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偷走女兒錄取通知書,藏著中國式父母最大的悲哀

「中戲女孩入學前11天,媽媽竟帶著錄取通知書跑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大為震驚。

重慶一女孩高考考了563分,想報考中央戲劇學院。但是媽媽希望她一輩子留在重慶當老師,於是母女倆上演家庭諜戰片。

填寫志願時,媽媽逼迫女兒填寫定向師範專業。女兒趁媽媽沒發現,悄悄改了志願。

收到中戲入取通知書後,媽媽偷偷在入學前幾天把女兒所有入學材料偷走跑了,留下一張紙條「對不起」。

可以想像這個女兒在看到字條的當時是多麼絕望和崩潰。

圖源網絡,侵刪

就像網上那句熱門評論:這是媽媽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

現實生活中,總有這樣的父母,用「我為你好」去禁錮孩子的生活,強烈的控制欲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越是想把孩子拴在身邊,最終越是把孩子往逃離自己的路上推。

《讀懂孩子》一書曾說:

「孩子的人生屬於他自己,成長需要自我探索,任何人替代、包辦不了。」

對什麼感興趣?要讀文科還是理科?穿什麼風格的衣服?

孩子有自己的一生,他們有獨立的個性,有獨立的意志。

父母可以引導,但無法一刀切地控制和決定。

新聞中的媽媽,明顯過分干涉、甚至想決定孩子的一生。

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不可以,垃圾食品不可以吃。」

「不可以,這個衣服顏色不適合你,換一件。」

「我這都是為你好。」

「你是我生的,你要聽我的。」

他們總是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嚴格控制孩子所有生活細節——

安排孩子的衣食住行;偷看孩子的日記本;安裝攝影頭對孩子實施24小時監控等等。

種種看似「為你好」的行為,其實是為了滿足對孩子過度的控制欲。

就像《小歡喜》裡英子的媽媽宋倩,和前夫離婚後,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

為了孩子英子的高考,辭去了重點高中金牌物理老師的職位;

為了更好的監督英子學習,把英子的臥室連著客廳的牆壁打通,360°全方位盯著女兒;

隔離一切英子與學習無關的愛好和活動,包括想去南大天文的夢想。

英子默默忍受母親這份「沉重」的愛,心理卻逐漸出現問題。

最終,她把壓在心裡的壓力、不滿爆發出來,離家出走,還差點跳海。

武志紅老師說:「沒有一個靈魂,願意被別人的意志束縛,每個生命,生來要成為他自己。」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命運,而不是掌控孩子的命運;要做好孩子的副駕駛,而不是搶過孩子的方向盤。

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軌跡。

把他還給他自己,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成熟和智慧。

海靈格博士說:

「愛是秩序的一部分。秩序是被綁定的,愛只可以在秩序的範圍內成長。」

如果秩序反常,必生事端。

父母只是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引者,不是主宰者。

我們最該做的,是讓父母做回父母,別讓愛因為控制欲失去了秩序。

一旦抱著我能決定或是改變孩子命運的想法,就站在了主宰者的高位。

當親子關係不再平等,必然會出現問題。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但最讓人動容的不是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而是他與兒子大江光的故事。

大江光是一個特殊孩子,智力遠遠低於同齡孩子。

6歲時還不會說話,也不與外人交流。

但是大江發現光對聲音非常敏感,比起人類的語言,他更能記住鳥的歌唱聲。

甚至聽到鳥叫聲,就能哼出唱片上學到的小鳥名稱。

此後,大江根據他的喜好對他在音樂方面進行引導和悉心培養,送他去學鋼琴和譜曲。

最終光被培養成了知名作曲家,甚至獲得國際艾美獎。

大江是這樣描寫自己的家庭關係的:「自由的,鬆散的關聯狀態。」

他認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而是同盟者。

作為智力障礙者,大江光比普通孩子更難決定自己的一生。

但是他的父母尊重他,不是用專斷的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而是細心去觀察什麼是孩子想要的,以尊重孩子、聽從孩子內心的方式去愛他。

在大江看來,放手,給孩子空間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周圍卻有很多父母把孩子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意義,希望孩子永遠在自己控制之中。

當孩子想嘗試新鮮事物時,他們說:「別,危險!」

當孩子想接受某項挑戰時,他們說:「別,會失敗的!」

這些父母在生活上對孩子實行包辦控制,結果是孩子成為「巨嬰」寶寶,無法自主處理問題。

或者「幫」孩子做決定,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結果是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放手,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們有機會獨立思考,做出自己的決定。

不僅鍛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鍛鍊了獨立性和自信心。

相信孩子,摒棄過分的干預和控制,才能讓家庭關係回歸自由與平和。

回到上文,新聞中那個媽媽的行為令人髮指,但我心裡也不免同情她。

她霸道、專斷、控制欲極強,真相可能是——或者她從小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她不知道如何給予,也沒有辦法給予。

著名心靈導師奧南朵說:「沒人能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我們的父母也一樣。」

她可能是一個從小沒有得到愛而缺乏安全感的媽媽,因此在孩子身上用強烈的控制來填補自己童年時的某種缺失。

我們會在無意識中承接了父母的意識、態度、想法,甚至是他們的情緒、慣性。

在奧南朵的工作坊上,有個女孩說起她的故事:

這個女孩從小一直希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和重視,但是因為是女孩,父親根本看不到她,從來沒有肯定過她。

這在她一生的潛意識中埋下種子:「我是女孩,我很可憐,我不值得擁有足夠的金錢來過舒適的生活。」

奧南朵對她說:

「這些並不是關於你的問題,而是你父親的。他就是這樣樣子,這是他學習到的,他對待每個女人都一樣的。跟你沒有關係。

他是你的父親,你沒有辦法換掉他。你能做的就是成長,去掙脫那個無意識的小孩子的故事,開始自由享受你的人生。」

父母的價值觀、態度會潛移默化成為子女的潛意識,藏在意識之下。

我們甚至沒有察覺:原來我這麼像我們的父母。

那我們又該如何掙脫父母的羈絆,找回真實的自我?

1.學會課題分離,把自己分離出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人際關係的困擾往往來自於我們對他人的課題隨意干涉,或是他人對我們的課題隨意干涉所致。

父母過分干預、控制孩子的人生,這就打亂課題,混亂了自我與他人的課題。

試著把父母的情緒和責任還給他們自己,不要為了他們的情緒而順從、壓抑自己。

這是他們的課題,把自己分離出來,不被潛意識干擾。

2.找到內心的期待,恢復對生活的掌控

去發現自己內心的渴望,什麼是自己真正的想法?什麼是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

首先你要找它,下一步才能告別人你要的是什麼。

找到自己對生活的期待,恢復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這是一種尋找真我的過程——

去尋找我們和父母之間的區別,去掙脫來自父母的潛意識,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曾說: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應該分離自己與孩子/父母的關係。

認清自己的位置,讓父母做回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還給孩子。

為人父母,最好的安排就是讓孩子做自己世界的主角,我們在台下為他/她們鼓掌。

而為人子女,最大的自由,就是相信:關於原生家庭,我們永遠有逃離、成長、超越的能力。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帆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8/194649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