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只等火山噴發,千萬憤青恐成北京大噩夢;人民幣難幹掉美元?揭3大死穴

中共只等火山噴發,千萬憤青恐成北京大噩夢;人民幣難幹掉美元?揭3大死穴:中共也不想要;全球稀土出口一哥從中共國變美國;供應鏈加速回流 中國正失去製造業中心地位;上海富豪正扎堆套現

 

 

中共只等火山噴發,千萬憤青恐成北京一大噩夢

中國青年失業率高漲,專家認為,中共當局缺乏有效解決失業的辦法,現在擔心失業問題演變成政治問題,如同坐在火山口。

受疫情影響,中國青年過去數年已就業難,前幾年的大學畢業生還找不到工作,新的畢業生又加入。據官方數據,今年將有創紀錄的1158萬名大學畢業生走出校門。

今年2月山東一國營企業的人資部門表示,徵才1000人迎來10萬人報名。消息顯示,研究生就業難度也在加大。天津一名碩士生投逾百份簡歷,一直未獲得滿意的錄用通知。

大紀元4月17日報導,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啃老」,還出現「全職兒女」熱潮,即大學生全職在家照顧父母,由父母發工資。

一張南昌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內部會議的大螢幕截圖顯示,截止4月7日,該校今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未就業238人,占總人數的73.23%。

中央社5月30日報導說,中國青年勞動率下降將有嚴重後果,除影響經濟消費,千萬失業者若轉成憤青恐是北京的一大噩夢。

報導說,中國青年失業率突破20%,短期間內無解方,「躺不平、卷不起」苦悶世代來臨,當學歷不被社會所用,甚至連溫飽都出現問題,千萬失業憤青將是中共維穩重大問題。

目前,北京正推動國有企業雇用更多的畢業生,為企業招聘年輕人提供補貼。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5月31日對大紀元表示,現在整個中國經濟正在往下走,在供應鏈移轉之後,大量的企業從中國撤出,失業壓力會更大。「你要企業增加雇用,它沒有這種需求,加上全球經濟都往下滑,(所以)看起來力道有限。」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6月1日對大紀元表示,大量有知識的青年失業,它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社會問題,還會演變成一個政治問題。中共最擔心的是它會變成一個政治炸彈,就像「阿拉伯之春」一樣。

現在就業形勢、經濟的困難和政治上的險惡局面糾結在一起,習近平也沒辦法,只會強行地壓下去,但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最終激化矛盾可能超出當局的掌控。「所以中共現在坐在火山口上,等著火山噴發。」

印錢解決地方債,虧你們想得出來

從2008年後大基建、地方債、房地產三位一體的債務聯動以來,「首席經濟學家」們就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表演。地方債被他們吹得越來越大,玩法也越來越野。顯性隱形,表內表外,一團漿糊。債務風險也隨之蔓延。

「首席經濟學家」賣力吆喝那麼多年,已經印錢印得滿坑滿谷。4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80.85萬億元,已經是2022年GDP的2.3倍。而且,這樣的高水位,4月份的M2還同比增長12.4%。

印鈔機已經盡力了,城投債依然壓力山大。顯而易見,印錢沖債,此路不通。

錢是足夠的,甚至太多了,但是填不進地方債務的大窟窿。問題不是出在了錢不夠,而是渠道不暢。

前幾輪地方債務膨脹不出事,是因為經濟高速增長,居民收入多少都能有盼頭,收入增長預期和資產升值預期,支撐了房市。千萬購房者掏空六個錢包買房,接盤地方債。地方政府敢舉債,居民敢買房,債務遊戲才玩得下去。這就是城投債膨脹和居民中長期貸款之間明顯的聯動效應。

今日不同往時。就算印錢沖了地方債,沒有接盤俠的流通渠道還是不暢,地方財政依然孱弱。這樣的話,新一輪債務積累,連個緩衝墊都沒有,檔期一到,勢必「雷」聲不斷。

印錢沖債,最好的結果是延緩債務風險爆發,講白了就是「債留子孫」。然而,這個騰挪空間不是無限的。債務風險的背後是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短則一年半載,長則也不過兩三年,新一輪債務風險爆發的「現世報」就會找上門。

害人者恆自害,誰也逃不過經濟客觀規律。解決地方債風險,印錢放水不是解藥,而是要反思的對象。

印錢沖債的花活兒,講白了就是用假錢做假帳。在經濟高增長時期,這種做法犧牲了經濟增長的部分成果。市場裡賺的錢,填了市場外的坑。

增長趨緩後,沒有增量供「填坑」,結構性問題就浮現了出來。這就是地方債問題的根源。帳上的債務是結構性問題的顯化,單純抹平債務並不是解決問題。

「首席經濟學家」們卻執迷不悟,真以為是他們的金融戲法能變出真錢嗎?奉勸他們面對現實:除了一張嘴,你們一無所有。

上海富豪,正扎堆套現…

最近,上海的豪宅圈出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掛牌率激增。

這也就是說,想要將豪宅賣掉變現的富豪們變多了。上海富豪,正扎堆套現。

據圈內人士表示,對比往年仁恆系豪宅的掛牌量,今年幾乎是去年的兩倍。

而且這還只是其中一個鏈家一個仲介平台的內網掛牌量,如果算上全網的掛牌情況,或許還要更多。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院數據,2023年4月,上海2500萬元及以上高端房源供應就新增了238套。

以下是來源於房產網站的真實數據:

數據來源:鏈家

這兩年,由於大環境的影響,人們對房地產市場的預期越來越低,越是有錢人,便越早嗅到了其中潛藏的危機。

急於套現的中國富豪都去了哪裡?掛牌能理解。但關鍵是:富豪們的現金去了哪裡?難道是有了更保值的投資方式?

