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何不食肉糜」只是蠢

作者:

白大善人一句「百姓有錢但不願花」,又讓人想起晉惠帝來。

因為說出「何不食肉糜」,晉惠帝司馬衷在歷史上得了一個外號:肉糜帝。

但在這金句前面,還有更雷人的:

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以上見《晉書·帝紀四》,說晉惠帝有一次在皇家園林里聽到蛤蟆叫,好奇問侍衛:「它們老這麼呱呱叫,到底是為公事叫,還是為私事叫?」有人機智回答:「在公家地方叫,就是為公事;在私人地方叫,就是為私事。」

《資治通鑑》是這麼說的:

帝為人戇?,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時天下荒饉,百姓餓死,帝聞之,曰:「何不食肉糜?」

戇?gàngsì,即白痴,司馬光加一個詞,便坐實了司馬衷是中國歷史上智商最低的帝王(或者之一)。

只是,司馬衷的祖上,都是改變歷史的風雲人物:曾祖司馬懿,智商比諸葛亮還高,梟雄曹操都拿他沒轍;祖父司馬昭,滅蜀,威震曹魏,貢獻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一金句;父親司馬炎,滅吳,逼魏元帝讓位,成為晉朝開國之君,開創了歷時十年的太康盛世。

如此龍族,怎麼會生出司馬衷這樣的一條蟲?

其實,科學早已證明,人類智商跟遺傳無關。歷史上,天縱英才的二代或三代腦滿腸肥,成為一個肉飯桶的例子比比皆是(弔詭的是,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才五六歲就顯示出過人的聰慧)。司馬炎給司馬衷配的老師,還是以文武全才著稱的衛瓘guàn,對未來的皇帝,衛瓘肯定全力栽培。司馬衷九歲被立為儲君,三十二歲即位,中間有二十三年時間可以學習怎麼當皇帝,結果還是當成一個笑話。

你只能承認,人類真的有天才,也真的有天生低智。

這麼長時間,司馬衷的智商如何,雄才大略的司馬炎不可能沒有察覺。《晉書·后妃傳》載:「帝以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密以語後,後曰:『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當司馬炎開始懷疑司馬衷不配繼承大統,並私下跟司馬衷的生母、皇后楊艷說出來時,楊艷一句話懟了回去:自古立長不立賢,哪能想改就改。

嚴格來說,司馬衷原是老二,他哥兩歲就死了,底下還有好幾個弟弟。但當時朝野看好的繼承人,並不是他哪個弟弟,而是他叔,即司馬炎之弟、齊王司馬攸。《晉書》說他的才學、名望還在司馬炎之上,有才有德,頗得人心。

兄終弟及,也是皇位繼承制的一種補充,司馬炎確實也考慮過弟弟。但司馬攸因為太過耿直,得罪了權臣荀勖xù,荀勖在司馬炎面前進讒言,說齊王太得人心,將來太子有點懸,不如把他趕回封地去。這話成功引起司馬炎對司馬攸的猜忌,便下詔讓司馬攸回去,把司馬攸直接氣吐血死。

《世說新語·品藻第九》提到此事時說:

時人共論晉武帝出齊王之與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謂立惠帝為重。桓溫曰:「不然,使子繼父業,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司馬炎趕走弟弟,把位子留給兒子,失大於得。只有大將軍桓溫懂司馬炎,說你們都錯了,這麼幹,讓兒子繼承父業,讓弟弟去治理他的王國,有何不可。

《世說新語》中關於司馬炎信不過司馬衷的記載不只一篇,如《方正第五》說:

和嶠qiáo為武帝所親重,語嶠曰:「東宮頃似更成進,卿試往看。」還,問何如,答云:「皇太子聖質如初。」

和嶠是司馬炎倚重的大臣,有一次,司馬炎對他說,聽說太子最近德智體各方面有進步,你去看一下是不是真的。和嶠去了,回報司馬炎說,太子的資質和當初一樣……

《晉紀》提到此事,說司馬炎派去考察司馬衷的,除了和嶠,還有荀勖。和嶠說太子「聖質如初」之後,加了一句:「此陛下家事,非臣所盡。」也夠圓滑的。不過,圓滑至少還有底線,不黑不吹,而荀勖直接就吹上了:「太子明識弘新,有如明詔。」「太子德更進茂,不同於故。」太子文化和道德水平都有質的飛躍,跟以前不一樣了。

