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蘋果手機輻射超標是怎麼回事?對健康有威脅嗎?

9月12日,蘋果發布了新一代蘋果手機iPhone15/15Pro系列。每年蘋果的新款iPhone發布都吸引著全球關注,不過今年除了新發布的iPhone15火了,已經不再銷售的iPhone12也火了。

這幾天的蘋果新聞:

從專營Tech的engadget,到商業媒體標杆澎博,從主串流媒體華郵到右翼八卦紐約郵報,都在關注iPhone12的輻射問題。

而輻射可是中國老百姓過去一段時間關注的頭號問題。難道剛研究完海鹽受不受核污染,現在又要研究手機有沒有輻射了?

其實iPhone12輻射這事兒真不用擔心。

首先,手機的輻射不是電離輻射,擔心核輻射致癌這些都是指電離輻射。輻射來自電磁波,從可見光到廣播電波都是電磁波,電磁波也都帶有能量——要是沒有能量,植物也沒法做光合作用,後者就是將太陽光里的能量轉換為生物能量。

但不同電磁波的能量不同,X光這些波長很短、頻率很高的電磁波具有非常高的能量,甚至到了能直接破壞DNA的程度。也正是有破壞DNA分子的能力,這類電磁波具有致癌風險,需要我們警惕,它們就是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

手機輻射以及微波爐輻射,和可見光、紅外線等都屬於非電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它們能量低,不能破壞DNA。儘管WHO把手機輻射列入2B類致癌物——有可能致癌的物質,但這類致癌物評級的標準是沒有充分證據確定致癌風險也沒有絕對證據排除。實際上迄今沒有證據顯示手機使用增加了癌症風險。像美國大量使用手機後,大家擔心手機輻射可能導致的腦癌等發病率一直穩定沒有提升,而多個隊列研究也未發現手機與癌症發病率有明確的關聯。

既然手機輻射不是電離輻射,那蘋果iPhone12超的是啥標啊?莫非偷偷超了電離輻射的標?

非也非也。手機輻射其實就是手機使用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電磁波。像我們現在說手機要上5G了,以及以前的3G、4G,都是電磁波波段,也都是非電離輻射。

但手機只有非電離輻射不代表這些非電離輻射就沒有標準。像4G、5G都有波段標準,國家發牌照給電信公司,某個電磁波波段能做5G,手機也會按這個標準去利用相關波段,不能說我愛用哪個波段就哪個。

這是波段的標準,關係到手機在什麼頻道上交流(wifi也一樣有標準)。可在波段之外,手機也有電磁波的能量相關標準,這也是iPhone12這次「出事」的「波段」。

非電離輻射沒有足夠的能量破壞DNA,不代表非電離輻射沒有能量。打個比方,微波爐就是用非電離輻射的能量來加熱,咱總不能讓手機的輻射能量都高到把人給烤了吧?

因此,對手機這種非電離輻射的能量水平,監管機構也建立了相應標準。這就帶出了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的概念,SAR是指身體暴露在特定電磁場下,單位組織吸收能量的速率,單位是瓦特(功率)每千克(質量)W/kg

SAR可以針對整個人體,也可以針對一小塊人體組織,對於手機輻射,針對一小塊組織更為恰當。試想,使用手機的時候不可能整個人都貼在手機上——你想貼手機也沒那麼大啊。像我們打電話,都是手機靠在一側耳朵這裡,手機釋放的電磁波能量也會在耳朵這裡最高,別說到你腳趾頭那裡,就是另一側耳朵,接受到的輻射都會小很多。

手機輻射的SAR標準就是針對最接近(暴露量最大)的組織來的:

美國FCC的手機輻射標準是輻射暴露最多的1克組織,平均下來SAR不能超過1.6W/kg。而歐盟的標準是輻射暴露最多的10克組織,SAR不能超過2W/kg

美國是1.6,歐盟是2,是不是說美國標準更嚴呢?不是!因為兩個測量的組織範圍不一樣,美國測的是最中心的1克組織,歐盟測的範圍更大。好比美國只看耳朵正中間,歐盟把耳朵邊緣也算進去了。不同的組織範圍讓兩個標準不能互相比較

那iPhone12是超了歐盟的2W/kg的標準嗎?不是,上述的1.6和2都是指手機靠著頭,打電話那個動作的輻射。如今大家手機的玩法五花八門,有些人可能除了不打電話,別的功能全用上了。因此一些監管部門也採取更多檢測標準。

