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秦時:恆大樣本啟示 共同富裕秒變共同債務

作者:

恆大創辦人許家印被抓,最悲催的是樓塌了,爛尾樓的業主們,耗盡六個口袋,到頭來一場空,無家可歸、有冤無處訴。圖為許家印被抓後,廣州恆大中心大樓下警察密布,戒備森嚴,以防業主等來討債。(視頻截圖)

許家印和他的恆大帝國倒了。有人說沒想到它倒的這麼快,有人說早就該倒了。有人狂歡、有人心驚、有人徹夜無眠。

創維創始人兼前董事長黃宏生指摘許家印「公然與中國人民為敵」,黃宏生有沒有想過,當初許家印們的「公然」到底是誰給的權力?誰在給許家印開綠燈,當保護傘?

還是許家印自己說得好:「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三句話正是中共治下房產盛世與泡沫的經典寫照。樓起了,地方政府官員們土地財政拿到手了,GDP上去了,升官發財了。胡吃海喝,許老闆們榮華富貴、夜夜笙歌,人生享受過了。最悲催的是樓塌了,爛尾樓的業主們,耗盡六個口袋,到頭來一場空,無家可歸、有冤無處訴。

大陸的韭菜們需要記住的是,永遠也不要相信「把一切貢獻給國家」的人,更不要相信這個「一切為了人民」的黨和國家。

敏感時刻中共拋「凍結私企財產」言論

正值許家印被抓,中國房產業風雨飄搖之際,中共左派領軍人物中央民族大學張宏良被曝拋出恐怖言論,10月1日,他在左派網站復興網發表題為《中國必須立刻凍結私企財產,每延遲一分一秒都會增加巨大損害》一文,文章寫道,恆大模式和碧桂園模式的曝光,給中國成千上萬家私企老闆指明了如何把公司資產變成個人資產,把中國資產變成國外資產,把銀行負債徹底甩掉的方法和途徑。所以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家將會「爭分奪秒地把資產向海外境外轉移。」

文章遭到網民炮轟,目前已被下架。深圳從事外貿加工張女士3日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非常擔心是政府在試水:「很多政策都是先測試,如果反應太大有人反對,就不敢搞了。我家爺爺奶奶當年的資產就是被『公私合營』沒收了,最後政府給他們分配一份工作。很多政策都是一步一步實施的。」

近年來,中共政策不斷左轉,一些左派色彩較濃的知名人士也不斷著文呼應政府,或替政府提前輿論試水、排雷。2018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級教授周新城,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旗下的《旗幟》雜誌發表題為《共產黨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的文章,批判「私有制」與「市場說」,指責他們為民企張目,矮化國企。

同年9月,自稱「資深金融人士」的吳小平發表題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的文章,高調宣稱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力挺公私混合制經濟,「將可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的新發展中,呈現越來越大的比重。」

儘管中共拋出這樣的輿論場不得人心,但靠搶劫起家的中共體制框架內,一切關於鼓吹公有制為上的言論都不為過,甚至會被民間解讀為中共政府在適時展示某種風向標。而在隨後的幾年內,中共頂著三年疫情衝擊的壓力,仍舊以遏制資本無序擴張、為資本設置紅綠燈的理由,毫不留情地對網際網路平台企業、教培行業、房地產、娛樂業等民營巨頭及一眾明星進行打擊,疊加封國封城對經濟造成的狙擊,中共經濟迅速進入下行通道。

消滅民企是黨光榮的使命,選擇民企是黨無奈的選擇

2022年底,中共無預警解除封鎖後,經濟在出現微小反彈後立即下行,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坍塌,失業率高企,導致民怨載道,外資紛紛逃離,產業鏈移出境外。中共在倍感壓力的情況下,不得不重提振興民營企業。今年3月,中共在兩會時稱要「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7月19日,中共發改委出台所謂推民營企業31條。9月,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聲稱要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中共又不遺餘力地號召民營企業要加強黨的領導,在民企中廣泛設立黨支部,自2018年起,所有上市公司,必須設立黨支部。截至2021年,約有48.3%的民營企業和92%的中國500強企業設有黨支部單位。而在具體的經濟運行軌跡上,正如陳志武教授所總結的,中共更多地將資源和機制集中在投資和發展軍工、糧食安全、供銷社、集體食堂、低端消費等國家主導的戰備驅動型經濟上。同時在今年兩會上,中共進行國務院機構改革,重組科技部、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推進央行分支機構改革、新建國家數據局、社會工作部,等等一系列動作,都是旨在強化中央的集權統治,維護黨的執政安全。

有人曾說:消滅民企是黨光榮的使命,選擇民企是黨無奈的選擇。在中共內憂外患、國庫空虛,高喊「穩」與「安全」的今天,割民企韭菜太家常便飯了,中共正在全國搞什麼經濟摸底,摸來摸去,就摸成自己的了。

中共的房地產業,最大的受益者是誰?是中共的地方土地財政!1994年,中共中央地方財稅分家,地方拿45,中央拿55,地方錢少事多,作為妥協,中央默許地方賣土地,地方黨官的激勵機制靠的就是土地財政。所以任志強說,房價收入70%的政府拿走了。整個房產鏈政府就做兩件事,一是蓋章,二是拿錢。剩下的活全是房產商的,他不加槓桿,不騙業主,他能甘心嗎?當然許家印槓桿加的太離譜,那不只是許家印太貪,而是他背後的中共一眾官員更貪的結果。

