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有四類話,父母最愛說,孩子最反感,90%的家長中招

我們是生活在語言中的。

父母隨口的一句話,都可能讓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成為他們內心久久揭不下來的傷疤。

早前,在書里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印象深刻。

一個專門研究溝通的老師,把前來諮詢的家長分成兩組。

每組成員的任務相同,都是在紙上寫下和他人發生衝突時會說的話。

但不同的是,老師給其中一組設定的發生衝突的人,是他們自己的孩子,另一組,則是鄰居。

最後,大家驚訝地發現,如果吵架對象是孩子,家長說來出來的話,常常缺少尊重和同理心。

但如果是鄰居,大部分家長表現得則更為克制。

這讓我想到那句話:

「孩子」這個標籤可能導致我們以一種很不幸的方式行事。

是啊,和朋友聊天時,我們語氣溫和,輕聲細語;和領導溝通時,我們前思後想,字斟句酌。

唯獨面對孩子,我們總是高高在上,說出的話要麼是指責諷刺,要麼是挖苦貶低。

不知不覺間,傷了孩子,也毀掉了整個家。

這4種溝通方式

父母最愛用,孩子最反感

①指令式

曾聽一個做家庭諮詢的老師,半開玩笑地說:做了那麼多次諮詢,我發現「趕緊起」「快點吃」「抓緊學」「早點睡」,這四句話,最讓孩子反感。

它們像車載音響中的固定歌單,在很多家庭里循環播放。

家長覺得稀疏平常,但對孩子來說,卻很煎熬。

他們感受到的,除了父母緊繃的情緒外,還有無可抗拒的控制。

一次,溝通大師馬歇爾·盧森堡命令兒子布拉特倒垃圾,結果被拒絕。

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他主動去找兒子談心,於是就有了下面這段話——《布拉特的心聲》:

在印象中,如果我沒照你說的去做,你就不會尊重我。

如果你高高在上,像個盛氣凌人的老闆,你將會發現,你一頭撞在了牆上。

你可以大聲抱怨、責罵,但我仍不會去倒垃圾。

不容反駁的指令式表達,映射到孩子內心,往往會激發他們產生厭煩情緒,繼而做出更叛逆的行為。

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在生活中學習的。

如果在親子關係里,孩子習得的是「服從思維」,成年之後,他和人相處時,也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過於順從或者極度強勢。

②反問式

知乎上有個關於低情商表達的回答,其中一條就是:喜歡用反問句。

底下留言中,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有「同款媽」,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很不舒服。

這是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反問句往往具有極強的攻擊性,裡面暗含著的,是指責、輕蔑和嘲諷。

它讓孩子感到受傷的同時,也強化了孩子的心理防禦,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漸行漸遠。

③否定式

《心理訪談》上有個女孩,範金成,33歲,大學畢業後就在家啃老。

早年的她也是個有追求和夢想的女孩。然而對未來的憧憬,在父母的貶低中,被一點點消磨耗盡。

她親手設計了鞋子,興致勃勃拿給爸媽看,爸媽卻說:「有啥用啊!」

她想要創業,父母只是戲謔道:

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在父母長期的語言暴力下,範金成便真的朝著父母口中糟糕的樣子狂奔而去,變得越來越怯懦、自卑,一事無成。

④「馬後炮」式

「你看看,我早就跟你說了吧!」

「我當初和你說,你不聽,現在知道了吧!」

如果問一個成年人,最討厭別人說什麼?「馬後炮」式的言論,一定在列。

對孩子來說,聽到這類話,內心也是同樣反感。

有位溝通大師在總結育兒經驗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每當我讓他們後悔沒做我要求的事時,他們都會讓我後悔自己剛才的做法。

事實也的確如此。

那天去表姐家,剛走到家門口,就聽到一陣數落聲:

「讓你多穿點你不聽,感冒了吧!讓你難受!我可不管你。」

當然表姐刀子嘴豆腐心,一邊說一邊就開始換衣服,準備帶外甥去診所。

但外甥卻說什麼也不和她一塊,紅著小臉在沙發上呆坐著,只說要等爸爸回來。

感受會進入人的潛意識,影響我們的思考。

為什麼那麼多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的父母,面前站著的卻是個問題少年?

原因就在這裡——

滿心都是孩子的他們,卻選了最糟糕的方式來表達愛。

你說的話中

藏著你的智商和情商

綜藝《放學後》裡,有個小孩,讓爸媽拿他無可奈何。

原因是孩子老愛頂嘴。爸爸教孩子拉小提琴,一頓指點打壓讓孩子很惱火,見孩子不服管,上來就是一句指責:

你吃槍藥了?

孩子不甘示弱,回道:

你吃槍藥了呀?

