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玉龍雪山的靈魂,竟藏在北嶽廟的匾額中,上面兩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如果到雲南旅遊,不能不去玉龍雪山,去了玉龍雪山,目的就是看雪,緯度高一點的北方地區,到了冬天,雪是最常見的東西,可是為何人們都喜歡到玉龍雪山賞雪?也許木增的題字「雪亮」就能說明一切,如果您想知道這兩個字背後隱藏的真相,那就讓小編給您揭秘吧: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境內,是一片全長75千米的雪山群。玉龍雪山聽著便是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果真如此,它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思為天山。該雪山共有十三座雪峰,遠遠望去,就好像一條巨龍飛舞。2007年5月,玉龍雪山榮登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這絕對是實至名歸的盛譽。

玉龍雪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唐興元元年(784年)南詔王異牟尋,在雲南境內封五嶽四瀆,玉龍雪山就被封為北嶽。元世祖忽必烈探討大理國之時,曾經敕封玉龍雪山為「雪石景岳安邦景帝」。玉龍雪山頂著北嶽的頭銜,還被封為「景帝」,自然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的眼光,元朝的李京,在《雪山》一詩中,這樣寫道:麗江雪山天下絕,積玉堆瓊幾千疊。宋•釋正覺在《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中寫道:發皚皚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明代的程本立在《麗江雪山》中,這樣寫道:玉龍峰高九千仞。日色晦明雲氣寒……等等,可以說是不一而足。

位於麗江市玉龍村的北嶽廟,始建在唐朝,又稱三朵閣,供奉的是納西戰神三朵神,在明代的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11歲的木增世襲了麗江知府,當時他的年紀僅僅11歲。

《明史.土司傳》中,有這樣的記載:雲南諸土官知史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木增自幼受詩詞歌賦的薰陶,成年的木增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散文家,同時也是書法家。

當時,雲龍雪山南麓的北嶽廟已經破敗不堪,木增捐資予以修復,修復後的北嶽廟煥然一新,寺內的主持便盛情邀請他,為廟內提攜一個匾額,可是題寫什麼內容,卻將木增給難住了。

木增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他召集了幾位詩友,大家團團圍坐,紛紛舉杯,薄醉微酣,面紅耳熱後,這幫詩友想出了二十多個有文采,有氣勢,有意義的題詞,可是木增不是說這個題詞俗,就是說那個題詞常見,總之一句話,沒有一個題詞,令他滿意。

最後一個詩友提議,咱們乾脆拿著酒食,攀登玉龍雪山,沒準在攀登的過程中,舉杯的氛圍里,就想出一個絕佳的題詞了。

木增對這個建議非常贊同,他們一行人帶好了防寒的衣服,僕人們搬著桌子,帶著食盒,提著酒罈,一路登上了玉龍雪山。

木增登山之日,天氣特別晴好,山上沒有一絲微風,素緞一樣的瑞雪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顯得特別的白,並且閃閃發亮,甚至能讓白玉都相形見絀。

他們一行人找了一塊平地,鋪上了一塊毛氈,然後擺上了桌子,繼續推杯換盞,美酒入喉,詩情蕩漾,玉龍雪山上的雪,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顯得分外地明亮,亮得人睜不開眼睛。

木增將杯中酒仰頭飲盡,他興奮地大叫道:「我找到最恰當的題詞了,就是——雪亮!」

天下的雪有很多,但只有玉龍雪山上的雪最亮。木增的詩友們一個個鼓掌喊好,都說這兩個字寫透了玉龍雪山之雪的特點,也寫明白了玉龍雪山之雪的長處,更將玉龍山之聖雪和其他地方的俗雪做了徹底的區分。

木增下山後,他拿起了毛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了「雪亮」兩個大字,木增的字可以說「字逼鐘王」,不僅疏朗流暢,而且剛健婀娜。

這個牌匾從明代開始懸掛在廟內,到現在已經過四五百年,它被北嶽廟的歷代主持,嚴加看管,並當作鎮寺之寶,一代代地保存了下來。

如果來到玉龍雪山,一定要到北嶽廟看一下「雪亮」這兩個字,然後在登山的過程中,找到玉龍雪山「亮」雪的奧秘,體味玉龍雪山的靈魂,這才是真正的不虛此行的詩性之旅。

玉龍雪山橫亘在麗江市的大地之上,可是千年玉雪的靈魂卻封存在北嶽廟的一塊牌匾中,想一想,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兒……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紅俠旅遊介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9/197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