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過鄉間流傳的一句話:「夫妻不送葬,送葬必遭殃」?意思就是,在一對夫婦中,一方過世,另一方不得前去送葬,以免招來厄運。
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一對相愛的情侶,為何不能在生死存亡之際相送?這是不是封建迷信的說法?但其實背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與人文意蘊。那麼,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它的邏輯是什麼?
中國「夫婦不相送」的風俗由來已久,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左傳·僖公二十六年》中有一篇文章,說齊國有個叫田常的人,他為加強自己的統治,千方百計地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就殺了齊桓公之子齊莊公。
有一次,他派人刺殺了魯國宰相季孫行父,然後將其屍身帶回了齊。季孫行父之妻恰巧在齊為人質,聞得夫君之死,傷心欲絕,欲與夫君見上一面。但田常不允許她隨夫出殯,曰:「夫之婦,不能在喪中相會。」這是關於「夫婦不相送」最早的記錄。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夫婦不相送」一開始並非出於對生者、亡者的關心,更多的是仇敵的殘酷和狡詐。田常不允許季孫行父之妻陪喪,一方面是不想讓她再見到丈夫,另一方面也是要彰顯自己的威嚴與暴虐。這樣的手段,可以說是殘忍到了極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夫妻不相送」的風俗已逐步演化為一種人性化的關懷與保護。在中國,一般人都相信,一對夫婦的愛情是很深的,一方離世,另一方會很傷心,很可能因此而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到家人的幸福。
在古代農業社會中,夫妻間的感情是深厚的,「同甘共苦」是夫妻生活中的一種基本精神。當時,人們以農業為主要生活方式,因此,夫婦之間不但是生活上的夥伴,也是工作上的夥伴,相互依賴,互相扶持。
夫婦二人承擔著耕種、收穫、耕耘等田間辛苦勞動,用自己的雙手締造著美麗的生活。在炎熱和寒冷中,他們一起直面惡劣的自然環境,一起克服了風吹雨打。他們的辛苦工作,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家人的生存與前途。
這樣一起勞動,一起面對風吹雨打,不但使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更使兩人產生了一種默契與信賴。在田地里勞動的過程中,兩個人的精神越來越接近,感情也越來越深。這份感情並不只是一份浪漫的愛情,而是一份無法割捨的夥伴之情。
在一個家庭里,如果一個人死了,另一個人就會永遠沉浸在悲傷中。就好像整個世界都變成了一片黑暗,一片絕望,一片死寂,一片哀傷,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吃不下飯,這樣的失落,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常態,好像怎麼也擺脫不掉。
為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人身傷亡,在古代社會中有一項特別的規定,就是禁止健在的配偶陪伴死者的棺木出殯、下葬。這種決定不是冷酷無情,而是為了保護和愛護活著的人。
所以,「不相送」被認為是一種保護,使活著的人不會太過悲傷。這樣的行為看似殘酷,其實也是對活著的人的一種愛護,一種尊敬。
「夫婦不相送」是中國數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一種風俗,它不但體現了古代人的生老病死觀念,而且還體現了他們對婚姻生活的一種認識與價值觀。古人在辦喪禮時,既要尊重死者的意志與尊嚴,又要顧及活著的人的感情與需求。
而「夫婦不相送」,也反映出古代社會對於婚姻關係的重視與維持。在古代,一般人都把婚姻視為家庭的根本,認為婚姻是維持家庭秩序、維持社會安定的根本。當一人去世時,另一人應當留下,照料家人、子女,並傳承家族的血統與傳統。所以,「不相送」被認為是維持家庭安定的一種風俗。
也顯示出古代人對夫妻之間的情感的珍視與懷念。他們相信,一對夫婦是一陰一陽的組合,一方去世,另一方必須要維持好陰陽的平衡,才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家族與家人的運勢。所以,人們相信「夫婦不相送」可以幫助維持陰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