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蔡明芳:中國「一籃子刺激措施」釋放的訊息

作者: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指4月以來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復甦依然脆弱且有賴於政策支持,經濟前景仍面臨衰退風險,此外,該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前景面臨更多衰退風險,包含收入成長緩慢、對勞動市場復甦的持續不確定性和家庭預防性儲蓄的傾向提高,可能抑制消費支出,同時,房地產行業仍存在多種未解決的脆弱性,包括房企資產負債表薄弱和三、四線城市住房供應過剩等,更重要的是,勞動市場的需求減緩也會降低民眾購屋需求,對房地產開發商的傷害將進一步擴大,上述簡報已指出,中國目前面臨國內需求不足對經濟產生的負向影響愈來愈大。

面對中國經濟衰退的風險,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內蒙考察時曾提到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國內大循環」做好,這是治本之策,其特別強調「雙循環不是要閉關鎖國,而是當別人不給我們開門的時候,我們自己還能活下去、活得更好」。由習近平的談話可以知道,中國十四五規劃所推動的內循環與外循環以及科技自立自強,都是受迫於民主國家與中國往來密切程度降低所必須要做好的準備。

平心而論,中國要推動的內循環,與過去蔡英文總統所欲發展的在地經濟或各國政府日益重視的內需經濟政策都是類似的,但是,發展內需產業並不是容易的事。內需的發展成敗與人民的所得具高度正相關,人民的實際所得與預期所得對於消費支出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在中國目前經濟衰退可能性愈來愈高的情況下,中國內循環的發展,將因為中國民眾對於未來悲觀的預期而形成惡性循環,若此,則中國的需求將會進一步降低。

政策面與低物價均證明中國經濟前景不明的事實

事實上,中國內需不振的事實可以從兩個面向來觀察與驗證,首先,就政策面而言,中國為了刺激經濟而推出包含國有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放寬信用貸款條件、取消房地產限購等「一籃子刺激措施」,以及本月13日剛宣布的降息政策等,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與愈來愈多的政策工具,都說明中國目前所面臨的是經濟衰退,而非年初普遍被期待解封後的復甦。

其次,自去年以來,世界各國均面臨原物料成本上漲所引發的輸入性通膨,進而使得各國政府均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為此,美國聯準會也在去年升息17碼,雖然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由四月的4.9%降至4%,但是,扣除能源與蔬果價格變動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由5.5%降至5.3%,顯示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仍大。反觀中國,第一,輸入性通膨是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其難以避免;第二,中國人行自去年以來為了降低房地產商違約對經濟的傷害所採取的降息措施,持續增加貨幣的供給應會導致中國國內物價有極大的上漲壓力,但是,中國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與其他採取升息政策國家的走勢幾乎背道而馳,亦即,中國物價上漲的幅度遠遠小於其他國家,要合理化中國目前的物價走勢,只有一種原因,即中國投資與消費的需求減少,使得貨幣需求降低,進而抵銷物價上漲的壓力。

換句話說,我們認為中國物價低的原因為通貨緊縮。近期,Morgan Stanley也預估中國通膨將保持溫和增長,到第四季末,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回到1.3%。有關中國發生通貨緊縮的討論,可參考本專欄「中國物價不漲反跌非好事」。

最後,根據高盛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數年會呈L型走勢等待覆蘇,拖累中國經濟成長,為此,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國可能發行一兆元的特別國債來資助基礎建設與協助地方償還債務。面對中國難解的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問題以及持續衰退的投資與消費,中國經濟要達到5%官方目標的挑戰是相當大的,因此,我們並不認為中國的經濟可以達到世銀所預估的5.6%以及Morgan Stanley預估5.7%的成長率。更重要的是,一旦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濟有較大幅度的衰退,今年全球經濟的預估將會隨之下修。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1/191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