家富裕要靠擁有土地和天然資源,還要人口龐大,糧食生產和開採業是重要支柱;自工業革命後,這些傳統資產逐漸由知識,特別是科學和工程學,以及組織能力所超越,生產工業製品變得至關重要。

過去數十年,又出現一場變革。先進的基礎科學、高科技(主要由頂尖大學研發),以及豐裕的資金,是引領世界經濟的關鍵。就企業和個人而言,近年最能賺大錢的途徑是利用高科技或他人的資金,造就了投資銀行和基金管理。現今是數碼化的世界。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下個階段是什麼?以上的進展大部分是由高速全球化促成的,而這有個關鍵的先決條件,就是世界相對和平。例如,蘇聯解體後,全球化發展便一日千里。但若如前所述,世界正迅速變得動盪不安,那麼出現一些脫鉤便在所難免。某些製造業將回流,區域主義會後來居上,與全球主義一較高下。

從前在全球化環境中,能源、糧食、礦產等重要資源幾乎都定可取得的,今後不再理所當然。於是,明日世界的贏家可能需要擁有上述三個階段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要素,從天然資源、製造業到數碼化都包括在內。那些土地遼闊、天然資源豐富、人口龐大而教育水平又高的國家,成功機會會大得多。」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起朱樓宴賓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29/190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