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美媒:巴總統訪華 習近平為「以巴和解」指明方向了嗎?

—巴勒斯坦總統訪中落幕 習近平為「以巴和解」指明方向了嗎?

作者: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本周五結束對華國事訪問,中巴雙方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然而,觀察人士分析,中巴新建立的關係對巴勒斯坦的實質助益仍有待觀察,僅凸顯了北京在中東的戰略願景。至於外界關注的以巴和談,專家則認為北京難有能力擔任斡旋角色。

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與中國國家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碰面、並發表聯合聲明後,於周五(6月16日)離開中國,正式結束為期四天的訪華之旅。

綜合中國官媒報導,習近平指出,中國是最早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和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始終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阿巴斯則感謝中方就早日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提出多項倡議,他「期待中方為推動巴內部和解以及實現中東地區和平發揮更大作用」。

這是阿巴斯2005年以來第五次訪問中國,他也成為今年北京接待的首位阿拉伯國家元首。阿巴斯此訪適逢中巴建交35周年,雙方並締結「戰略夥伴關係」,引起各界關注,習近平盛讚這項宣布「將成為兩國關係史上繼往開來的重要里程碑」。

中巴「戰略夥伴關係」的實質意義?

儘管據中巴的聯合聲明,雙方稱「戰略夥伴關係」將「全面推進各領域友好合作,造福雙方人民」,然而,觀察人士卻對這項關係的實際效用打上問號。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李登科以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關係為例,表示這些國家也分別與中國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但仍不時發生齟齬,顯示北京與他國的外交關係締結,有時僅徒具形式。

李登科告訴美國之音:「它(指中國)只是做一個宣示,好像是外交上頗有斬獲,事實上沒有具體內涵。中國跟菲律賓關係是那麼友好嗎?它跟越南關係又是那麼友好嗎?在南中國海的這些衝突,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是非常嚴重。所以(中國)跟巴勒斯坦,簽訂『戰略夥伴關係』,並不代表說雙方關係是如膠如漆。」

中國目前跟越南是「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菲律賓是「全面戰略合作關係」,但由於北京依據其「九段線」主張,宣稱對南中國海幾乎所有海域擁有主權,近年與同為南中國海主權聲索國的越、菲衝突頻頻。

以色列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戴安和吉爾福德-格雷澤以中政策中心的研究員陶文亞(Tuvia Gering)也表達與李登科類似的看法,認為中國與巴勒斯坦成為戰略夥伴後,後者能藉此獲得何種實質利益仍有待觀察,但雙方這項最新宣示無疑凸顯了北京在中東的戰略願景。

陶文亞對美國之音說:「首先,我認為這意味著這是一種長期關係。這是中國向巴勒斯坦人發出的信號,也就是說中國將長期與巴勒斯坦同在,也意味著他們自50年代以來一直給予巴勒斯坦支持,與其密切合作,而他們將繼續這樣做。另外中國也對其賦予戰略意義,給巴勒斯坦人面子。它還讓中國對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世界、穆斯林世界和南方國家(The Global South,意指開發中國家)的行為合法化。因此,(對中國來說)這是一項很值得的交易。」

巴勒斯坦助掩蓋中共迫害人權罪行?

阿巴斯此趟訪中行也與習近平談及新疆問題。中國和巴勒斯坦在聯合聲明中說,涉疆問題「根本不是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去極端化和反分裂問題,巴方堅決反對藉口涉疆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但中巴與美國及國際組織對新疆的看法似乎大相逕庭。美國國土安全部本月才宣布,將禁止進口中國印表機製造商納思達(Ninestar)和中泰化學的產品,原因是這些企業涉嫌強迫新疆維吾爾族勞動。聯合國則在去年8月底就發布《新疆人權問題報告》,認為中國可能在新疆構成危害人類罪。

對此,陶文亞認為,在外界經常拿主要宗教信仰為穆斯林的巴勒斯坦人與新疆維吾爾族,兩者遭遇的人權問題相互比較的同時,巴勒斯坦出面支持中國的治疆政策,恐進一步合理化北京在當地違反人權的罪行,也限縮其他關注新疆維吾爾族的國家置評的空間。

