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碧桂園股價空前大跌 引市場惡性連鎖反應擔憂

周一(8月14號),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集團之一、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的股價下跌幅度超過了18%,該公司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和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引起了市場的擔憂。

2023年8月11日,中國北京,中國開發商碧桂園正在建設中的住宅樓。 REUTERS- TINGSHU WANG

法新社報導,長期以來,房地產和建築業一直占中國 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碧桂園的境況是目前規模空前的房地產危機的直接後果。

碧桂園是中國的民營巨頭,主要在二級城市開展業務,擁有數萬名員工。名列《福布斯》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其老闆楊惠妍直到最近還是亞洲最富有的女性。紐約時報指出,在中國日益動盪的房地產市場上,碧桂園曾被視為黃金標準。現在,投資者把這家巨型開發商當成定時炸彈一般對待。

碧桂園一直被認為財務狀況良好,但上周一(8月7號)卻被曝無法償還兩筆貸款利息。該集團有30天的寬限期,如果不還款,將在9月份面臨違約。周五,碧桂園老闆在一封道歉信中承認,由於經濟形勢,公司正面臨著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但她向外界保證,碧桂園將為生存而戰。

出乎意料的是,該公司在周末宣布從周一起暫停約十種債券的交易。這一決定引發了市場的緊張情緒,因為該集團估計到2022年底其債務約為11,500億元人民幣(1,500億歐元)。彭博社認為這一數字約為14000億元人民幣(1760億歐元)如此高的債務,一旦違約,將波及一大批基金和銀行。

在這種不利背景下,碧桂園股價周一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收盤下跌18.3%。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碧桂園股價累計下跌42%。碧桂園集團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公布半年業績,該集團表示預計淨虧損將在450億至550億元人民幣(56億至70億歐元)之間。穆迪(Moody's)周四將該集團的信用評級下調至"極高信用風險"的"Caa2"。

影響廣度深度恐均超過恆大

法新社指出,與負債超過3,000億歐元的競爭對手恆大一樣,碧桂園的任何形式的倒閉都將對中國的金融體系和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分析人士認為,以碧桂園的體量、和今天中國經濟復甦乏力的現狀,若無法解除財務危機,對中國經濟產生的震動,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將超越此前的恆大。碧桂園的危機,影響的不僅是公司的員工、供應商、購房者、債權人,對中國房地產行業和金融系統,也會帶來連鎖反應。

中國的住房改革在20世紀90年代末創建了房地產市場,在社會規範的推動下,該行業出現了飛速發展,購買房產往往成為結婚的先決條件。然而,近年來,房地產開發商的巨額債務已被當局視為國家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大風險。

為了降低該行業的負債率,中國政府從2020年起逐步收緊了開發商的信貸准入條件,這使得已經負債纍纍的開發商的融資來源枯竭。

在中國經濟放緩的背景下,隨之而來的違約潮,尤其是恆大集團的違約,打擊了潛在買家的信心,並對整個行業產生了影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5/194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