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王滬寧據報主導對台介選 國台辦不回應

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

台灣總統選舉進入白熱化,此時傳出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導對台介選,日本產經新聞也在頭版進行報導。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稱,「對於某些媒體沒有根據的猜測,我們沒有回應。」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中國負責統戰事務的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日前召集一個針對台灣大選的中央會議,會議重點在處理「拜習會」以來,北京一方面必須維持願意緩和區域形勢,一方面要確保對台灣大選各項「工作」的有效與協調性,並且不讓外界找到並指責其「介選」的藉口。

報導說,與會成員包括中共宣傳部、國台辦、國防部等相關決策官員,對台介選的作業邏輯上,一改過去的做法,採取由上而下、系統性、大規模,全面改成「化整為零」的態勢。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及這個報導時,沒有針對上述內容正面回應。關於介選問題,朱鳳蓮僅表示,現在兩岸間任何交流活動都被「民進黨當局及某些勢力扣上介選的帽子」,是極不正常的,是騙取選票的慣用伎倆。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在記者會上。(路透社視頻截圖)

「王滬寧如果是在12月初拜習會後,加上台灣大選三組人馬確定後召開這樣的會議,討論如何進一步有效介選有跡可循。」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對本台做上述表示。

王智盛分析,今年以來北京對台統戰滲透到後期的介選手法精準化、低調化。不再像過去大張旗鼓,而改以低調針對特定對象、需求,進行精準的統戰以及介選的投入。他舉例,過去中共以廣邀台灣基層村里長赴陸旅遊加以攏絡,如今只改邀特定區域的村里長。

在假訊息部分,他說過去是中共散布假訊息到台灣,現在更多是先以不知名的來源,透過台灣媒體或社群發布,再繞回中國大陸擴大效應,又轉銷至台灣。中共透過真假訊息交互運用,手法更為純熟。

王智盛:「此手法讓中國影子逐漸淡化,但是又製造兩種效果。首先,針對特定對象的精準統戰,可以起到動搖部分選舉意向效果;其次,假訊息操作對台灣民眾認知達到分化效果。」

據台媒自由時報報導,台灣的內政部長林右昌11日在立法院公布一項數據指出,中國招待基層村里長旅遊介選,已查獲51團、556人。「中(共)國介選變得越來越隱晦且形式多樣,現在介選不一定是直接介選,也許用假訊息或錯假訊息,擾亂或干擾大選,造成民眾對政府的誤解或負面情緒,政府會持續注意,」林右昌說。

「它是屬於一種組合拳,不止是單一的介選。」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吳建忠歸納,中共現階段對台灣採取複合性的威脅,除了在台灣內部操作輿論走向外,在外部,採取較小成本的軍事威懾,配合在外交、政治及經濟上高強度的施壓;在經濟上以商圍政,並加強對台灣社會的滲透,由其在台政治代理人進行各種影響台灣內部民心士氣及干擾選舉的言行。

「中共對台意在實現統一,不希望看到台灣形成一股團結抗中氣勢,所以操作激化台灣內部對立,刻意營造藍綠、台獨與否、戰爭與和平、繁榮與退化二元化選擇,」吳建忠說。

圖為支持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台灣民眾12月3日在台北市遊行造勢。(美聯社

中共升高對台施壓

陸委會的情勢報告分析,北京升高對台政策威脅及介入2024選舉原因,包括北京對台灣情勢高度危機感;台美關係正常化觸動中共敏感神經,在舊金山舉行的美中領導人會面的「拜習會」,看到美國總統拜登罕見地要求中共不要介選;此外,中國內部情勢也促使北京升高對台壓力。

吳建忠:「不管是尚未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或是已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可看出目前中共對於疲弱不振的中國經濟缺乏解方,在內、外部壓力下,對台灣的選舉自然有其針對性與升高壓力的必要性。」

台灣民主韌性考驗

台灣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台灣歷經多次選舉的洗禮,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無孔不入滲透台灣,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台灣的民主也具有相當的軔性。

杜聖聰:「天天看偶像劇,常常看抖音,意識形態或政黨認同就會趨同於中(共)國嗎?透過喊話的效應就會趨同於中(共)國?台灣民眾形塑屬於自己獨有的判斷,他認同這塊土地,可是未必認同民進黨;他認同台灣的意識,不見得認同民進黨建構的台灣意識。」

王智勝認為,從過去的經驗中,中共很清楚,它對台灣介選影響有限,甚至反作用、反效果更大。如果能在過程中起到短期介選、長期分化的效果,這最符合其最大效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14/199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