不少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圖源:小紅書

這裡也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全球公民」。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中國有60%以上的富人想要移民,

資產在1億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更是高達71%。

今年年初,有關「上海人排隊出國」、「上海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中國公民出入境證件創歷史新高」的消息傳遍網絡。

由此可見,上海可能是國內「全球公民」數量最多的城市。

現在急著出手2500萬以上的資產的這類人,很可能不止一套房子,他們有其它國家的身份也不足為奇。

人民幣難幹掉美元?外媒揭3大死穴:大陸也不想要

美元主導時代是否生變備受關注,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大宗商品交易,但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分析,有3大理由連大陸也不希望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

一、北京不願意自由化貨幣

倫敦諮詢公司TS Lombard首席大陸經濟學家格林(Rory Green)表示,雖然大陸似乎熱衷顛覆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但它只願意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格林強調,在過去十年,大陸人民銀行在不破壞金融安全前提下,一直謹慎促進人民幣的使用,現在不太可能打破這種原則。

他認為北京不會推動人民幣成為具主導地位的全球儲備貨幣,反而是追求對貿易國家的貨幣影響力,其可能專注於打破美元在世界部分地區的主導地位。

二、大陸不願也無法承受像美國那樣的持續赤字

報導提到,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和影響力是有代價的,即美國的經常帳赤字,這是因為全球對美元的需求多於美國對進口的需求,進口也是以美元支付,因此,美國需要應對越來越大的赤字,以維持其儲備貨幣地位。

路透資深市場分析師John Kemp表示,美國的預算與經常帳赤字較其他多數國家龐大,僅因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發行國。大陸經濟學家格林則說,雖然目前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其無法承受像美國那樣的持續赤字,除非進行重大的結構性改革,否則大陸在政治上不願意,在經濟上也無法維持經常帳赤字。

三、大陸面臨許多地緣政治風險

人民幣使用率仍不高,即使是歐元的地位也高於人民幣。統計數據顯示,4月透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進行的所有全球支付當中,有43%是美元支付,32%是歐元支付,只有2.3%的SWIFT交易以人民幣進行。

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亦顯示,2022年第4季全球外匯存底中,美元占比54%最高、歐元20%,人民幣僅2.5%。

全球稀土出口一哥從中變美

在中美對峙過程中,稀土金屬一直是中國捏在手中的王牌,也迫使美歐近年加速打造關鍵金屬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中國。有證據顯示,美國或已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

以2022年為例,中國出口的稀土量約4.87萬噸,但進口量卻接近12.15萬噸,幾乎是出口數量的2.5倍,這種淨進口狀態已持續數年。

其中,2022年從美國進口的稀土量更接近8.38萬噸,大約占中國稀土進口總量的69%。

即便不考慮美國向其他國家、地區出口的稀土,僅計算運往中國的稀土量,就已表明美國或已超過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國。

報導指出,中國稀土產品交易所近期發表的「2022年稀土產業分析報告」引用「美國地質調查,礦物概要」內容指出,美國2022年進口的稀土產品中,源自中國的稀土占比降至74%。

而中國進口的稀土產品中,來自美國的稀土占比接近70%。這意味著中美稀土貿易呈現「互相進出口」狀態,且都高度依賴彼此。

供應鏈加速回流,中國正失去製造業中心地位

CNBC在6月1日報導,一些國際企業高管開始更加關心在國內發展製造業,這種新的「回流」趨勢將會顛覆全球供應鏈。

此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的後遺症,繼續擾亂航運,這意味著一些公司正重新考慮他們的採購方式。

與此同時,美國正在推動該國國內計算機晶片和電動汽車零部件製造的激勵措施,而歐盟也宣布了一項430億歐元(46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以促進歐盟內部的晶片製造業。

CNBC報導,在對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電話會議記錄的分析中,很多美國銀行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提及「回流」的次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8%。

經紀公司Strategas Securities分析了去年標準普爾1500指數成分股的收益電話會議記錄,發現電話中提到「回流」和「近岸」(把製造業務轉移到離家較近的國家)的次數「顯著增加」。

瑞銀也研究了這一趨勢,發現很多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打算,將部分供應鏈轉移到離家更近的地方——接受調查的人中,歐洲78%、美國70%和中國54%的人計劃這樣做。

在英國,接受行業組織Make UK調查的製造商中有40%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在國內採購了更多商品,並且大約有相同比例的人計劃明年在國內採購更多商品。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03/190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