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詩,標題大抵簡要明確,如杜甫的《石壕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之類;也有比較含蓄的,例如他的名篇中又有《春望》(「國破山河在」)、《秋興八首》等等。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標題,也可以題為《無題》,李商隱採用這個辦法的詩篇不少。
古代又有些詩人會在他作品的正文之前來一小段文字,介紹寫作的緣起、背景或其他相關事項,這就是所謂小序,例如辛棄疾的《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有小序云:「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又如元好問《摸魚兒》(「恨人間情是何物」)有一較長的小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於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如果沒有這樣的說明,讀者理解其詞篇就容易摸不著頭腦或產生誤解;而一讀其小序,則立即得到切實的指引,大大有助于欣賞接受其作品。
元好問的小序還指出,這裡的文本是他如今的修訂稿,這就為深入探尋這首《摸魚兒》又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不安排小序的詩詞,怎麼幫助讀者明白其比較複雜的緣起、背景之類呢?常見的辦法是就寫在題目裡面。這樣的標題當然會比較長一點。
試看白居易的《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古人鄉情甚深,重視聚族而居,而一經喪亂,這種令人心安的大好局面就保不住了。白居易的處境恰好正是如此。為了介紹何謂同具「鄉心」的「五處」,他在詩的標題中特別逐一提到他的幾位兄長和弟妹如今各在何處。如果詩的標題僅作《望月有感》,那麼其他種種就要安排一段小序來加以說明。小序和標題的內容往往可以互相轉換。
白居易又有一首五古《昔與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迄今十年,淪落老大,追尋前約,且結後期》,原來他們早年已有感於宦海里風波甚多,「朝見寵者辱,暮見安者危」,很想早早退休;現在年紀大了,更打算安排好子女,再多攢點錢,做好養老的準備:「稍無骨肉累,粗有漁樵資。歲晚青山路,白首期同歸。」白居易一向是個務實的人,所謂提前退出官場云云,不過說說而已,安全著陸和備足「漁樵資」即養老金才是他最為關注的事情。這首詩頗有助於人們了解白居易,因此其標題也就顯得很有意義,因為只有把題目和正文結合起來細讀,才能深入領會他的風格。
讀詩只關注其正文是不夠的,首先應認真看取其標題和小序(如果有的話)。這正如讀一本書,總是要先讀其書名和序言(或引言、導言、緒論等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