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未普:習李體制完敗於一人獨裁

作者:
小結一下本文:1)習李體制完敗於一人獨裁,這使李克強任職十年,蹉跎大半;2)李有不少好的理念,但多停留在理念階段,沒有付諸實施,因此沒有留下像樣的遺產,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他不想試,沒有試,而是他不能做,無法做;3)非常不幸的是,習近平的壞理念幾乎統統成為壞現實;4)李的「相忍為國」可能也不幸助長了壞現實。

10月27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驟逝,全中國掀起一陣排山倒海般的悼李克強熱。前體改系統和李的北大校友對他的功過和老百姓對他的評價不一樣。但不管是哪種評價,大都讚賞他說的這幾句話:黃河長江不會倒流,人在干天在看,6億百姓月入只有1000元。

說到李克強,不能不談習近平。2013伊始,習任中共第一把手,李任國務院第一把手,人稱習李體制,就像江朱體制,胡溫體制一樣約定俗成。李克強本該是胡溫政權之後的一把手,卻被紅二代和江澤民做掉,成了第二把手。黑馬習近平從一個地方官一躍升為一把手,究其原因,那時的習近平隱藏的真好。改革派認為他是一個可以信任的繼續改革的人;紅二代認為,他看起來很傻,不會清算他們的後代子孫。現在他們都承認,他們當年看走了眼。

一、二把手的顛倒,註定習李二人一開始就不對付。滑稽的是,不是李對習不對付,而是鳩占鵲巢的習近平看李不順眼。習近平認為李克強無能,不是宰相那塊料,其實那時的李比習不知強多少倍。習那時羽翼未豐,又忙著抓軍隊、武警和公安和反腐,無暇他顧。因此,李克強在習李體制最初的兩三年中,還是有機會做一些他最想做的事兒。

譬如,李克強推動「簡政放權」等系列改革。他說,這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割自己的肉,要相忍為國、讓利於民。2016年,李克強對這一改革的結果相當自豪,他說,「這一系列改革既為企業鬆了綁,為群眾解了絆,為市場騰了位,也為廉政強了身,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但是後來被習近平批評,改革幾乎回到原點。

習不喜歡「習李體制」這種說法,便費盡心機矮化二把手李克強。這一說法,在2018年被習近平正式「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高新,2018年3月)。證據是,習在李克強的任命文書上玩了小動作。國務院總理從來都是由全國人大決定,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任命,但到了2018年,這一慣例突然改變,變成根據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提名,決定李克強為國務院總理,再由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任命。這顯然是說,習近平對李克強有生殺予奪大權。

關於經濟,習近平主張黨管經濟,李主張市場經濟和放權於民企。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早在2013年,習曾問副總理馬凱,在經濟運行方面,黨中央和國務院哪個更有效?馬說:北院(即國務院)。習說:我看未必。應當是從那時起,習就埋下黨要壓下國務院,他要壓下李克強的預案。而中外聞名的「李克強經濟學」後來也幾乎名存實亡。

之後,習不斷蠶食李和國務院的權力。習以機構改革為名,全面架空了李克強和國務院。他把國務院屬下的國家行政學院、公務員局、僑務辦公室、宗教局等,悉數併入黨的各個部門。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新辦)、新聞出版署、版權局、電影局等機構職能由中宣部代行。原屬工信部的國家電腦網路與信息管理中心由他親自任一把手,還兼任其他一大堆小組組長。在習近平的步步緊逼下,「相忍為國」遂成了李維持局面的座右銘,甚至在習自認終身領袖而修憲的時候,李克強還在「相忍為國」。

當然,被逼到牆角的李克強可能後來忍無可忍了,終於公開嗆了習近平一次。習說中國已經全面脫貧,李卻說,中國雖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還有6億人民月收入不到1000元。這是對習近平的公開挑戰,而這絕對需要勇氣。

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本文:1)習李體制完敗於一人獨裁,這使李克強任職十年,蹉跎大半;2)李有不少好的理念,但多停留在理念階段,沒有付諸實施,因此沒有留下像樣的遺產,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他不想試,沒有試,而是他不能做,無法做;3)非常不幸的是,習近平的壞理念幾乎統統成為壞現實;4)李的「相忍為國」可能也不幸助長了壞現實。

不管怎樣,李克強生前被習近平擠兌、矮化、邊緣化;死後,人民爆發出來的悼李熱,才是真正讓習膽顫的力量。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03/197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