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奧黛麗·赫本與《羅馬假日》的世俗童話

作者:

今年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大銀幕首本名作《羅馬假日》上映70周年。這位被譽為銀幕天使的傳奇電影演員以及她飾演的最為家喻戶曉的角色,正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4K修復」單元呈現在觀眾面前。掐指一算,距離奧黛麗·赫本去世,也正好30年了。

對今天的影迷來說,回望奧黛麗·赫本的當紅年代,無論是作為電影明星的商業價值或對好萊塢戰後轉型時期的種種新鮮氣象的緬懷,這些懷戀的氣息不約而同指向一個共同的期許——一個由電影造出的善良人間尚足以直接動人的階段。數十年來關於奧黛麗·赫本及其生前身後的種種文化符指及意涵超越了赫本及其演過的電影本身,這一切賴以建立的基礎,仍然是她帶給數代觀眾的天使印象,及其在冷戰時代所負載的、也許超乎其本人想像的文化符號功能。

關於奧黛麗·赫本的生平敘述,用「汗牛充棟」都已經無法形容。一個生於1920年代末的比利時英籍女孩,惶恐的戰時童年,被後世認為是一代銀幕女性的「完美衣架」的纖瘦身體,及其在銀幕上塑造的天使身或天使心的各式人物,早已經成為不需要再次重複的影史通言。對赫本的讚美早已經突破了單純的銀幕欣賞或明星崇拜,經由近世以來的電影、報章、電視及平面廣告,甚至以數位技術重新製作的赫本形象,而變成被傳頌數代人的一種總體印象。赫本的電影、電視與舞台劇作品中呈現的女性角色身份、性格各異,但不約而同地擁有同一種地球上最普遍的人性之美——善良。這個意涵豐富的形容詞囊括了赫本出演的角色賴以建立人物性格乃至敘事走向的基本面相,同時也成為對奧黛麗·赫本本人進入公眾視野數十年的普泛總結。1988年至1993年間,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赫本親赴世界各地,為兒童慈善事業搖旗吶喊,成為她生命最後階段的大眾印象。這樣的印象,正是從她近40年的演藝生涯開始的。

從《羅馬假日》(1953)里從反叛到完成貴族「社畜」自我規訓的安妮公主到《甜姐兒》(1957)中以書店店員轉向時尚雜誌模特的喬,由《龍鳳配》(1954)中執守痴戀的司機之女,到《盲女驚魂記》(1967)中憑藉聲音辨明真相的家庭主婦,奧黛麗·赫本在與威廉·惠勒、比利·懷德、斯坦利·多南及特倫斯·楊等1950-70年代好萊塢最頂尖的導演合作的作品中,建立起自己的「天使」角色陣列。即令是在《蒂凡尼的早餐》(1961)里飾演的交際花,亦是以對生命充滿擁抱渴望的姿態示人的。對新舊好萊塢交替時代的金牌導演們而言,發掘奧黛麗·赫本身上的美並非止步於精緻皮囊。世人對赫本身材的第一印象是近乎完美的苗條,而這苗條是與其年少時未竟的芭蕾舞之路及戰時發育期的營養不良因素密切相關的,這是一種置身於流行媒介話語之下的有趣誤讀,時代變遷帶來的莫可奈何轉化為戰後電影視覺史的奇蹟。

正是在視覺文化與受眾心理的雙重鼎革時期,出品於1953年、由好萊塢經典時期的導演巨匠威廉·惠勒執導的《羅馬假日》,令赫本首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並最終獲獎,而此後她的數度提名皆鎩羽而歸。如今回望,除了對安妮公主這個角色自身的青春與尋真姿態的精確展現,赫本自身的明眉秀目及份屬同樣的少女心境頑劣情緒,實際上是以「本色」姿態完成了難得的形神合一,某種程度上也是其「出道即巔峰」的旨趣所在。《羅馬假日》在當屆奧斯卡上另收穫了最佳電影故事及黑白片最佳服裝設計,是對赫本成功詮釋這個角色的劇本基礎與視覺效果的最佳註腳,劇作中呈現嚮往「凡人」自由的安妮公主與倜儻帥氣記者喬的短暫愛情,採用的是比較慣常的誤會橋段,反而是在終結這份情感時花了比較不同凡響的筆墨,令記者親自出席公主的發布會,兩人在現場完成心碎的握手告別。

在影片中呈現的羅馬街頭上,拋開貴胄枷鎖的安妮身著服色素淡、陽光下黑白對比分明的服飾,既是對赫本飾演的角色境遇的提示,同時也是這部影片多處取用義大利實景拍攝、某種程度向歐陸現實主義美學靠攏的標誌。結尾安妮一襲華服,卻必須擔當與愛人永久告別的處變不驚,亦令人在視覺反差所製造的具象銀幕假定性中自然動容。

相形之下,在《甜姐兒》《窈窕淑女》(1964)等後來同樣堪稱集赫本經典銀幕形象之大成的代表作中,可以看出另一個巔峰時期的赫本,與《羅馬假日》中表演與視覺雙重取勝不同,往往在片中擔當了時令風尚的承載客體功能。奧黛麗·赫本的演藝生涯最高峰,同她所身處的戰後現代主義最後的鼎盛時期幾乎緊密同步,從表演本身素質來說,赫本並非如瑪琳·黛德麗或費雯麗等經歷好萊塢黃金年代的演員那樣因應百態。換言之,她能夠適應的角色是有限的。這樣的情形在她出演的作品序列中一再發生,更進一步令其大眾形象固化為一個「落入凡間的天使」。幸運的是,她所身處的後神話時代恰恰歡迎這樣一種形象,她也憑藉自己在戰後好萊塢女演員中無可替代的純真樂觀氣質,促成了好萊塢生產出令觀眾心服口服的純粹童話。

關於《羅馬假日》70年來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自然無需贅述,值得提起的是在影片出產數年後,正處於電影工業發展的「慣性時代」的香港地區,翻拍了一部屬於華語世界的《羅馬假日》。在這部名為《金枝玉葉》(正是《羅馬假日》的港譯中文名)的影片中,將男女主人公同游的地點由羅馬換成了更符合香港市民生活的澳門,女主角的身份從歐洲某國公主,置換成了香港某封建思想濃厚大家庭的新潮女兒。飾演女主角的演員以「夏萍」的藝名走上大銀幕,而「夏萍」正是「赫本」的香港中譯。男主角張瑛也幾乎是香港地區足以和格利高里·派克對撼演藝生涯「保鮮度」的一代巨星。凡此種種,管中窺豹地證實了《羅馬假日》穿透中西文化隔膜的情感普遍性——超越階層的愛情童話,是可以在跨文化的語境中升格成為「愛情神話」的。

《羅馬假日》影響一代又一代影迷的同時,對電影創作人如此細緻而微的潤澤,似乎是更具有感染力的,電影本體的獨立藝術品格,亦在這樣的傳遞過程中凸顯得更為珍貴。70年來,經典文本的情感結構力量,最終還是把所有風雲變幻都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楠木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29/192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