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嚇人!中共再次發動上山下鄉 驅除城市失業青年?

—驅除城市失業青年?中共再次發動上山下鄉

55年前,為了驅除中國城市裡大量的失業青年,消除這股不安定力量對中共統治的威脅,毛澤東發動了「上山下鄉」運動,將幾千萬城市青年遣送到農村,導致了一代人的悲劇人生。今天,面對高達21.3%的青年失業率和以及可能因此爆發的民眾抗議,中共故伎重施,醞釀發起第二次上山下鄉。

2023年6月14日,大學畢業生和年輕人在四川省宜賓一徵才會上尋找工作機會。(CNS/AFP)

55年前,為了驅除中國城市裡大量的失業青年,消除這股不安定力量對中共統治的威脅,毛澤東發動了「上山下鄉」運動,將幾千萬城市青年遣送到農村,導致了一代人的悲劇人生。今天,面對高達21.3%的青年失業率和以及可能因此爆發的民眾抗議,中共故伎重施,醞釀發起第二次上山下鄉。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城鎮16至24歲人群的失業率飆升至21.3%,創下歷史最高水平。更令人焦慮的是,今年預計將有創紀錄的1,158萬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

北京大學副教授張丹丹研究指出,青年實際失業率遠遠高於官方數字。以今年3月為例,若將「躺平」「啃老」等不工作者均視為失業,今年3月中國青年失業率事實上達46.5%,遠高於當月官方公布的19.7%。若將1,600萬名非勞動人口全數視為「失業」狀態,那麼中國失業的16至24歲青年人事實上最多可達2,230萬人。

青年是最活躍、也是最敢於反抗的力量。這一人群的高失業率可能威脅中共的統治。去年11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達到17.1%。就在那月,中國高校大學生們引領了一場自1989年六四民主運動以來最大的抗議行動。

中共再次鼓動上山下鄉

而最新公布的青年失業率比那時又上升了4.2個百分點。中共對此深感擔憂。今年7月10日,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敦促青年「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光和熱」,聲稱「在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社會服務、衛國戍邊等各領域各方面工作中爭當排頭兵和生力軍,一樣能實現青春的價值……」

這一段話是在宣傳中共黨魁習近平的政策。2021年2月,《人民日報》引述習近平的話說,「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去年12月,就在「白紙運動」席捲全國一個月之後,習近平再次指示,「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

今年4月,廣東省迅速執行中央指示,推出「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行動方案」,計劃「組織10萬名青年下鄉幫扶、聯繫服務10萬名青年返鄉實踐、培訓服務10萬名青年提升興鄉技能,力爭實現帶動1萬名青年入縣下鄉就業、培育支持1萬名青年縣域創業」。

習近平所說的「上山下鄉」四個字,對於如今白髮蒼蒼的老者來說,無比熟悉。而這四個字,一直是中共建政以來對付嚴重失業問題的詭計。

上山下鄉是中共對付失業問題的詭計

1955年8月11日,在中共建政六年之後,《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說:「新中國成立的時間很短,還不可能馬上就完全解決城市中的就業問題。……家在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生中有一部分人目前的就業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同年12月,毛澤東表示:「一切可能到農村中去工作的知識分子,應當高興地到那裡去。」隨後,在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布指示,要求「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以外,應當……下鄉上山去參加農業生產。」

1964年1月16日,中共副總理譚震林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在1965年提出一個15年計劃,準備在1965到1980年之間下放1,100萬到1,200萬知青。

從上可見,中共從建政之初就一直在推動「上山下鄉」政策來減輕就業壓力。從1955年到1966年,中國大約有150萬青年到農村設籍。

在文革開始以後,由於1966、1967和1968三屆的高中和初中畢業生積壓嚴重,中共將上山下鄉政策推向了高潮。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超過1,600萬中國年輕人被遣送到農村地區、人民公社、國營農場、小村莊和山鎮。1969年,「下鄉」第一年,搬遷人口近270萬人,創歷年搬遷人數之最。在1974年到1977年之間,又有750多萬人上山下鄉。下鄉者的年齡從15歲到25歲不等,但大多數是十幾歲或二十歲出頭的高中畢業生。

