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七常委不去災區 民間追問 黨媒發文掩飾

中國華北、東北多地洪災肆虐。儘管洪水滔天,中共七常委無一人現身災區,他們人在北戴河。近日網絡出現許多前任領導人親身到災區的照片視頻,外媒也在追問現任高層為何不到災區。中共黨媒卻連續兩日發文為習近平救災表功。

2023年8月5日,河北省涿州市,一名男子蹚過退去的洪水,拉著一個裝滿從建築物中搶救出來的物品的袋子。

中國華北、東北多地洪災肆虐。儘管洪水滔天,中共七常委無一人現身災區,他們人在北戴河。近日網絡出現許多前任領導人親身到災區的照片視頻,外媒也在追問現任高層為何不到災區。中共黨媒卻連續兩日發文為習近平救災表功。

七常委不到災區 黨媒反為習李表功引質疑

中共新華社8月6日報導,受習近平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8月5日至6日先後到天津和黑龍江指導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張國清8月1日也曾赴北京市門頭溝區指導災情處置。

迄今為止,中共政治局裡,只有身為主管水利的副總理日張國清出面救災。

連日來,中國網絡熱傳中共前領導人胡錦濤朱鎔基溫家寶親臨救災的照片和視頻。其中一個視頻是胡錦濤親自動手,和官兵一起傳遞物資。還有3月卸任總理的李克強,之前在重慶實地考察水災的視頻,李克強當時踏入水中的玉米地,捧起玉米查看。

法廣中文網8月6日文章指出,這是民間又在發問,關鍵時刻,領導人在哪裡?中國民眾向來對領導人「要求不嚴」,只是「有比較就有不滿」,他們想起了習近平前任撫恤災民的傳統。

或許是出於輿論壓力,黨媒新華社8月5日、6日連續兩天刊文,為習近平遙控「親自指揮」抗洪救災表功。

5日,新華社發表一篇通稿,大標題:「風雨同心人民至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指揮北京防汛抗洪救災」,當中羅列了習有關北京防汛抗洪救災的指示。然後附帶提到總理李強先後多次作出批示救災。各大官媒紛紛轉載。

8月6日,新華社續發「大稿」,題為「眾志成城同舟共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指揮河北防汛抗洪救災」。

文章再次羅列了習近平如何遙控河北抗洪救災,以及總理李強也對救災作出批示。但是文章完全沒有提及,為什麼習近平、李強等人不去災區視察災情?

中共官方7月18日出版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治水的重要論述』一書,《中國水利報》配發社論稱,在習近平治水論述指引下,中共「治水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云云。

但該書出版不到兩周,北京河北遭遇大洪水。

有網友懷疑:「這是不是有點高級黑,前兩天學習習近平治水,這兩天說習近平親自指揮」。

網友@BlackTortoise23說:「哎,古代皇帝春社時都要親耕祈求風調雨順,發生災異都有親自祭天謝罪,好傢夥現在發洪水就發一篇指導思想,這是連皇帝都不會當了啊。」

評論人士石穿雲8月7日在「希望之聲」撰文表示,在中國古代,發生洪災、地震等災變,君主經常下發的反省詔書,旨在承認自己的過失,改變政策。但這在共產黨的治下,這是不會發生的。無論黨治帶來多大的人禍,中共從不承認錯誤,繼續宣傳自己「偉大、光明、正確」。這次黨媒接連發文為領導人表功,也只是老套路。

石穿雲還指出,或許人們還會對比習近平的前任中共領導人現場撫恤災民的傳統,對於這一屆更有文革成長色彩的領導人的作為感到不滿。但是恐怕也只是在不好中找好一點的而已。整個中共專制體制,一直是迫害人權的強力機器,歷年累積欠人民的血債,歷代黨魁,誰沒有其中的一份?

水淹涿州保雄安 領導人避走北戴河

中共水利部部長李國英日前提到要「確保首都北京和大興機場防洪絕對安全」,以及「確保雄安新區防洪絕對安全」。河北省委書記倪岳峰則稱減輕北京防洪壓力,堅決當好首都的「護城河」。

河北災情嚴重,涿州市變成「涿州湖」。越來越多聲音指出,河北泄洪、水淹涿州,主要是保中共所謂的「千年大計」政績工程雄安新區。

法廣表示,為了保衛北京以及遠未成型的「副首都」雄安實施的分洪泄洪策略,由於決策不透明、預警不及時,加之河北最高官員不惜說出「河北要當好首都的護城河」這樣的話來拍馬,也激起民眾的憤怒和不安。

霸州也因泄洪導致大面積被淹,房倒屋塌,數萬人無家可歸,村民們包圍政府大樓,打出「還我家園,明明是泄洪原因,卻說降雨所致!」抗議當局隱瞞真相。

習近平最近一次在央視新聞畫面中公開露面,是7月31日在北京出席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同一天,總理李強會見訪華的喬治亞總理加里巴什維利(Irakli Garibashvili)。此後,除了蔡奇以外的六名政治局常委均未在電視新聞中露面。

中共新華社8月3日報導,蔡奇等人受習近平委託,代表中共當局向參加休假活動的57名專家致以問候。許多分析者認為,這側面說明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時間」到來,中共高層已前往北戴河。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07/193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