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關於「龘」,這個字的來歷並不美好

今天是除夕。既然今天仍然是個工作日,那我就還是說點工作日風格的話——也就是掃人之興的話。

按照農曆,明年是甲辰龍年,於是中國某個一年一度的知名電視節目搞了個宣傳語,叫「龍行龘龘」(龘讀dá)。這後面兩個字筆畫繁多,字體稍小一些就混淆不清,成了黑糊糊的兩坨污跡,但據說它形容了群龍騰飛的樣子,營造出了一種熱鬧喧騰的氛圍。

回想我上個世紀90年代初剛接觸計算機時,用的中文作業系統還是金山公司的金山DOS,裡面只支持GB2312字庫,其中只有6763個漢字。六千個漢字雖然已經不少了,但實際上很多生僻字都沒有收入,所以在使用中,不時就有打不出來的字(包括前總理朱鎔基的「鎔」字)。在GB2312字庫里,「龘」字當然也是沒有的。

事在人為。既然生僻字也總會有用途,那麼在數位化時代,人們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法。通過GBK和GB18030等新的字符集方案,成千上萬的生僻字(以及繁體字)得以在電腦和手機上打出和顯示,大大方便了生僻字在數碼產品和網際網路上的使用和交流。

當然,除了比較「正經」的應用之外,生僻字也常常用在其他一些「不正經」的場合。比如「囧」這個字,是「冏」的異體,本來意為「光明」,但台灣網友發現它很像一張耷拉眼眉、張開嘴巴的苦瓜臉,還恰好與「窘」字同音,於是把它從生僻字堆中挖掘出來,當成中式「顏文字」(表情符號)使用。在北京夏季奧運會舉辦的2008年,這個字在海峽對岸也流行開來,一下子火得一塌糊塗。但流行文化總是乍起乍落,後來徐崢拍攝的《泰囧》在2012年上映時,這個字便有點過氣了。如今,「囧」字更是早已不復當年那種席捲全網的氣勢,幸運的是,也沒有完全退出舞台。

至於「龘」這個字,由於其特別的三疊字結構,在網上也一直小範圍流行,通常是和品、晶、森、犇等其他三疊結構的字一起出現,讓網友感慨一下中國造字文化的神奇。然而網絡文化終究只是民間的自娛自樂,一旦官方開始主動推送這個字,性質就不同了。

「冏(囧)」這個字,在古代多少還有一些應用,主要是人名用字。《尚書·周書》本有《攝命》一篇,早佚,後來在《偽古文尚書》中訛為《冏命》,但無論「攝」還是「冏」都是人名,是指周王室中一個叫「伯攝(伯冏)」的人。三國魏有曹冏,著有一篇叫《六代論》的政論文章,為後世留下了「百足之蟲,至死不僵」這一著名成語。西晉又有司馬冏,是「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此外,也有人用它的本義吟詩作文,如江淹《雜體詩·孫廷尉綽雜述》中便有兩句是「冏冏秋月明,憑軒詠堯老」。

「龘」則基本上就是個只存在於字書(字典)中的死字,而且恐怕只有一千三百年左右的歷史。如今網上幾乎眾口一聲地說它首見於南朝梁顧野王的字書《玉篇》,但據南京師範大學蘇芃教授考證,《玉篇》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多個版本,顧野王所著的原版本收字較少,釋文較多,但唐、宋時期的《玉篇》一邊補入了很多字,一邊又刪減了很多釋文。儘管原本《玉篇》今天只剩零星殘簡,但根據一些間接證據推測,其中並無「龘」字,它很可能是到唐代版本的《玉篇》才增補進去的。

不過,從字音和字形來看,「龘」是「龖」的後起異體,也就是覺得兩條龍還不夠,非得三條龍才行。「龖」的出現,就比「龘」早多了,在東漢初年許慎所撰的中國第一部字書《說文解字》中就有,但遺憾的是,它仍然基本是個死字。在許慎之前的先秦和西漢典籍中根本沒有這個字。即使算上甲骨文、金文等出土文獻,也只在甲骨文中出現了一次(「克龖」),而且只是個專有名詞用字(按清華大學黃天樹教授的釋讀,「克龖」意思是「戰勝名為『龖』的方國或部族」)。許慎把它解釋為「飛龍也」,也許確有所本,可惜並無其他材料可以佐證,屬於孤證。

許慎之後,到南北朝末年,才有一個叫衛元嵩的道士,在他所撰的道教著作《元包經》中用到了這個字:「震,龖之赫,霆之砉。」然而,該書故意用了大量冷僻字,以體現道教的神秘主義特色,這並非中國傳統文化的正道。總之,遍搜中華古籍,無論是「龖」還是「龘」,都深藏於故紙堆的犄角旮旯中。這樣一個死字,被官府如此力推,這在幾千年中華文明史上還是頭一遭。

我一直認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深入其脈絡,掌握古人用平常字樣表述的思想和情感。比如「賢」,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常用字,但有趣的是,它竟然是「貝」字底。貝殼在商代曾是主流貨幣形式,因此很多帶貝字旁的字都和商業、財富有關,如貿、貨、財、寶(寶)、買(買)、賣(賣)等。對於「賢」字,學界基本公認,它在商代本來是「多財」的意思,所謂「賢人」,就是富人。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才轉義為「多才」或「多德」,雖然同樣是個褒義詞,但頌揚的重點已經變化,不再著眼於財富了。從重財到重德,背後是商人和周人兩種世界觀的巨大分歧。從今天的眼光看,雖然商朝那種崇天帝、重鬼神的宗教文化頗為陰森嚇人,但周朝那種輕視商業和法律、一切要求合乎禮制的宗法制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也是中華文明的無奈——如果完全不引入域外的思想和制度,那麼除了商制、周制和秦制,你就別無選擇,哪一個制度都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當然還有另一種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就是不想像上面這樣費腦子,而只是刨弄一些怪詞僻字,假裝有文化。對於喜歡這種調調的人,那我就祝你在新的一年裡和官府一起「龍行龘龘」吧。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植物與邏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1/201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