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全天下的騙子集騙術之精華 都在圍剿中國老人

這並不是一個智商問題,這是一個全天下騙子,集人類騙術之精華重點圍剿老人的問題。

撰稿丨張明揚

這兩天,讀到一篇老人被騙60萬養老錢的文章。

這位62歲的上海老人從小就患有嚴重的認知和溝通障礙,自2019年起,他在文峰美容美髮店消費儲值近50筆,其中單日最大的一筆儲值竟達到11.7萬元,當店員發現老人沒錢後,甚至直接拿了他的手機,「幫」他開通網貸繼續儲值。

這事極其惡劣,但我倒也不想把這篇文章寫成聲討文峰美容美髮的檄文,其中一個原因是,文峰這些年的醜聞實在太多了,基本處於落水狗狀態,還在受騙的人應該不多了,再去罵他沒有太大的公共價值。

更重要的原因是,對於中國老人而言,類似文峰這樣騙局和消費陷阱在這些年實在是不可勝數、防不勝防,總有一款「文峰」式騙局在笑吟吟地等著他們入彀受騙,伊於胡底。

      01

論及詐騙,輿論場曝光度最高的是緬甸甚或泰國「噶腰子」的傳說,傳來傳去,大多是捕風捉影。

但在我們身邊,無孔不入的詐騙還是針對老人的:保健品、社保代辦、以房養老、冒充公檢法、抽獎中獎、免費旅遊、理財陷阱、原始股投資……花樣之多,套路之深,堪稱中國乃至全球騙局博覽會。

甚至有些騙局並不算違法。比如說無數老人中招的保健品,就是一個灰色地帶,至多算是一個虛假宣傳。老人求長壽心切,花的又是自己錢,保健品公司明碼標價,兒女再不爽,又能怎麼樣?

圖/「新民晚報」公眾號

老人為何如此容易中招?

最重要的原因,老人有錢,奇貨可居。城市退休老人不僅手上有存款,有房子,還有一筆源源不斷的退休金。對於騙子而言,這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目標用戶,焉能不全力謀之。

其二,老人各有各的執念。有的老人退休後,最關注的就是所謂長壽養生,這自然是人之常情,但養生界本就是中西夾雜百家爭鳴,各種玄乎的傳說大行於世,再加上現在有社交媒體,很多偽科學和保健品神話也有了傳播載體。

兒女們明明知道是假的,但你要去和老人爭辯,往往不是對手。老人早就藉助各種宣傳,具備了極深的「理論素養」,能說得讓你理屈詞窮。

還有一種執念是「理財」。中國老人特別喜歡談論理財,張口閉口就是「現在通脹嚴重,不理財錢就值錢了」,你想反駁,卻發現人家這話似乎說得也沒錯。幾乎每個老人都聽說了各種版本的暴富神話,什麼原始股,什麼必買好房,什麼免費養老,他們特別容易相信這世界上有免費的午餐。

特別是,很多理財項目也說不上是騙局,只是說高風險,或者性價比極低。但還是那句話,老人花自己的錢,相信自己的相信,兒女又能如何?你去勸阻他,父母很不屑地對你說:你們買房的首付還是我們贊助的,你們的股票基金虧了那麼多,有什麼資格來指導我們……

其三,老人的自信與尊嚴。坦白說,很多城市老人在退休前往往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不小的職業成就,在經濟上對兒女往往又是饋贈方,在心理上本就處於居高臨下的姿態。他們認為自己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關係遠比兒女強,吃過的鹽比兒女喝過的水還多,很多陷阱往往就出自老人們引以為傲的人際關係網絡。

而兒女呢,勸阻時往往會口不擇言,過於貶低老人的社會經驗和「智商」,這反而會激發起老人的心理防禦機制,或者說,自尊心。他們一生的成就和尊嚴都來自於自己的社會經驗與人際關係網絡,到老了,又因為這個破財破家,倒也算是「自我得之,又自我失之」;他們寧願瞞著兒女吃啞巴虧,也不願意在兒女的批判下,看著自己一生的尊嚴被無視與踐踏。

