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科研加速脫鉤?中美合著科學研究論文28年來首降

據《日經中文》網站報導,中美科研脫鉤的背後原因一般認為是政治對立,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報告《科學研究指標2023》顯示,中美研究人員聯合撰寫的論文篇數在2021年為5萬1630篇,比2020年減少了5%。這是自1993年微減以來,28年來的首次減少。減少的原因並不明確,可能的原因包括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國際交流。

中國與美國科技脫鉤已經擴大到學術研究領域,雙方科學論文合作的數量正在迅速減少。(圖/Shutterstock)

全球科學研究論文發布數量最多的中國與美國,雙方科技脫鉤已經擴大到學術研究領域。據日媒報導,中美研究人員的國際合著論文篇數在2021年出現了28年來首次減少,合作研究的領域中又以在中國具有優勢的材料科學和化學類別減少的狀況特別明顯。

據《日經中文》網站報導,中美科研脫鉤的背後原因一般認為是政治對立,日本文部科學省的報告《科學研究指標2023》顯示,中美研究人員聯合撰寫的論文篇數在2021年為5萬1630篇,比2020年減少了5%。這是自1993年微減以來,28年來的首次減少。減少的原因並不明確,可能的原因包括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國際交流。

報導表示,研究科技創新問題的日本一橋大學講師吉岡徹認為:「由於美中的政治緊張,美國方面可能出現了避免與中國合作的趨勢」。美國在2018~2022年實施針對間諜活動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也波及到科學研究領域。川普政府還加強了對留學生簽證的限制,拜登政府也限制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的出口,中美間的政治對立至今仍在持續。

中國以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致力於科技領域的投資,2006年提出了到2020年擁有世界頂尖科研水平的目標,此後在超級計算機和太空開發等激烈競爭的領域獲得更多的成就。中國在國際發表科研論文篇數在2017年(2016~2018年的平均值)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不久被做為質量指標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也超過美國。雙方科研合作也快速增長,過去20年內的合著論文數目增長了20倍,雖然2021年開始減少,但目前中美之間仍是最大的合作夥伴。

報導表示,中美科研「脫鉤」如果加劇,影響將非常深遠。首先,在中國的優勢領域,可能逐步構建不依賴美國的研究體制,尤其化學與材料科學為主;其次,中國可能建立不以美歐為主要合作對象的科研合作圈,例如印巴與中東國家。

不過中美科研合作的前景也有不同的看法,日本財團法人生命科學振興財團的理事長林幸秀認為:「中國能獨立發展的科學技術有限,今後也不得不與美國打交道」,「很多研究人員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並在當地擁有研究據點。如果美國和中國合作,也能確保研究人才。」

JST亞洲太平洋綜合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黑木慎一指出,如果中美合作陷入停滯,「可能對世界科學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能否維持獨立於政治背景的開放的科學研究空間,目前正處於分水嶺。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31/194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