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垮台前,這兩股力量一度博弈

據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債券持有人反對恆大的一項重組計劃,他們認為該計劃會讓中資銀行比自己更有利。

就在決定中國恆大集團(Evergrande)命運的法庭公聽會即將召開的幾個小時之前,恆大最大的債券持有人一度面臨一個嚴峻的選擇:要麼與十幾家中資銀行分享該房地產巨頭的控制權,要麼冒著讓該公司永遠倒閉的風險。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恆大試圖推動一項交易後,債券持有人最終決定支持該公司清盤,這項交易將讓一些中資銀行控制恆大的大部分股份,同時讓外國債權人承受巨大損失。

在清盤過程中,Davidson Kempner Capital Management和Contrarian Capital Management等海外債券持有人只能收回他們在恆大投資的190億美元中的一小部分。然而知情人士表示,債券持有人認為,如果他們同意恆大的計劃,他們收回的資金還會更少。上周一,在恆大未能提出獲得主要債權人支持的重組計劃後,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恆大清盤。

隨著中國房地產危機進入第三個年頭,外國投資者正在努力挽回他們在中國一度繁榮的房地產市場上投資的數百億美元中的一部分。

然而,中國監管機構和國有銀行在恆大重組中的影響力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在如何解決中國經濟亂象的問題上,法治可能排在北京方面的政治目標之後。

由於擔心形勢可能對自己不利,投資者可能會將其他破產的房地產開發商也推向清盤,從而可能導致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低迷態勢在好轉之前先進一步惡化。

一名保全站在中國石家莊郊區尚未完工的恆大住宅開發項目外。圖片來源:TINGSHU WANG/REUTERS

「恆大的重組過程面臨挑戰,投資者應了解國家干預的風險,這一點至關重要,」行業協會Alternativ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的亞太區聯席主管Kher Sheng Lee表示。「不過,香港法院的清盤令是積極的第一步,表明國際投資者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護。」

在恆大全盛時期,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和對沖基金向其提供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貸款,但在恆大違約後,它們並不是唯一試圖收回債務的債權人。中信銀行國際(Citic Bank International)、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等中國國有銀行和投資基金也向恆大在中國大陸最大的子公司恆大地產(Hengda Real Estate)提供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貸款。

在恆大開始拖欠款項,並於2021年完全停止償還債務後,這些債權人轉而尋求從恆大拿回剩餘的資金。

在中資銀行和恆大的債券持有人努力挽回恆大所欠的400億美元債務時,這些債權人很快就發現,對於如何清理恆大的資產負債表,他們有著不同的想法。

2023年春,恆大提出了一項企業重組計劃,該計劃將使恆大得以繼續生存,並允許兩個債權人集團將債務轉換為恆大新的債務和股票組合。

Davidson Kempner和Contrarian等債券持有人對該計劃的設計提出了重要意見。根據該方案,恆大將該集團視為優先級債權人,因為恆大母公司直接從他們那裡借入了資金。相比之下,中資銀行的債權級別較低,因為它們為恆大子公司債務提供擔保,在公司債權人中的級別通常較低。

因此,按照恆大當時設計的計劃,海外債券持有人在重組後公司中獲得的股票略多於中資銀行集團。

據法庭文件,中資銀行對該協議表示反對,約45%的銀行債權人稱將投票反對該計劃,而該計劃需要獲得兩組債權人75%的支持率才能通過。

由於房地產銷售低於預期,恆大最終在9月份完全取消了該重組計劃。就在公告發布兩天後,該公司出人意料地表示,中國國家監管機構意外做出裁定,由於該公司董事長許家印正接受刑事調查,恆大不得發行任何新的債券或股票。

不過,恆大需要制定新的重組計劃,否則將面臨被香港法院強制清盤的風險。

今年1月恆大到了緊要關頭,該公司需要在法院規定的最後期限前制定出重組計劃,當時包括中金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銀行家在內的恆大財務顧問在最後一刻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平等對待中資銀行債權人和境外債券持有人。此外,根據法庭文件,恆大不會向他們發行新債或股票,而是會將恆大在香港上市的幾家子公司現有股份的一半以上分配給他們。

不過,法庭記錄顯示,這份長達10頁的計劃並不包括如何實施等細節,而且是在聆訊開始的四天(包括一個周末)前才提交給一個主要債券持有人團體的。

據熟悉該計劃的人士透露,該計劃中增加了一些對中資銀行有利的調整。其中之一是,恆大將允許中資銀行債權人要求恆大全額償還恆大地產的貸款,而不是恆大之前同意的更小償付額。

知情人士說,債券持有人對計劃的這一部分表示反對,認為這種轉變會讓債券持有人在恆大重組時分得的蛋糕小得多,而讓銀行取得重組後公司的大部分控制權。

代表債券持有人團體的律師John Scott在上周一的聆訊上表示,新計劃「從根本上說是不可接受的」。

現在,來自安邁(Alvarez&Marsal)的恆大清盤人將有權接管恆大在全球(包括中國)的所有子公司,並出售公司資產以償還債務。

恆大清盤可能會給中國房地產行業帶來另一波衝擊,過去兩年中,隨著銀行撤出資金以及房地產價值大幅回調,已經有數十家開發商倒閉。

然而,外國債權人要想從恆大的業務中收回資金,很可能將面臨一場艱苦的戰鬥。恆大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資產已被出售、抵押給國內債權人,或被中國的銀行凍結。

此外,法院指定的清盤人在試圖控制和出售恆大在中國大陸的資產時,很可能會遇到困難;恆大有超過90%的資產位於中國大陸。在中國大陸,只有深圳上海和廈門三地的三家指定法院認可來自香港等司法轄區的清盤人的法律權力。

亞司特律師事務所(Ashurst)的重組律師Lance Jiang說:「如果清盤人不能獲得這種認可,他們對中國大陸境內資產的執行權將非常有限。」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華爾街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6/201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