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背靠中國」成最大詛咒!

—台灣、香港經濟此消彼長 「背靠中國」成為最大詛咒

4年一度的「台灣大選」在即,藍、白陣營經常批評民進黨過去八年的經濟政策。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從經濟角度拆解,民進黨執政期間把經濟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甚至是全世界,證明成功。相反,香港全面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發展,經濟不斷下沉。

4年一度的「台灣大選」在即,藍、白陣營經常批評民進黨過去八年的經濟政策。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從經濟角度拆解,民進黨執政期間把經濟重心,從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甚至是全世界,證明成功。相反,香港全面背靠祖國、融入「大灣區」發展,經濟不斷下沉。

港、台股市此消彼長台灣加權指數首超恆指

近年港、台經濟表現如何?可以從股市反映。去年11月底,香港恒生指數31年來首次被台灣的加權指數超越。在2023年最後交易日,恒生指數收報17047點,首次出現港股連續4年下跌的情況;而台灣加權指數收報17930點,創年內新高,台股全年累計升26.8%。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近日在本台節目《財經自由講》提到,雖然市值上仍是香港「跑贏」台灣,但近年港、台股市此消彼長,與香港金融市場資金撤離有關。

顏寶剛說:「我相信很大程度是資金流入的問題,到底我們是靠外國的資金?還是靠祖國的資金、東南亞的資金?這情況相信在2024年持續,市場繼續看好台灣股市配置,特別是AI相關概念股份,台積電錶現得好,所以似乎在這方面,我們感受到香港經濟差過台灣。」

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下滑外資駐港地區總部創11年新低

不少國際智庫反映香港近年競爭力排名下跌。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去年9月發表的《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香港首次失落榜首,跌至第二,輸給新加坡,是1975年以來首次。報告指,與香港司法獨立受損、軍事干預法治加劇等原因有關。分析認為報告反映國際正記錄「一國兩制」的淪亡。

加上,近年外資撤離香港。在2023年,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最新境外母公司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等數據,只有1,336家境外公司以香港作為地區總部,較2019年減少13.3%,也是自2012年來數目最少的一年,創11年新低。

台灣面向世界吸外資金額創近15年新高

而同一時間,台灣近年積極吸引外資。翻查資料,民進黨自2016年執政以來,外資呈現成長趨勢,2022年核准外資達到133億美元,創下近15年新高。

蔡英文從2019年開始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吸引海外台商回台投資,截至去年10月,累計總投資額已經超過696億美金(2.15兆元台幣),而且外資投資超過約781億美元(2.4兆台幣)。

另據台灣事實核查中心引用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統計,從2017年至今年,歷年台灣對新南向國家貿易進、出口金額都逐年成長,且出口都大於進口金額。2023年至11月,「入超」金額已達到246.7億美元,高於2018至2022各年。

評論:香港背靠祖國下經濟表現受拖累

財經評論員利世民在本台節目指出,在香港風光之時,台灣經歷一段經濟很差的日子,但目前台灣晶片製造業等發展蓬勃,相反香港背靠祖國下經濟表現受拖累。

利世民說:「去到這幾年,別人(台灣)進入收成期了,反而香港一直想背靠某個神奇國度,這種一隻大老二養全家的策略,最大問題是當這個神奇國度經濟放表現開始放緩,就影響到我們,令香港同時被拖累,整個亞洲去年經濟一般,唯獨是台灣相對做得好。」

利世民又指,香港產業單一,長期依靠地產業,靠「食老本」,相反台灣發展多元產業,一旦情況持續,相信台北市生活水平超越香港,只是時間問題。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13/200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