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古代「十常」養生法,簡單有效,常練壽自高

在中國古代皇帝中,乾隆壽高89歲。乾隆根據自身的體會,總結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十常」養生法的操作。

「十常」: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

肢常伸——養筋骨,調元氣

上肢平舉拉伸

此法可舒緩肩背肌肉的緊張,促進上肢的經絡疏通。取正坐位或站立,雙臂平舉與肩平,再將平舉的雙手立起來,堅持5秒,放下手臂,重複以上動作,1次為1組,每日做3~5組。辦公室人員可以在工作間隙活動頸部肌群,以預防頸椎疾患的發生;對於有頸部疾患的朋友亦可作為康復之用。

直腿抬高運動

直腿抬高是鍛鍊股四頭肌的重要運動,常用於膝關節術後和因為下肢疾病導致股四頭肌(即大腿前方肌肉群)萎縮者的恢復。

動作要領:將大腿、小腿都完全伸直,下肢抬高至足跟離開床面約25厘米處(30°),在這個姿勢上保持5秒鐘,然後慢慢放下,如此為一個標準動作。每次鍛鍊至少要做這樣的動作20~50個,每天最少做4組這樣的練習動作。

肛常提——盆腔內的自我按摩

提肛,古稱「撮谷道」,是傳統的養生之術。「谷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穀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

「撮谷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具體方法是:緩緩吸氣的同時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忍大便狀),停留10秒鐘,呼氣時輕輕放鬆,反覆操作5分鐘,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每日3次。

「撮谷道」好似給盆腔做按摩,這種養生方法在使盆腔肌肉得到鍛鍊的同時,可以防治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此外,堅持「撮谷道」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陽痿、早泄,女性的盆腔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統疾患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五穀雜糧養生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21/200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