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高端西餐集體遭遇「滑鐵盧」 全國多家「天花板級餐廳」閉店

前陣子,北京知名的米其林餐廳Opera BOMBANA、TIAGO雙雙陷入倒閉、跑路的生死局,消息傳出,令無數人震驚和惋惜。前者被稱為「北京義大利菜餐廳天花板」,曾是明星高圓圓「回門宴」的舉辦地;後者也是北京赫赫有名的「西餐老網紅」。

事實上,近半年以來,因為各種原因,主動或被動閉店的「貴价餐廳」,並不止這兩家。近日,上海已經營16個年頭的Osteria(中國首家主打生蚝的意式生蚝餐廳),因為租約到期的原因,計劃於5月31日正式停業。社交媒體上,很多老顧客依依不捨,「一開就是16年,首次打開上海生蚝市場,是個標杆性特色餐廳」、「生蚝愛好者好惋惜」、「趁著閉店前,再去吃一次」。

此外,還有「中日法」創意融合餐廳「穹六人間 people 6」,可以說是20年前初代網紅約會餐廳,4月底閉店;「哈比特漢堡」是全美名列前茅的網紅漢堡快餐品牌,上海地區的分店全部低調關門;在日料界「離經叛道」的網紅居酒屋「Hundo by High Yaki」,也於2023年12月關店;除了這些,還有北歐餐廳refer、The Araki、法餐廳TRB紫禁城、Fine Dining等,相繼因為「經營不善」而無奈關店。

小紅書上搜索「貴价西餐」或「高端西餐」,顯示在2024年,全國各地都陸續有比較知名的西餐廳倒閉。

這些頭頂光環的高端西餐廳,有著類似的特質,比如人均消費基本都在500+甚至1000+,是各個品類、各個地區的「天花板」;比如榮譽傍身、國際名廚加持。主打體驗感氛圍、以及各種跨界OMAKASE玩轉新概念。

資深餐飲營銷專家徐露向我們分享了她五一期間,去成都SKP看到的一幕:這個商圈剛開業時,美食大道的目標是打造米其林黑珍珠一條街。大多數餐廳都是奔著人均1000+去的。然而一年之後,就從人均600縮水至人均300,不少餐廳還推出了200元以內的優惠套餐。即便在五一期間,商圈的餐飲客流也並不多,「客戶普遍不再迷信米其林和黑珍珠、大師背書這些標籤了」,掛在牆上的榮譽、獎項以及大師照片,似乎「失靈」了。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多方數據顯示,人均客單價在500元以上的餐飲店占比大縮水,這其中,高端西餐占比不少。

租房數據也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這一趨勢——第一太平戴維發布的《2024零售商業趨勢報告》指出,相較於2022年,2023年上海高端精緻餐飲在各細分品類中,新租面積呈現明顯下降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投資者和品牌在開設高端餐飲新店時變得「更加謹慎」。

戲劇的是,高端西餐高高在上,但普通人對這類餐廳逐漸祛魅,近幾年西餐品牌頻繁關店足以說明貴价西餐的「光環」正在緩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薩莉亞這種「窮鬼西餐廳」活的風生水起。

魔幻的「高開高閉」 逼迫高端西餐們「集體下凡」

搞團購、放加盟,甚至靠外賣自救

一方面,是曾經名噪一時的高端西餐的步履維艱,而另一方面,這一賽道反而出現「開業率與閉店率雙高」的魔幻現象。

根據今年年初抖音發布的《新精品餐飲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10月,國內精緻餐飲門店同比增加17.4%。

為什麼會這樣?時間軸拉回到三年前:2021年算是一個「爆發期」,當年很多北京上海的高級餐廳生意爆棚,甚至創造了銷售紀錄,不少人均超過1000元的餐廳甚至都一座難求。這種火爆的盛況,再加上不少人對未來的「樂觀情緒」,導致了高端餐飲的井噴式增長。這其中,也出頭了不少高端西餐。

