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調查中國電動車獲歐洲各國支持 特斯拉或成贏家

歐盟委員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歐洲各國政要紛紛對此表態支持。歐洲汽車股價應聲上漲,而中資車企股價普遍下跌。有觀點認為,歐盟後續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將讓特斯拉成為贏家。

資料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星期三(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von der Leyen)向歐盟議會提交的年度報告中說,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以決定是否對獲得政府補貼的進口中國電動車實施懲罰性關稅,從而保護歐盟的汽車工業。

「目前全球市場充斥著廉價的電動車。由於獲得巨額的政府補貼,這些汽車的價格被人為地壓低,而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馮德萊恩說,「因此我今天宣布,歐盟委員會將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

歐盟委員會的調查可能導致對中國的電動車進口實施懲罰性關稅,這個消息對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動車股票造成重大衝擊。收盤時,比亞迪股票跌2.8%,小鵬下滑2.5%,蔚來下跌0.9%。

馮德萊恩還強調,「我們必須對我們面臨的風險保持清醒的頭腦。」

馮德萊恩在講話中還指出,電動汽車的發展對歐盟實現環境保護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歐洲有著巨大的潛力,關係到歐洲的經濟發展。她強調說:「歐洲雖然對電動車的競爭持開放態度,但不接受『逐底競爭』」。

受此消息影響,當天在港股市場尾盤,多隻中資車企的股價下跌。其中,比亞迪股份收跌2.75%,理想汽車股價跌0.13%,蔚來股價跌0.86%,小鵬汽車股價跌2.47%;在美國股市上,蔚來汽車的股價更下跌3.6%,小鵬股價下跌2.2%。

與此同時,特斯拉股價應聲上漲了2%,歐洲主要汽車製造商的股票也都有上漲。其中,雷諾在巴黎漲超4%,寶馬、大眾在法蘭克福漲1.7%,戴姆勒在倫敦漲1.4%。

當天,法、德、義等歐盟主要國家和英國的政要們紛紛公開發聲,對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表示支持。

13日當天,法國財政暨經濟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公開表示:「我歡迎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對中國企業受益的補貼發起調查。如果這些補貼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歐洲需要能夠做出回應,以保持競爭力和捍衛自身經濟利益。」

德國外長羅伯特•哈貝克在柏林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盟立場正確,因為這不是推動高性能且廉價汽車,也不是要把中國產品排除在歐洲市場之外的問題,而是看看是否存在直接或間接的隱性補貼,這就意味著不公平,不合理競爭優勢。

義大利副總理兼運輸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則說:「聯盟黨(The League)多年來一直在譴責這種風險,歐洲現在才醒悟了……」

《歐洲電動汽車報告》的出版商馬蒂亞斯•施密特對歐洲地區95%的電動汽車市場進行研究後指出,目前歐洲銷量增長最快的電動汽車是中國的比亞迪,2023年1月至7月底的註冊量增長達323%。在歐洲對中國電動車企業進行補貼調查後,特斯拉很可能成為歐盟調查後可能實施的保護措施的意外受益者。

根據施密特的研究,截至今年7月底,特斯拉2023年在歐洲的市場份額接近19%,比2022年同期的12%增長了129%。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5/195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