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暴跌近四成!美油跌破70美元關口,減產不靈了?

12月6日,兩大國際原油基準雙雙跌超3%。其中,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時隔五個多月首次跌破70美元的關鍵整數關口,收於每桶69.38美元,較今年9月最高點95.03桶/美元跌去近37%。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同樣跌破75美元關口,收於每桶74.30美元,創下6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受國際原油持續走低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迎來了年內「五連跌」。12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表示,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12月5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55元、50元,多地92號汽油重新回歸「7元時代」。

此前的11月30日,為拉升原油價格,OPEC+線上舉行第36屆部長級會議,會後多個主要產油國宣布自願減產,減產總額達日均220萬桶。但不同以往,本輪OPEC+會議減產並未拉升疲態的油價,國際原油價格在短暫回升1%後,再度震盪走低至今。

此外,石油被稱為「流動的黃金」,其價格與黃金一樣同受地緣政治影響嚴重。當前,國際地緣政治仍未得到緩和,黃金價格在近期不斷走高之際,原油價格卻跌跌不休,一度創近期新低。

對此,多名經濟學家向時代財經表示,石油與黃金雖同為美元標價,但黃金屬於金融產品,而石油本質仍屬於大宗商品,其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

本輪原油價格走低背後,市場對全球經濟預期悲觀,能源需求回落。專家認為,主要產油國之間產量配額存在爭執,OPEC+會議減產不及市場預期,疊加美國原油產量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從短期來看,原油市場供大於求,且地緣政治帶來的溢價效應正在逐漸消除,未來原油價格或將橫盤拉鋸。

經濟疲軟拖累原油需求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在震盪中曾多次呈現跌勢。

年初,原油價格短暫爬升後在3月大幅下跌,其中布油更是跌至70美元/桶,創下自2021年12月以來的新低。4月中旬,「OPEC+」減產等因素讓國油價短暫回升,但隨後油價再次連續4周下跌。

今年7月初,受地緣政治緊張等影響,油價開始持續走高,巴以新一輪衝突更是將油價推至年內新高。但10月下旬,油價又逆轉下跌至今。

今年以來,劇烈波動的國際原油價格

「本輪原油價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原油供大於求。」12月7日,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向時代財經表示,與黃金不同,石油屬於大宗商品,歸根到底仍是用來消費的,其價格也主要是靠供需條件來決定。

周大地進一步解釋道,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市場對2024年的世界經濟預期也較為悲觀,特別是對歐美等國家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擔憂加劇,「未來經濟對石油需求可能存在萎縮,石油總體上供大於求。」

實際上,當前全球宏觀經濟復甦態勢並不明朗。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2024年預測值相比7月預測值下調了0.1個百分點。

從主要經濟體來看,美國經濟今年雖表現出較為樂觀的韌性,但經濟風險並未完全消散。據經濟參考報報導,美國10月份諮商會領先指標下降0.8%,為連續第19個月下降,且降幅高於市場預期的0.7%,而上一次該指數連續下跌是在2007年底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製造業景氣度小幅回落,11月製造業PMI初值降至49.4,低於此前的50;ISM製造業指數為46.7,連續13個月萎縮,為20年來最長萎縮周期。

「美國經濟與通脹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向時代財經表示,當前美國家庭超額儲蓄逐步耗盡,美國通脹存在粘性,美聯儲維持較高利率水平,政策累積效應逐步顯現,以及美國財政支出力度存在不確定性等,未來美國經濟不排除面臨輕度衰退風險。

美林和美國銀行私人銀行首席投資辦公室市場策略主管Joseph Quinlan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也表示了同樣的擔憂。其稱,美國消費領域的「疲軟」是顯而易見的,而這種疲軟恰恰是經濟衰退早期預警信號。

受經濟的疲軟的拖累,原油消費持續低迷不振。根據國際能源署(IEA)11月份發布的最新一期月度原油市場報告顯示,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高利率的影響顯現,明年的需求和供應將會放緩。但在需求增長速度大幅放緩60%的情況下,全球石油市場將在2024年上半年重新陷入供應過剩狀態。

IEA預測,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為1.029億桶/日,供應量為1.034億桶/日,這意味著將出現小規模的供應過剩。

OPEC+減產為美國「作嫁妝」?

實際上,面對持續走低的市場需求,各主要產油國從去年開始就已宣布多輪減產計劃。

今年11月30日,OPEC+的主要盟國再度宣布自願減產計劃,減產總額為日均220萬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將把從今年7月開始的日均100萬桶的自願減產措施延長至明年3月底。明年第一季度,俄羅斯將把今年9月開始的自願日均減產30萬桶提高到日均50萬桶。伊拉克、阿聯、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等「OPEC+」成員也將在明年第一季度自願減產。

但減產計劃並不及市場預期,因為自願減產,市場預計部分國家難以完成減產承諾。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向時代財經表示,隨著美國頁岩油技術的突破,OPEC+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已遠不如從前。在此情況下,OPEC+各成員國國情不一,對低油價的承受度也有所差異,因此,高油價時,OPEC+成員國容易統一行動,但低油價卻很難達成一致,「可以同甘,難以共苦。」

事實上,本輪自願減產計劃的出台可謂困難重重。因為內部對產額分配的矛盾,原計劃於2023年11月26日召開的會議被推遲到了11月30日,原本由線下舉辦的會議也臨時改為線上會議。

更為棘手的是,除了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有較強減產意願外,近幾年石油市場份額快速擴大的奈及利亞和安哥拉等非洲產油國極力反對減產提案,部分成員國甚至決定開始增產計劃。

金融時報報導,安哥拉表態稱,2024年生產計劃需要由下一次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來認證,石油產能調整需要「更詳細和切實的方案」。阿聯則公開表示該國將在明年增加每天20萬桶的產量。

除了成員國間難達成一致外,美國等組織外國家增常計劃進一步消解了OPEC+自願減產的努力。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美國原油產量在10月達到了1320萬桶/日的創紀錄高位,截至12月1日當周,美國原油日均產量仍有1310萬桶。

「美國很難減產。」林伯強向時代財經解釋道,與沙特、俄羅斯等國家不同,美國石油更多的由私營企業生產,其產量增減由市場決定,很難受到行政命令影響。而當前油價對美國石油企業來講,仍是有利可圖的情況。

據今年6月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目前美國頁岩油的桶油成本已經降至50美元以下,一些企業的成本約34美元。美國頁岩油成本遠低於當前油價。

面對持續走低的油價,未來國際原油供給是否會進一步減產?

民德研究院院長、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原首席研究員陳衛東告訴時代財經,當前急於實行「2030願景」的沙烏地阿拉伯和陷入俄烏衝突的俄羅斯都迫切希望原油價格的上漲,如果未來油價持續下跌,不排除沙特等國家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加原油產量,以衝擊競爭對手,迫使油價回升的可能。

另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7日,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兩國就未來擴大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合作方面達成一致,還決定加強在國防領域的合作。俄羅斯和沙特支持加薩走廊停止軍事行動。此外,俄羅斯歡迎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時代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08/198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