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赫:房地產是引爆中國金融危機的最危險因素

作者:
而這,正是當局所恐懼的。然而,中共早已「腦死亡」,喪失了靈活性,政策僵硬、強硬,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頭「灰犀牛」衝來。 中共被「灰犀牛」撞死,死不足惜;可惜的是中國人也將因此遭受大難。如果國人要想避此大難,解體中共是前提條件。

2022年11月11日中共當局發布的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金融政策,是2021年9月底以來最大力度的政策調整。圖為2022年7月18日廣州市一處恆大住宅樓工地。

延宕一年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滿場空話,沒有緩解反而加劇了各界對中國爆發金融危機的憂慮。最可能引爆金融危機的導火線是什麼呢?地方債、中小銀行、房地產是前三名,其中又以房地產最為危險。為什麼呢?

首債、中小銀行問題的關鍵,仍在於房地產

中小銀行如果暴雷,問題最可能出在房地產上。舉個例子,9月底,許家印被當局控制;之後,社交平台上傳播一份「恆大所欠銀行貸款明細列表」,其中稱滄州銀行涉及的恆大集團欠款金額高達34億元。滄州銀行發澄清公告稱恆大的欠款數額為3.46億元,並有足夠的抵押物,但並未平息民眾的擔憂,遭儲戶擠兌,其網上轉帳一度被叫停。

滄州銀行是典型的小型銀行。根據公開資料,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滄州銀行資產總額為2,371.07億元,其中貸款總額為1,496.04億元;負債總額為2,227.82億元,其中存款總額為2,079.69億元。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約26.18億元,逾期貸款32.74億元,已計提貸款損失準備41.94億元。另,截至今年3月末,滄州銀行房地產和住房按揭貸款在總貸款中合計占比為20.68%(上報監管口徑),也就是說約300億元。如果房地產這塊坍塌,滄州銀行也將完蛋。

再說地方債。根據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及其團隊的研究(出版了近700頁的《行走財稅中國:省市縣財政全景》),當前財政和城投風險的癥結在房地產。這既源於國民經濟、政府收入、就業對房地產的依賴,又源於房地產市場的好壞、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金融風險。其邏輯鏈條是:房地產銷售、投資大幅下滑,導致土地出讓收入下滑,直接減少了部分地區的可支配財力,使地方政府的救助能力下降,城投資金缺口進一步加大,引發城投風險。2022年,吉林、天津、黑龍江、青海、遼寧、甘肅、雲南7個省份的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同比降幅超50%。昆明土地出讓收入則從疫情前的1,000億元數量級,一下掉到100億元數量級。這就是為何財政、城投風險以前年度也有,但今年明顯加大的主要原因。

其次,當局能暫時強力壓制地方債、中小銀行問題,對房地產下墜卻無能為力

相對而言,地方債、中小銀行雖然問題也很嚴重,但當局通過一些措施,表面上還能按住,沒有暴雷。例如,《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2年新增5,5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進入2023年,各地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發行提速。Wind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截至5月29日,各地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規模達1,208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630億元)的2倍。雖然,這只是「補血」——一個階段性的策略性行為,無法大規模地進行,也解決不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問題,但畢竟起到了一定的緩衝作用。

再看地方債。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可方案卻難以出台。因為地方債規模太大、風險太高、政策建議分歧太深。事實上,自2015年以來,中央共啟動了三輪化債,結果是越「化」越多,去年地方債利息支出就超過1萬億。

當局的主要做法是債務置換,借新債還舊債。例如,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債券到期償還本金32,439億元,其中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28,789億元,占到期償還本金比重約89%。再如,為償還地方存量債務,10月份24個省份累計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約10,102億元,總額超過10,435億元,這和疫情三年(2020-2022年)發行的總量相當。正是由於「借新還舊」再融資債券發行規模創新高(今年前10個月發行規模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4%),才使今年前10個月全國地方政府發行債券首次突破8萬億元關口(約8.5萬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創歷史新高。這種把債務往後推的做法雖是飲鴆止渴,卻暫時避免了地方債暴雷。(此外,還有金融機構介入及配合地方政府債務展期、降息;但尚未公開大規模施行。)

不過,房地產情況就大不一樣了。2021年9月恆大暴雷,房地產泡沫破裂。當局開始不以為然,但形勢急劇惡化,當局不得不救市,包括出台「金融16條」,卻沒收效,完全擋不住房地產的下墜之勢。

官方數據:202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4.3%,商品房銷售額下降26.7%。2023年繼續下降,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4,80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6.3%。商品房銷售額89,070億元,下降4.6%,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2%。

再看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21年達到頂峰,為87,051億元。2022年,下降23.3%,為66,854億元。2023年1—9月,累計30,875億元,同比下降19.8%;估計全年也就40,000多億,相比2021年腰斬(這還不論其中城投的虛假買地)。

為什麼當局對房地產下墜無能為力呢?原因比較複雜,有房地產多元市場力量博弈、當局決策搖擺和政策空轉等等因素,在此不多說了。

第三,房地產一旦徹底崩盤,必然引爆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房價下跌了約70%。但是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至今,房價卻下跌不多,為什麼呢?因為當局的強力控制,不准降價售樓。這雖能極大地扭曲了市場價格信號,卻因此承載著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當壓力扛不住時,就是中國房地產徹底崩盤之日。

房地產一旦徹底崩盤,房價必然大幅度下跌,依附於房地產的債務鏈條也將會出現螺旋式下墜(房價大降——抵押物和資產大幅度貶值——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上升——企業大規模破產),最終引起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而這,正是當局所恐懼的。然而,中共早已「腦死亡」,喪失了靈活性,政策僵硬、強硬,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頭「灰犀牛」衝來。

中共被「灰犀牛」撞死,死不足惜;可惜的是中國人也將因此遭受大難。如果國人要想避此大難,解體中共是前提條件。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1/1976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