其四,親情競爭。以我的觀察來看,很多銷售(騙子),特別是保健品一類的,往往都是以噓寒問暖突破老人的心防,有的上門給老人修這修那,幫忙採購東西,聽老人痛訴革命家史少年情史,過年過節過生日打一個感人至深的電話,叔叔阿姨甚至乾爸乾媽常掛嘴邊。

對於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這種以商業為內核的親情簡直是及時雨;而對於那些兒女就在身邊的老人而言,他們更是可以作出一個非常簡單直接的對照:兒女對自己的關心還不如一個賣保健品的知心人。

在這個問題上,兒女出面干涉,反而會讓本就心生不滿的老人更加產生叛逆心理:你們不關心我也就罷了,現在有人來關心我,你們還不讓。你們不就是怕我的錢給別人不給你們嗎,誰對我們好就給誰。

就此,老人完全站在了道德高地上。有些老人甚至心知肚明,只要是這些保健品尚有效果,只要賣的價格不過於離譜,他們心甘情願地被「騙」,就當作購買親情了。

只要那些銷售不過分黑心,將親情生意細水長流地做,盯著老人每月的退休金而不是想畢其功於一騙,這就是一個可持續的另類商業模式。保健品這個生意之所以做得下去,甚至成為了一個「長期主義」,很多老人每年斥資上萬而執迷不悔,核心就在於此。

02

那麼,考慮到法律難以應付諸多介於騙與忽悠之間的灰色地帶,兒女又該如何應對?

首先,不要自居道德高地與智商高地。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很多中高級知識分子,或者退休前在單位擔任過各級領導的老人,在騙局面前一點不比普通老人更有防禦力。甚至,他們越有文化,越有職業成就,就更加自以為是。

打個比方,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曾開創過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先是不相信,繼而認為可以輕鬆平叛。在很多時候,職業成就與知識素養並不能成為免於被騙的依靠,反而是牽累。

因此,這並不是一個智商問題,這是一個全天下騙子、集人類騙術之精華重點圍剿老人的問題。

既然不是智商問題,那作為兒女,就趁早收起不屑之心,不要在幫助父母免於受騙的同時,對他們的自尊心造成副作用式的傷害。這樣,只會讓父母產生叛逆心理,進而再也不讓你提這件事,最後騙局還在繼續上演,和父母的關係反而崩了。

最近,我從朋友那裡聽說了一個案例,覺得很受啟發。

一位挺有成就的媒體人,退休後自恃社會經驗豐富,深陷理財陷阱,幾乎每次「投資」都是血本無歸,對於兒女的批評,也是充耳不聞,反而幻想再博幾把翻本,順帶挽回尊嚴。

後來,他的兒女想出一個辦法,既然父親如此迷戀理財,他們就以有一個好的投資機會為名,把父親的錢拿過來,然後定期(半年、一年)給他一個高於市場回報的收益率。如此,父親與理財和解了,也與兒女和解了。

或許,這個父親也知道究竟怎麼回事,但這樣一個善良的謊言,給了雙方一個體面地下台階機會。

這件事情的背後,其實反映了一個變化:以往是老人擔心兒女工作後亂花錢,拿過來一部分幫忙存著,結婚買房時再連本帶利返還;現在是兒女擔心父母退休後被騙,把錢拿過來辦存摺,定期返還「收益」。

當然,這個方案的風險是,有些兒女「騙」起父母錢,一點都不比騙子更有底線。

如何防止父母被騙,一個是金錢上的安全,一個是老人作為個體的尊嚴。錢,畢竟是老人自己的,作為兒女,你能做的只是幫助與勸說,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羞辱父母的尊嚴。

對於他們這代人而言,虧個幾千幾萬,遠沒有他們一生所珍視的社會經驗、朋友網絡、價值觀被踐踏更有殺傷力。

他們的社會經驗的確過時了,但在保護他們錢包的同時,請尊重他們的世界。這也是一種政治正確。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冰川思享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8/196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