這已不算吹,而是直接舔上了。

大臣中也有耿直的。比如司馬衷的老師衛瓘,《世說新語·規箴第十》載:

晉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傳後意。諸名臣亦多獻直言。帝嘗在陵雲台上坐,衛瓘在側,欲申其懷,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撫床曰:「此坐可惜。」帝雖悟,因笑曰:「公醉邪?」

衛瓘盡力了,但司馬衷還是不行,這事他最有發言權,多次想向司馬炎進言,又不敢,有一次憋不住了,裝醉跪在司馬炎前面,用手拍拍御座,說:「這位子,可惜了……」司馬炎心情複雜,打了個哈哈說,你喝多了吧。

《晉書·衛瓘傳》最後多了一句:「瓘於此不復有言。」此事過後,衛瓘不再吭聲。估計也跟和嶠一樣想,這是你們家事,愛誰誰。

司馬炎為慎重起見,後來又對司馬衷進行了一次筆試。

帝之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武帝亦疑焉。嘗悉召東宮官屬,使以尚書事令太子決之,帝不能對。賈妃遣左右代對,多引古義。給事張泓曰:「太子不學,陛下所知,今宜以事斷,不可引書。」妃從之。泓乃具草,令帝書之。武帝覽而大悅,太子遂安。(《晉書·帝紀第四》)

司馬炎將東宮的官員召集到一起,把該由尚書負責的事扔給司馬衷裁決。司馬衷一臉懵嗶~,太子妃賈南風趕緊命親信代筆,再由司馬衷抄。可那些親信寫出來的答卷,多引經據典,對司馬衷來說,抄對都很難。這時一個叫張泓的侍臣說,太子平時讀不讀書,陛下是知道的,現在讓太子抄這麼文縐縐的作業,想蒙誰呢。賈南風嚇出一頭冷汗,說你行你上。張泓就重新答了卷,簡單粗暴直接,滿滿都是最炫鄉土風。司馬衷抄交,司馬炎閱卷大喜,從此不再猶豫。

可見,代筆也是需要技巧的……

最後不得不說,從記載來看,司馬衷確是智商不高,但是否到了白痴的地步,還真的不好說。

《晉書》《資治通鑑》等史料中,也有其他細節可幫他挽回一點形象分。

首先,司馬衷對自己有相對清醒的認識。這表現在,他多次下罪己詔。比如即位沒多久,他便在改元詔書中說,自己上位,雖有忠賢輔助,這皇帝仍是當得「戰戰兢兢」。雖然這應該也是代筆,但寫完肯定得念給他聽,得他同意才行,至少,態度就擺在這兒。

其次,司馬衷也算有擔當。「八王之亂」爆發時,他曾御駕親征,戰場上中了三箭,臉都破相了,也沒見他嚇尿。

還有一點,司馬衷感情豐富。開國元老陳騫死了,他「望柩流涕」,望著棺材流淚;戰場上,侍中嵇紹護駕而死,血濺到他御袍上,侍從要洗御袍,他說:「嵇侍中血,勿洗也。」對一個智商低的人來說,這應該不是演技,而是真情流露。

看來,司馬衷智商雖低,但情商正常,說他白痴,有點過了。

值得注意的是,《晉書·和嶠傳》中,記載了和嶠另外一次在司馬炎面前評價司馬衷的話:「皇太子有淳古之風,而季世多偽,恐不了陛下家事。」

淳古之風,即天真、純樸、厚道、忠信等,這些本來都是人性中的優點,但帝王身上偏偏不能有的,就是人性中的優點,所以,司馬衷自然承擔不起為司馬家繼往開來的重任。

至於問蛤蟆叫是為公為私,仔細想一下,與其說他蠢,不如說是童心、好奇心使然。擱現在,生物學家會告訴你,蛙鳴不外有兩個原因:1.敵害出現,向同類示警;2.展示才藝,吸引配偶。

前者不就是為公,後者不就是為私嗎?

再說「食肉糜」。

生於深宮,長於深宮,不知民間疾苦,平時山珍海味,肉糜肯定是吃到吐的了,五穀雜糧只是情趣餐——生活給了他這樣的認知,聽到百姓沒糧食吃,「何不食肉糜」便脫口而出。

至少,他不會說出「何不買五穀」這樣的操蛋話來。

所以,不知百姓疾苦,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最多算蠢,由里到外的蠢;明知百姓沒有購買力,偏要說「百姓有錢不願花」的,則是壞,徹頭徹尾的壞。

2024-01-05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後代聊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9/200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