陶文亞說:「所以巴勒斯坦領導人說一切都很好,雖然所有西方媒體報導稱(新疆)有侵犯人權行為,但從巴勒斯坦看來,這並未在新疆發生。這告訴中國民眾和全世界,你看,穆斯林世界說維吾爾人過得很好、新疆是很好的地方,人權也有所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還提高了。當巴勒斯坦都說新疆狀況是令人十分滿意的,外界還有發表意見的空間嗎?」

中斡旋沙伊後盼促巴以和談專家:不容樂觀

在阿巴斯訪華之際,以色列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持續惡化,跌入近年來的最低點。雙方於去年在約旦河西岸發生暴力衝突,造成多年來少見的人員傷亡和損失。

對於以巴長年來始終無解的軍事衝突,習近平在與阿巴斯會談時提出包括堅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擁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及巴勒斯坦經濟民生需求應該得到保障,國際社會應加大對其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幫扶,跟要堅持和談正確方向,尊重耶路撒冷宗教聖地歷史上形成的現狀,為重啟和談創造條件、為幫助巴以兩國和平共處作出切實努力等三點主張。

種種跡象顯示,北京試圖在中東扮演和平調解者的角色。中國政府於今年3月邀請伊朗沙特阿拉伯的高層官員前往北京進行秘密談判,兩國在中方的斡旋下達成恢復外交關係的重大決定,被視為中國的一大外交勝利。

不過,比利時布魯塞爾政府學院兼任教授伯頓(Guy Burton)指出,伊朗和沙特的紛爭與以巴衝突本質上有所不同,前者的談判實際上早已持續數年時間,中國是在雙方調解已發揮實際作用後,於最後階段才加入;然而,後者和平進程至今成效不彰,以巴不僅仍未對此重大議題達成初步共識,內部更出現分歧,因此北京恐怕很難讓雙方和談在近期就出現具體成果。

伯頓告訴美國之音:「以色列有一個非常右翼的政府,極力反對對巴勒斯坦人做出任何讓步。同時,在巴勒斯坦方面,法塔赫(Fatah)和控制加薩走廊的哈馬斯(Hamas)存在政治分歧,這些都是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進行任何形式的會談前必須解決的問題。所以我不認為中國人真的有能力助雙方和解。」

政治大學的李登科也說,對於先前因為以巴戰爭造成的難民歸屬問題,以及聯合國堅稱以色列公然違反國際法的屯墾行徑,在習近平提出的三點主張中均未看到任何相關的提議或解釋,顯示在阿巴斯的訪中行後,以巴和解之路恐仍遙遙無期。

李登科說:「其實習近平提出的方案內容非常不具體,難民問題怎麼解決?它一個字都沒講,那以色列這些屯墾區,不管合法、非法的,怎麼處理,它也沒講,這個很關鍵的,所以它(指中國)怎麼成功調停?所以,巴勒斯坦跟以色列和平的展望,其實真的講是很難令人樂觀的。」

「一帶一路」對巴勒斯坦幫助有限

中國除了試圖在緩解巴以衝突中扮演關鍵角色,也希望在巴勒斯坦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據中國官媒發布的雙方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中巴將持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充分發揮兩國經貿聯委會機製作用,積極推進中巴自由貿易區談判。

此外,路透社6月13日的報導指出,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的經濟顧問穆罕默德·穆斯塔法(Mohammed Mustafa)表示,巴中已就中國將在約旦河西岸中資助4個建設項目達成原則性協議,包含太陽能裝置、太陽能板生產工廠、鋼鐵廠和道路基礎建設開發。

對此,布魯塞爾政府學院的伯頓表示,儘管這些經濟活動很有可能幫助巴勒斯坦人改善生活,但由於約旦河西岸大部分區域由以色列控制,外國一直以來很難獲得以國政府的允許,在當地與巴勒斯坦合作進行投資或開發,預料中國要在約旦河西岸興建工廠或基建設施,恐也將面臨重重阻力,建設範圍更會大幅度受限。

政治大學的李登科也說,巴勒斯坦對外的海空交通基本上被以色列包圍,而以國與中國關係長期在以巴問題上看法迥異,因此以色列是否能「開綠燈」,同意中資大舉進駐以協助巴勒斯坦開展經濟活動還很難說,這將使「一帶一路」在巴勒斯坦的經濟效益備受鉗制。

李登科說:「巴勒斯坦即使有高度意願來加入『一帶一路』,但是它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可能)的貢獻不敢說零,幾乎是非常非常有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7/191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