像這次抓出iPhone12超標的法國,它除了測貼著耳朵打電話那個10克核心組織不超過2W/kg外,還提出得測手機握在手裡或放在褲兜里,這些情況不能超過4W/kg,還有放在背包里,有另一個標準。

iPhone12就是被法國檢測手機輻射的部門發現模擬握在手裡、放在褲兜里的情況下,SAR達到了5.74W/kg,超過了4的標準。另外情況都是達標的。

這是不是意味著iPhone12不安全呢,或者握在手裡不完全?那還真不是。因為手機SAR標準定得非常保守。SAR的來源是80年代大鼠和猴子的實驗,發現在4W/kg的電磁場下,動物行為有變化(因為輻射帶有能量,體溫升高了),後來又有了特定工作環境下(類似職業暴露)人體SAR不超過8W/kg的標準。在這些基礎之上,FCC加入安全係數,制定了1.6的標準。

注意,這1.6可是暴露最多的那1克組織,實際人體整體接受的平均下來會遠小於這個數——畢竟打電話頂多耳朵熱,不可能腳趾頭也熱吧?

法國測出事來的握在手裡的情況,也類似。蘋果剛發布iPhone15就被法國人搞出這事兒,覺得挺冤,說iPhone12上市多年,那麼多個國家各種標準都符合,言下之意是不是你們測的有問題啊。其實倒未必是法國人不知道怎麼檢測,而是法國的檢測方法有過變動,以前允許離手機距離5毫米的位置測,現在必須是0距離測。很可能是這些細微變化導致iPhone12突然超標了。

如果以上還不足以讓你放心,那我們就再來聊聊SAR測的是什麼情況。FCC、歐盟那些SAR標準,都是手機輻射最強的情況下,連續6分鐘測下來的平均值。

實際手機使用是不會那麼強悍的。就算你活在2023年仍然煲電話粥,通話過程里手機也不可能一直釋放頂格輻射——釋放輻射都是要能量的,手機要是這麼主動放能,早沒電了。其實在信號很差的時候通話,手機為了捕捉到虛弱的信號,才會產生更強的輻射信號。

總結下來就是,監管部門的SAR標準本來就很保守,然後SAR測量更保守,因此iPhone12那一種情況(握手或揣褲兜)的超標,並沒有實際健康威脅。像抓住iPhone12小辮子的法國監管部門都說了,這事兒倒不構成健康威脅,但咱畢竟定了標準,所以還是想辦法解決一下吧。

解決起來也很簡單,只需要軟體上做一點更新就可以了,這也是目前蘋果準備做的。

不過這年頭槓精太多,說太多科學和理論,總會有槓精指責我是不是收錢了。我也懶,乾脆就找點先例給大家看吧。FCC在SAR檢測上挺懶的,是讓手機廠商自己測,測了數據給它,只有符合標準才能上市。中國的鄰居印度在這件事上倒挺勤勞,和法國一樣,會隨機測市面上的手機。

有個叫EssentialIB Heyou的手機,兩款都被印度測出過SAR超標,但製造商做了軟體更新後就解決問題了(其實就是優化信號搜索時的功率輸出,所以不用動硬體,只要做軟體更新就行):

而且這年頭吧,不帶點國貨出來,槓精們根本不消停,好在印度還舉例了幾個知名國貨在當地的抽查結果:

印度現在也用了FCC的1.6標準,因此這仨都超了。

另外,每款手機的SAR數據都是公開的。用電話撥通*#07#(跑個USSD碼),就會給你這個手機的SAR信息或是有相關信息的連結。

也有人對手機輻射特別焦慮,會想著以SAR數據來說哪個手機輻射少,更安全。其實那是把SAR完全用錯了。注意我們之前說的,SAR數據是手機輻射的峰值,不代表實際使用時接受的輻射量。假設手機A的SAR比手機H的SAR高,但這只是在峰值時期手機A輻射會超過手機H。實際使用時,完全可能出現A手機極少用到峰值,而H手機一天到晚在峰值邊緣探索,最後B手機使用者接觸到的輻射遠超A手機使用者。

最後,現在沒有研究顯示手機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用手機看太多謠言造成的危害可不能賴到輻射頭上。不過如果你對手機輻射非常擔心,那麼有很多簡易的辦法大幅降低接受到的輻射量,比如在信號弱的時候別打電話,通話時用耳機或揚聲器(手機就不貼著你的腦袋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一個生物狗的科普小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0/195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