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現在,別糾結是不是通縮,不重要了

沒有意義。

昨天,CPI數據公布:

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

剛回正兩個月,又轉負了。

網上又開始爭論:

到底是不是通縮?

有關部門早就定過調了:

不存在通縮。

因為按照學術意義上的通縮定義:

只有貨幣、物價和經濟增長同時下滑才是通縮。

換句話來說,任何一個沒下滑都不算通縮,但是貨幣和經濟增長是可以調控的,居民感受最深的物價反而是偏市場的。

所以,別糾結是不是通縮了,沒有意義。

搞清楚大家為什麼不消費才更重要。

看了下今天兩條條上熱搜的消費消息:

菜價暴跌,白菜跌回白菜價

KTV衰退趨勢肉眼可見,關店越來越多。

一個買菜,一個KTV:低端和高端消費,都不行。

為什麼會這樣?

昨天,國師劉元春說了些實話:

居民儲蓄率並沒有那麼高,儲蓄率高導致消費率低是錯的。

他解釋了居民消費偏低的原因:

1、初次分配

過度偏重投資,導致政府在轉移性⽀付和社會保障⽀出上不充分和不均衡,導致消費抑制現象也較為嚴重,是目前存在的很嚴重的問題。

2、二次分配

收入的結構性問題,二次分配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部門間、區域間的收入差距,造成結構性的貧富差距問題。

3、短期因素

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主要有三點:

房地產,資產縮水造成財富下降,房貸壓力進一步擠壓消費支出。

股市: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導致理財市場上的變化,也讓居民財富縮水。

就業:疫情的影響對不同階層的收入衝擊。

這些變化導致居民負債表目前依然在一個不斷調整(衰退)的過程中。

怎麼解決這個消費偏低的問題呢?

有人認為要給居民發錢。

劉國師認為不可行,只會導致通脹,引發更大的問題。

需要的是組合拳和雞尾酒療法:

1、政府必須從投資型政府轉向服務型政府,把抑制居民消費需求的因素降低。

2、消費修復關鍵在於收入、資產及其信心的修復,收入分配改革極其重要。

3、然後就是穩消費-穩就業-穩產業-穩企業,需要組合式擴消費的政策。

總結起來就是:

頂層設計加政策組合拳,促消費還要提高福利兜底。

道理都懂,看落實吧。

就這樣。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產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1/197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