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股市出現上漲苗頭 能持續多久

中國股市開始出現上漲機會。有觀點認為之前成為「絆腳石」的多個因素即將消除。

最近3個月,美國和香港的股市行情在方向上出現明顯差異。香港恒生指數下跌了5%,而美國標普500指數卻上漲了12%。

造成差異的原因在於人工智慧(AI)。在美國股市,資金不斷流入英偉達(Nvidia)等AI開發不可缺少的GPU(圖形處理器)相關股,拉動股價上漲。

中國股市並沒有受益於AI。美國禁止出口尖端半導體的措施產生效果,決定了股市行情的中美兩極分化。

之前認為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是2023年1~3月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低迷,但中美股市的圍繞AI相關資金流動的不同也許是更大原因。

今後的重點是什麼?在滙豐銀行(HSBC)負責新興市場國家股市戰略的阿拉斯泰爾·平德(音譯)等人提出了中國股市的7個催化劑,並指出這些催化劑「可能會提振股價」。

平德等人提出的第1個催化劑是「估值(valuation,投資尺度)」。中國股市的估值低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第2個催化劑是「定位(Positioning)」,中國股市容易被投資者選定為資金投放地。第3個催化劑是中美對立這一「地緣政治風險」,雖然是一股逆風,但只要矛盾緩和,就會成為股市止跌反彈的原動力。

第4個催化劑是目前市場關注的「經濟刺激政策」。第5個催化劑是「房地產市場的復甦」,這要看當局的刺激政策。第6個催化劑是「經濟復甦」。對經濟復甦緩慢,市場的解讀過於悲觀。第7個催化劑是「人民幣」的下跌也隨著美國收緊金融政策的放緩而緩和。

英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James Reilly認為在2023年剩餘時間裡,中國股市將上漲。中國股市較晚受到AI的恩惠。在中美關係下半年趨於改善的前提下,預計「MSCI中國股指到2023年底將上漲5%。MSCI美國股票將下跌10%以上」。

在中國「巨額財政出動無望」(駐新加坡的分析師)的背景下,面向房地產、家電及純電動汽車(EV)等產業的扶持政策受到熱議。有沒有能力總體向前推動中國及世界股市還存在疑問。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擴大需求的重要性,但沒有提出擴大財政。

對經濟對策等的喜憂參半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從其他環境尋求股價上漲原動力的願望。但這可以說是對中國市場的消極態度,也可以說反過來說明難以形成積極的買入。

中國今後或許會出現中短期的股價上漲。但能持續多久,還存疑。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日經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03/193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