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反送中約600在囚青年被安排「去激進化」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21歲以下的少年犯在監獄裡被安排參加「去激進化」計劃。有前少年犯憶述,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洗腦;部分少年犯更在幾星期內觀看數次中共大外宣電影《長津湖戰役》。有前懲教署心理學家形容,心理治療環節已經變成懺悔,囚犯要對以往的政治行為感到悔恨,承認以前的想法很極端。

截至4月30日,香港已有約600名在反送中運動中被起訴的年輕人被當局安排「去激進化」。(懲教署年報圖片)

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21歲以下的少年犯在監獄裡被安排參加「去激進化」計劃。有前少年犯憶述,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洗腦;部分少年犯更在幾星期內觀看數次中共大外宣電影《長津湖戰役》。有前懲教署心理學家形容,心理治療環節已經變成懺悔,囚犯要對以往的政治行為感到悔恨,承認以前的想法很極端。

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8日發表專題文章,訪問了10名前少年犯和3名曾經被關押在成人監獄中的在囚人士,他們都因為反送中運動而被捕;另外,有2名懲教署前職員都接受訪問描述「去激進化」計劃,以及在過去一年的發展情況。

報導形容,反送中青少年犯在獄中接受的「去激進化」計劃,是呼應中共從鎮壓八九民運、對維吾爾族穆斯林「再教育」,包括像中共軍隊般練習「鵝式步操」(goose-stepping)。而文章引述懲教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已有871名少年犯參加該計劃,其中約七成人(約600人)因2019年反送中運動被起訴,部分人年僅14歲。

有前懲教署職員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稱,「去激進化」計劃最終的目標是在囚犯中營造一種絕望的感覺,阻止年輕前抗爭者的「激進主義」,甚至阻止他們在香港看到未來。該職員亦說,他被明確告知,要在年輕抗爭者的刑期結束時,確保他們繼續從事政治活動的意願越來越少,反而想辦法離開香港。

一名前少年犯Leo表示,「這是一天24小時都在進行的洗腦」,「真正慢慢削弱你戰鬥意志的,是每天在監獄裡的生活⋯⋯被針對、被壓迫、被滅聲」。他指出提升少年犯「國民身份認同」的講課房間裡裝有專門拍攝囚犯的攝影機,亦有攝影師在場另一名前少年犯Man因反送中運動案件被判入少年懲教所超過2年。他憶述每日都要接受中式步操訓練,亦不可以用英語「Sir」稱呼長官,要使用中文。

報導指,少年犯要寫道歉信給家庭或國家,並要在懲教署職員、家長或其他囚犯面前大聲讀出來;少年犯要觀看中共大外宣電影《長津湖戰役》,部分囚犯更在幾星期內觀看數次,並要寫出誰是他們最喜歡的角色。一名前懲教署心理學家形容,心理治療環節已經變成懺悔,囚犯要對以往的政治行為感到悔恨,並承認以前的想法很極端。

不過,懲教署署長黃國興電郵回復《華盛頓郵報》時稱,不評論個別個案,而「去激進化」計劃沒有「洗腦元素」(brainwashing element)。

「去激化」三大方向

翻查資料,立法會去年在審議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時,懲教署曾以書面方式回復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提問,將2019年反送中運動稱為「黑暴事件」,指「大量涉及嚴重罪行及思想激進的違法者被還押或定罪」,當局聲稱為了協助他們「擺脫激進思想及行為,重新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會指派專責的個案主管,就多項「激進思想特徵」範疇作出評估,以識別每名在囚人士在「去激化」過程中的「特殊更生需要」。

懲教署透露有三大針對性更生計劃方向,包括「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心理及價值觀重整」、「生涯規劃及家庭關係重修」。當局會為每名在囚人士訂立階段性目標,按部就班地去除他們的「激進思維」。當時立法會文件指出,截至去年2月28日,約有250名在囚人士自願參與「去激化」更生項目,過程中在囚人士均「積極參與活動,反應正面及良好」。

「提升國民身份認同」

文件指出,在認識「中國歷史」及「國民教育」方面,懲教署推行一個名為「一切從歷史出發」的教育活動,包括虛擬實景歷史教學、歷史電競活動及歷史文化工作坊等,宣稱「協助」在囚人士認識歷史,提升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從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幫助他們重返正途」。同時,透過教授初中中國歷史等科目,加強價值觀教育,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基本法》教育、《國安法》教育等,強化奉公守法的意識。

345名21歲以下青少年

被判入懲教院所

另外,去年12月7日,保全局局長鄧炳強回應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陳沛良質詢時稱,有1,315名涉及反送中案件的定罪人士被判入懲教院所,其中有345名是21歲以下的青少年。

鄧炳強透露,懲教署去年7月設立「青少年研習所」,宣稱「透過不同治療方法,為青少年在囚人士進行心理修復與重建,加強守法觀念及抗逆能力」;「正向實踐坊」去年10月26日投入服務,「為獲釋後的青少年提供社區為本的心理輔導,協助他們增強信心和心理韌度,克服困難和誘惑」。

另外,懲教署自2021年11月推出「沿途有『理』」計劃,截至今年10月31日,共有677人參與,包括474名涉及反送中案件的定罪人士,占涉及反送中案件的定罪及仍然在囚人士的大概四分之三。鄧炳強形容計劃成效理想,強化了守法意識,亦改善情緒及對過往的違法行為深感懊悔,曾參與計劃並已獲釋的更生人士均沒有再被定罪的紀錄。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4/191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