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和父母不親是什麼感覺?」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明明在自己家卻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父母習慣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孩子在父母面前不願意表達,甚至拒絕與父母肢體接觸......看似是一家人,卻又像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孩子跟父母不親,其實不是父母不愛孩子,而是在相處過程中孩子沒有感受到愛與尊重,特別是經歷過以下三個失望瞬間的孩子,註定會與父母漸行漸遠。
1.他需要陪伴時,父母總不在身邊
因缺少陪伴,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對父母就顯得異常抗拒。
在《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安迪得知自己要離開一手帶大的奶奶,去北京與媽媽單獨相處48小時。他滿眼都是淚水、語氣哽咽地說:「奶奶我不想走。」
當別人問安迪:「爸爸媽媽不陪你的時候,你孤單嗎?」安迪不假思索的回答:「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
黃聖依帶安迪去逛街,安迪不僅拒絕媽媽買的衣服,還不願意和她牽手,甚至黃聖依想跟安迪拍一張照片,他都會排斥到直接逃離現場。
安迪在情感上不依賴父母,不與父母親,是因為他需要陪伴時,父母總不在身邊。
安迪在奶奶身邊長大,黃聖依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兒子,對安迪的陪伴少之又少。雖然黃聖依在盡力彌補,但缺少的那些陪伴是怎麼也彌補不回來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0~6歲的孩子需要頻繁的肌膚接觸和密集的情感交流,來與父母建立健康的依戀關係,以此來獲取安全感和信任感。
但如果在0~6歲這個關鍵時期,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就無法建立親密且健康的依戀關係,孩子就會與父母不親,產生一種疏離感和陌生感。
2.他無助時,父母不是鼓勵而是嘲諷
知乎上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這位網友在12歲的時候得了口吃,說話時經常結結巴巴。每次他在家裡說話,一旦出現口吃,父母就會變臉,一頓諷刺:「你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不口吃很難嗎?你看你現在傻得很」。
父母的話像刀一樣,一刀一刀地刺在他心上。
父母除了對他進行語言暴力外,還會從網上找一些關於口吃的視頻來諷刺他,他們一邊看著視頻笑一邊指著他說:「你看你跟視頻中的主角一模一樣,像個傻子」。
那一刻,他們笑得有多歡,他的心裡就有多痛。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變得越來越內向,甚至出現了自閉,拒絕和父母溝通。他說每次想起父母諷刺的話語,心就在滴血,就有一種想要自殺的衝動。
孩子無助時,會很脆弱,甚至產生自我懷疑,這個時候很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勵。但如果父母只有嘲諷,那麼孩子慢慢地把自己的心事藏起來,不再和父母說。
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遠了。
3.他被欺負時,父母不能為他撐腰
有位媽媽講述了一件自己小時候發生的事情。
她在小區里和其他孩子玩,玩具被另一個大點的孩子弄壞了。她委屈地找媽媽「撐腰」。媽媽卻指責她說「一天就知道哭,誰讓你把玩具給別人的,真是沒用,淨給我丟人了......」
她說媽媽當時說話的語氣和表情自己到現在都記得清清楚楚,有時候晚上還會因此做噩夢。
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要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並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如果確實是對方有意欺負自己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撐腰。
有了父母的撐腰,孩子才有安全感,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在意。下次再出現這種問題了,也就更願意第一時間找父母溝通了。
當孩子被欺負得不到父母撐腰時,他只能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學會自行消化,甚至不願與父母坦露心聲。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也就漸行漸遠了。
《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中寫道:「親子關係決定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是親子之間的緊密關係」。
父母與孩子關係不親,孩子的心理健康就很容易造出現問題。造成這種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上。
他需要陪伴時,你有沒有陪在他身邊?
他感到無助時,你有沒有鼓勵他?
他受欺負時,你有沒有給他撐腰?
孩子與父母不親的背後,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反思。願每個孩子都能被父母真心以待,收穫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