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皮尤民調對中美好感度差距擴大 專家解讀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調收集了全球24個國家對於美中兩國的看法,大多數受訪地區對美國的總體看法比對中國的看法積極得多。專家對此做出解讀。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1月6日公布的這份最新民調,從好感度、外交政策、經濟、科技、軍事力量、娛樂業、大學教育、生活水平、個人自由、對中美領導人有多大信心等角度比較了來自24個國家的公眾對美中兩國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共在掌握著政權,出於對中共的反感,會拉低人們對中國的印象。在民調中,人們往往會把中共等同於中國。

在最新調查中,「大多數受訪地區對美國的總體看法比對中國的看法積極得多」,導致對美中兩國的看法出現了美中好感度民意調查進行近20年以來最大的差距。

68%的人認為美國大學的水平高於平均水平或最好,而只有35%的人對中國的大學持相同看法。在所有調查的國家中,認為美國娛樂業最好或超過平均水平的人是對中國持同樣看法者的四倍多。

民調認為,美國在促進全球和平穩定方面比中國更有貢獻,美國的得分高於中國,差距常常超過30個百分點。

美中都會介入他國事務 美國更考量他國利益

人們對華盛頓和北京的外交政策看法不一。大多數受訪國家都認為,美國與中國皆會介入他國事務,甚至美國比中國更傾向於干預他國事務。不過,公眾也認為,美國在干涉他國事務時,會比中國更考量他國的利益。

在對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共黨魁習近平誰會在國際事務中做正確的事這一問題,公眾對拜登的信心高出中共黨魁近三倍。

著名維權律師陳光誠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干涉別國的事務本身沒有好壞,也不能光憑想像做事情。假如美國真的只關心國內自己的事情,把世界全部的軍事基地都撤走,讓航空母艦全都回來了,世界馬上陷入大亂。

比如,馬六甲海峽90%以上全球的物流,馬上就會被中共控制,陷入困境。沒有美國的駐防,歐洲國家,包括日本的國防全部就會癱瘓。

陳光誠近日在英文大紀元發表評論文章《美國的全球責任》,論述沒有其它國家可以介入並取代美國在世界上的角色。當暴君繼續橫行時,美國必須繼續參與並發揮領導作用。

他表示,美國對國際事件的參與和領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這不僅是為了維持二戰後建立的相對全球穩定,也是為了確保未來美國及其盟國的自由和繁榮。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也認為,聯合國二戰之後的整個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是美國主導建立起來的,美國要推行人權、法治,對世界一些國家包括中共的人權迫害發聲。美國在推廣普世價值方面是有積極作用的。

王赫指出,美國會維護國際秩序,所以對一些國家內政有所介入;中共介入別國事務,很多方面是經濟收買、政治脅迫,暗中搞海外統戰。比如說在美國搞芬太尼,像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

「它明面上尊重各國主權,高調宣稱不介入各國政治,打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但是實際上中共在各地扶植了一大批的親共勢力,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在東南亞,在它周邊。」

「中共跟美國不一樣。美國是全球秩序的奠基者,中共是要複合到秩序裡面去,中共也不敢公開說,完全推翻美國建立的這個秩序。」他說。

中國經濟增長到達瓶頸 或有政治變化

在科技方面,美中都被廣泛視為技術強國。不過,亞洲國家認為美國的科技發展更好一點;拉丁美洲國家則對中國更為看好。

大多數接受調查的公眾認為美國是領頭的經濟體。但在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和德國,更多受訪者認為中國是領頭的經濟體。在生活水平方面,中等收入國家對美中兩國的生活水平給出了比較積極的評價。

政經學者鄭旭光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義大利等國家的公眾認為中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民調比美國還發達,可能就是看中國有很多炫目的科技,看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

他表示,中國經濟現在按照聯合國的標準,貨幣基金組織的標準,它算是中等收入經濟體。經濟增長造成的增長空間下降,資本報酬率下降,增長的動力越來越弱。它會造成內資外資都會往外流。而在技術高地美國要壓制中共,政府之間的關係不好,企業是最難的。

「那麼你既然在領跑,這個時候經濟增長率又變低,那大家對這個制度的要求就會增加。窮人要福利,中產階級要權利,增長瓶頸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政治變化。其實大家對政治不滿實際上是一直存在的,只不過是被放在一邊了,覺得掙錢更重要,現在掙不來錢了,那他就來找回帳了。」

中國經濟在疫情過後並沒有反彈,沒有出現期望的報復性消費。「總是有意外」,鄭旭光說,「疫情完了以後,沒想到中國製造的東西賣不出去了。因為歐洲和美國都在搞緊縮貨幣,大家疫情期間買了太多的東西,疫情之後手又緊,而且還有戶外可以消費,大家不禁足了,所以一下子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降低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紀元記者王若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15/197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