所以,獨立學者吳祚來在X發文說,如果許家印真的交待了腐敗利益集團,數百上千名局級以上的幹部,領導家屬,都要牽扯進去,如果他手下的重要職員參與檢舉揭發,更多的政府、銀行處級科級幹部要關進牢房。

「負」可敵國的恆大樣本:共同富裕秒變共同債務

1997年恆大建立,2007年的時候,恆大負債是141億。2020年,中共頒房產融資三道紅線,恆大槓桿泡沫被擠破,恆大2022年負債2.44萬億,負債率為132.6%。

2.44萬億債務構成是這樣的:欠供應商應付款1.2萬億,交樓前購房者合同欠款7200億元,內地銀行約2000億元,境外債權人約2000億元,恆大理財產品約1000億元。這些債務中,供應商應該以前都從許老闆那兒賺過錢,就算這些年都白幹了。銀行是有抵押的,再不行有政府化債。境外債權人真真假假難以辨別,也許有許老闆的托,為了轉移資產用的障眼法。理財的有點慘了。最慘的是斷尾樓的合同款7200億元所涉及的業主,錢房兩空,還欠了銀行一屁股債。

恆大這麼多債務如何還?已經資不抵債,清算順序主要看中共如何操盤。但無論如何操盤,資不抵債的部分,一定是全民買單的,無外乎是國企或國資委資產公司接盤,中共鼓吹的共同富裕秒變共同債務。

9月27日晚間,盛京銀行(02066.HK)公告,盛京銀行與遼寧資產訂立1760億元資產出售協議,雙方將通過發行專項票據方式完成交易。根據約定,專項票據初始期限為15年(可延期)或於該債務期限內發行人償還本金金額為止,遼寧資產須按2.25%的年利率向盛京銀行每年支付利息。

2016年,恆大曾斥資超139億元購得盛京銀行15.79億股股份,占其於2016年3月31日的已發行股本總額的27.24%,一躍成為盛京銀行大股東。2020年至2021年期間,盛京銀行曾向恆大提供資金總額共計達到325.95億元。但恆大這些年到底總共欠了盛京銀行多少錢,外界無從知曉。

針對此次盛京銀行與遼寧資產訂立1760億元資產出售協議,財聯社引述廣東一家資產公司人士稱,業內一直有說法,恆大在盛京銀行期間,有不少的地產項目和承兌票據業務沉澱,地產項目涉及保交樓、票據涉及個人兌付,現在一次性將相關風險資產剝離,對盛京銀行來說是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業內人士隱晦地說出其實這1,760億元不良資產都是恆大欠下的(盛京銀行所出售資產的本金及利息扣除減值準備金前帳面餘額合計約為人民幣1,837億元),一次性打包給遼寧地方資產公司,實際是遼寧政府接盤了。但遼寧政府也沒錢,咋辦呢?遼寧資產向盛京銀行發行至少為期15年的專項票據,結果是皆大歡喜了,盛京銀行帳面上的1,837億元不良資產剝離了,變成了的政府背書的優質資產。剩下的就是政府慢慢割百姓韭菜還唄,還可以超發貨幣稀釋債務。

恆大結局:中共宿命的自我預演

恆大從大而不能倒到瞬間坍塌,表面是中共掌握著它的生殺大權,實際是它作惡的結果。

許家印們無所顧忌的加槓桿,毫無節制地揮霍騙來的百姓錢財,背靠曾慶紅賈慶林等中共江派大佬複雜的政商關係,大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鮮衣怒馬、驕奢淫逸、不可一世,許家印的發跡與發飆,恆大的帝國模式,恰與中共二十年來GDP高速增長,所謂的中國奇蹟、中國故事同共振、相共情,如今轟然坍塌,與其捆綁著的中國經濟為之震盪,內外交困的中共政權也必然受到衝擊。

媒體揭露恆大集團的三個機構,也頗耐人尋味。一是,龐大的黨的機構,恆大黨委書記是許家印,黨委數量38個,包括5個二級黨委和1個國資改制上市公司黨委;27個黨總支、1,133個黨支部,管理著驚人的恆大12,075名黨員;二是,恆大集團內部設一個名為「紀檢委」、「檢察院」或「反貪局」的秘密機構,類似於內部的「公檢法」系統。各地「公檢法」系統辦案,要參考恆大集團內部「公檢法」部門的決策意見;三是,恆大集團有一個每年花幾千萬養著的,由百來十號美女組成的「恆大歌舞團」,成員個個年輕貌美,身材豐滿、舞姿動人。檔次比賴昌星紅樓高檔多了,堪與金正恩「歡樂組」媲美。

黨委、刀把子、文工團,應有盡有,恆大簡直就是中南海和中共各級政府的縮影,它的發達就是中共從上到下的發達,它的荒淫奢侈也是中共各級官員的寫照,它的坍塌與結局,也必然是一場中共宿命的自我預演。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5/196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