好名廚、好地段、好裝修、好創意決定了這些餐廳的高成本,再加上「米其林」的加持和背書之下,以「稀缺」和「昂貴」為標籤似乎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然而,口罩後的復甦之路遠比想像中艱難。當泡沫散去,中產「返貧」,不少貴价西餐廳面臨「高處不勝寒」的現實,最終捲入了高開高閉的循環。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另一個原因,則是不少貴价西餐廳,自身的出品並不穩定,而是一味依靠頂流的商圈、適合打卡的高格調環境來作為吸引。這種「洋氣」的氛圍,可以吸引客人一時,但並不是「長久之計」。虛火之下,泡沫逐漸破裂,「出清」隨之而來。

「天花板」都在墜落!中國這行業斷崖式縮水

◎開在北京國貿的義大利餐廳attabj本月底關店

網友評價「唯一的印象是貴」

此外,以往精緻餐飲以西餐為主,如今人們可以看到更多本土味道精緻化的可能,福建菜、淮揚菜、浙菜、湘榮、魯榮等主流菜系逐新走向精緻化。越來越多更懂中國胃的「新秀」誕生,一定程度上也衝擊了原有的選手。

面對日漸「摳搜」的顧客,這些餐廳也不得不「集體下凡」,用更接地氣的方式「開源節流」:28元一杯咖啡、嘗試抖音傳播、私域供貨、推低價外賣、甚至想要放開加盟……

典型案例是「UVVU的咖啡館」,是Ultraviolet(UV)的姐妹品牌。而後者,正是上海最貴的西餐廳之一,在大眾點評App上,如果按照高價優先排序,位列第一的正是這家人均超過6500元的西餐廳。而如今,在UVVU咖啡廳,只需要28元就能喝一杯咖啡。

讓人唏噓的,還有Opera BOMBANA,臨近倒閉,也顧不得「高端」的身價了,在網上賣起了蛋糕,均價50元左右,雖然後來因為違規被叫停,但還是「賣出了300多份」;去年,Opera開通了外賣,最便宜的套餐包含四道招牌菜,售價398元,一度熱銷;TIAGO則曾經嘗試加盟自救,但最終還沒有正式「放開」,就草草收場。

基因不同,調性不同。事實上,即便是自降身價,但這些高端西餐也很難真正打動顧客。

顧客是來吃菜的,不是看菜的 中國進入「低欲望社會」

本質上,無論是貴价西餐,還是大眾餐飲,遇到的困境是一樣的,都是消費者更謹慎消費,消費頻率不足導致利潤減少。而且高端西餐更為小眾,整體消費者占少,在創業市場不利、股市不利、投資市場不利、房地產不利多方因素的影響下,更容易受到波動。

當下的消費者,有多「精打細算」?剛過去的五一,按照文旅部的數據計算,雖然旅遊人次大增,但人均消費僅565元,相當於2019年的83%。這說明大家都在力求省錢,用「窮游」滿足出行的快樂。

低欲望不是不消費,而是消費更加理性。在這種形勢下,整個產業的格局都會變化,高溢價的產品會越來越不受歡迎,人們對價格也會極度敏感。「顧客是來吃菜的,不是來看菜的」,而企業接下來的目標,將是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即如何滿足人們對「精緻窮」的願望。

而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提出的「第四消費時代」的概念,也是類似觀點。

在第三消費時代,繁華與泡沫共存,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炫富式消費」逐漸帶來內心的虛無。而在經濟危機到來之時,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匱乏迫使人們邁入第四消費時代。在第四消費時代,人們對奢侈品、潮流品的需求係數將下降,而對產品質量和舒適度的訴求將上升。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經濟適用時代」。

中產正在對米其林審美「祛魅」,老外名廚+國外獎項+精緻擺盤+考究氛圍+創意食材的「模板式」高端西餐打卡時代,顯然已經過去了。

一大口美食榜創始人、知名美食作家小寬老師坦言:關店潮才剛剛開始,不光是北京上海,這一波關店潮會慢慢波及到各大主流城市。先從抗風險較弱的單體西餐日料開始。

Golden Lily河內巴黎法越料理餐廳主理人認為:「對於年輕的消費客群,我們首先需要給他們營造一種物超所值的感覺,以合理的價格和質量不降的菜品吸引他們前來嘗試,後續再通過餐廳整體的品質、服務、環境體驗來維繫這部分消費群體,從而形成二次消費的意願。」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餐企老闆內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4/206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