這樣來來回回幾次,父子倆才悻悻收場。

在後來的家庭會議上,小孩終於吐露他為什麼非要和家長對著幹。

我覺得你們不對,才會懟你們。

看似是孩子的反抗,背後卻藏著他的訴求。

沒有孩子喜歡一個總想彰顯權威,控制自己的父母。

命令、責怪、否定......那些讓孩子反感的情緒表達里,恰恰藏著這樣一種姿態——

試圖讓孩子,都按照我們想的做。

記得尹建莉老師曾在她的書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準備吃午飯了,孩子玩遊戲正上頭,她這邊喊了好幾次,孩子只說再等等。

可能很多家長,這個時候都會忍不住吼孩子,命令他立馬過來。

或者再嘮叨兩句:每天就知道玩,你別上學了!

但尹老師卻沒有多言,她選擇把飯端到孩子跟前,等孩子想吃了再吃。

一般爸媽會覺得,這不是在嬌慣孩子嗎?

其實,這恰恰體現了媽媽內心的平和。

她知道,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應該」;貪玩是孩子天性,不該因為一次著迷就指責羞辱他。

這樣鬆弛的態度,自然也會感染給孩子,讓他內心更加踏實,充滿能量。

記得《非暴力溝通》中有這樣一句話:

當我有意識地不試圖讓他人做我們想要的事,而是努力互相關心、彼此尊重,讓雙方都認識到他們的需要非常重要,此時,那些看起來沒法解決的爭端很容易就解決了。

基於此,我總結出來三條表達原則,幫助家長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說話。

放下你應該,尊重孩子的需求

放下懲罰羞辱,允許孩子感覺更好

放下家長權威,適當地妥協讓步

很多父母都遵循著這樣一條慣性思維:斥責→讓孩子難受→孩子長記性。

的確,這樣做短期內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多年後,留在孩子心裡的卻只有嚴厲的責備。

唯有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和理解,他才有機會看到自己內在的光,並成為照亮周圍世界的光。

親子溝通

三要三不要原則

曾在一本書里,看到這樣一句話:

每當你問自己「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做某件事」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方向錯了。

更有效的問題應該是:「我怎麼才能鼓勵孩子,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

想讓孩子切實感受到你的助力而不是控制,父母在表達時,注意多用這三種方式:

1.不用「你」,而用帶「我」的客觀描述

如果用心體會情緒,就會發現,面對孩子,我們表達憤怒時,脫口而出的第一詞,常常是「你」。

你快點吧!

你還知道錯呀?

這類評價性質的話,就像尖銳的匕首,直直扎在孩子心上,讓他本能抗拒。

家長可以試著把「你」換成「我」,把評價換成客觀描述。

描述你所看到的:

我看見你房間的垃圾桶滿了。

寶貝,我注意到你的書桌已經兩個星期沒有收拾了。

描述你感受到的:

你給我講你同桌的趣事,我每每想起都很想笑。

你母親節送我的那個禮物,讓我覺得很幸福。

有研究表明,當孩子了解客觀現實,就能做出相對合理的選擇,其水平和成年人不相上下。

2.不做指令,而是給選擇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的作者認為:

和孩子商量,不是讓你事事與孩子商量,把一切都丟給孩子決定,而是在大事上父母把握方向,小事上多讓孩子參與。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多做選擇題。

既可以在大方向上,把握主導權,同時讓孩子感受內在的力量,維護他們的自尊。

(×)別打擾我,你就不能安靜點嗎?

(√)我想要先打完電話,你可以把想對我講的話寫下來,或者先告訴爸爸。

其實,孩子抗拒的,從來都不是順從父母的要求;

而是無論何時,他都只有一個選擇,他必須順從一個被父母框定好了的答案。

3.不抱怨責怪,而是直接提出請求

心理諮詢師凌想曾在文章中,分享過一件發生在她身上的事。

她和兒子一起旅行。早上她在著急忙慌收拾東西,孩子卻全神貫注地看電視,等到他們出發,都沒來得及洗漱吃早飯。

她有些生氣,板著臉不理兒子,但後來轉念一想,低頭對兒子說:

媽媽知道,難得有電視看,你想多看一會兒,我也挺理解的,不過,咱們出門在外,我也需要你的幫助。

接下來的這幾天,你可以配合媽媽一下,把自己的事情打理清楚再看電視嗎?

聽媽媽如此理解自己,兒子很開心地點頭答應,後面幾天始終沒忘記幫忙。

孩子看到和思考的世界,與父母不盡相同。

有些時候,不是他們懶或者不懂事,只是他沒有看到自己的責任。

所以,不妨用合適的語氣直接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他怎麼做。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位父親來參加研討會,他對著台上的講師說,首先謝謝你,上完你的溝通課後,我那個星期像變了個人一樣,和孩子關係前所未有得好。

但是,這種情況也僅維持了一周,我就恢復了原樣......

對於根深蒂固的表達習慣,靠一時半會的「猛火煮」很難改變,需要父母用一生的時間「慢火溫」,才會慢慢化解。

就像我很喜歡的那句話:

讓人們用一種充滿理解和尊重的方式互相溝通,出於對彼此的喜悅,而不是利用懲罰、獎勵、指責或內疚等強迫手段,這才是更自然的。

但是,這樣的轉變需要一定的覺悟和努力。

轉變不易,卻很值得。

因為父母的話里,藏著孩子未來的路。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男孩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30/190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