政府採取強制手段將城市青年送往農村。官員到家裡動員,在工作單位施加壓力,登出城市戶口,停發父母甚至兄弟姐妹的工資。一些地方的口號是:「下鄉光榮,不下不行。」

1976年,文革結束了。但是1977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大要求繼續貫徹執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工作」,因此,1977年和1978年又有大約220萬知青下鄉。

青春遭到摧殘

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們來到鄉村,曾經希望發揮自己的知識技能,然而,大多數下鄉學生都淪為苦力勞工。許多人經歷了生活困難,政治迫害、文化生活貧乏、理想幻滅等問題。

現居英國的華裔作家張戎撰文回憶她在知青年代的艱難生活說:「我開始艱難地學習做飯。穀物沒有去殼,必須放入石臼中,用重杵使勁敲打……幾分鐘後,我的手臂變得難以忍受地酸痛,很快就顫抖得無法拿起籃子。每頓飯都是一場筋疲力盡的戰鬥。」

女知識青年甚至被強姦。1973年6月到8月,一份新華社內參向中央報告了雲南、黑龍江和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數百名現役軍官強姦數百名女知青的情況。

根據《大紀元時報》報導,文革中數萬名女知青慘遭姦污超過了南京大屠殺人數。為了得到招工和上大學的機會回城,許多女知青被當地的大隊、公社權貴強姦,被中共軍人強姦。許多女知青在孤立無援中被權貴強姦後弄死或自殺。

一個例子是,1964年和1965年到四川省東北部的大巴山區設籍的有十名重慶女知青。「文化大革命」中,這個林場的九名女知青被當地幹部強姦,其中兩名跳水自殺,有關方面的調查結論是她們游泳「溺水致死」。

毛澤東發動上山下鄉的真實目的

雖然毛澤東冠冕堂皇地說,讓城市青年上山下鄉是讓他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然而1968年12月23日,《人民日報》在發布毛澤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最新指示的社論里,題目卻是《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赤裸裸地嫌棄失業青年們。

而在毛澤東去世之後,中共官方文件更是承認,上山下鄉其實是為了解決城市青年失業率高漲的問題。1981年10月,中共國務院知識青年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題為「25年來知青工作的回顧與總結」的文件中坦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50年代根據中國人口多、底子薄、就業難的國情提出來的,是共產黨解決就業問題的一次大試驗。

《中國共產黨黨史》也承認,毛澤東發動上山下鄉是為了解決失業問題。該書指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由於大學不招生,工廠基本上不招工,商業和服務行業處於停滯狀態,城市初、高中生既不能升學,也無法分配工作。僅1968年,積壓在校的1966、1967、1968屆初中和高中畢業生達400多萬人。」

於是,在「接收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名義下,中共通過「上山下鄉運動」,把幾百萬積壓了3年的大學和中學畢業生像甩包袱一樣,甩了出去。

英國歷史學者庫察(Glenn Kucha)和澳大利亞歷史學者樂維林(Jennifer Llewellyn)撰文討論半個世紀前的上山下鄉運動說,「中國的城市仍然居住招數百萬激進的年輕學生,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和大學名額供他們使用。對於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來說,城市裡充斥招數以百萬計政治不穩定的年輕人,這是一個難以承受的風險。」

55年之後中共面臨同樣的困境

眾多的失業青年對於中共統治是一個巨大威脅。55年前是如此,55年之後同樣如此。

2022年11月24日,中共的嚴厲清零政策導致新疆烏魯木齊發生火災。兩天之後,南京傳媒學院學生自發聚集悼念,並舉白紙喊出「人民萬歲,逝者安息」的口號。

這場集會,就像一粒火種扔在烤焦的森林裡。從11月26日起,示威潮至少遍布中國21省與海外多地,多個大型城市均出現人群聚集。示威潮從南京、上海開始,隨後傳到北京、廣州、福州、廈門、瀋陽、哈爾濱、長春、重慶、成都、蘭州、杭州、西安、武漢、鄭州等地,至少有207所高等院校學生先後組織響應。

失業,是這場青年反封控抗議中共的一個重要原因。11月26日在上海,一些抗議者大喊道:「三年了,我們沒有工作!」

在社交媒體平台豆瓣上,兩年來有超過55,000人加入了一個名為「應屆畢業生反焦慮小組」的團體,他們在這個小組中傾訴對就業市場的不滿。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9/193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