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OpenAI首個視頻生成模型發布 會讓哪些人失業

與其擔憂它會對更多職業造成衝擊,更值得期待的反而是,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未來有望被進一步解放出來

繼發布震撼全球的ChatGPT之後,OpenAI又放了一記大招:給出一段文字,AI將能夠幫你一鍵生成視頻。當地時間2月16日,OpenAI正式發布了文本到視頻生成模型Sora。Sora創作的視頻最長可達一分鐘,可以由多個角色的複雜場景、特定類型的動作和準確的細節組成。

根據OpenAI的說法,除了文本,Sora還可以從靜止圖像中生成視頻,並「擴展」現有視頻,包括「填充缺失的幀」的能力。Sora正面向部分成員開放,以評估關鍵領域的潛在危害或風險。

從OpenAI發布的樣片來看,無論是畫面、景深還是運鏡,甚至是人物微表情、動物神態,都已經足夠精彩逼真。文生圖時圖片看起來還有比較強烈的AI痕跡,如今的文生視頻,看起來和人類專業影視製作團隊的產品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

如果說去年我們還對AI是新一輪技術革命還是又一次噱頭泡沫心存疑慮,到了今年,從矽谷到中關村,從最頂尖的科學家到正在刷著短視頻的普羅大眾,都已經開始真切感受到AI所帶來的變化。毫無疑問,從蒸汽機被發明開始,人類再一次站到了科技顛覆社會生活方式的新奇點位置。

科學家們關心算法和數據的演化,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關心的問題首先當然是——它會不會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會不會導致更多人失業?

事實上,「機器換人」並非是一個新命題——自汽車誕生以來衝擊了馬車夫的生意,這種爭議就一直存在。比如自動化的「黑燈工廠」出現之後,人們也擔心是否會衝擊工人崗位,再比如在去年ChatGPT和Midjourney出現時,就有消息稱一大批插畫師因為AI而失去工作。這一次Sora出現之後,失業會輪到影視圈嗎?

科技創新的擴散進程固然會因為人類的一些反對而存在短暫的停滯,甚至對於科學家來說,他們也存在類似的擔憂。面對新科技的出現,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從OpenAI去年開除CEO的公司「政變」來看,顯然在最頂尖的那一批大腦中,他們也沒有確切的答案。要不要約束技術的快速疊代,這也是當時的核心命題。

在去年11月經歷了「超級對齊」和「有效加速」管理層爭議的OpenAI,在短時間內就拿出了新的可以媲美ChatGPT的重磅應用。這也反過來意味著,在這家全球最頂尖的人工智慧公司內部,已經形成了共識——我們無法阻擋新技術的湧現,但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它,為人類帶來更新的想像空間。

當文字、圖像、視頻都開始可以通過提示詞一鍵生成,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行業將被AI重做一遍。這一次,感覺OpenAI真的要開始改變世界了。

其實,從Sora的應用來看,與其擔憂它會對更多職業造成衝擊,更值得期待的反而是,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未來有望被進一步解放出來。試想,一個優秀的編劇可能就不再需要依賴演員、導演、預算等一系列因素,只要他的劇本足夠好,AI就可能以極低的成本生產出優秀的作品。從這個角度來說,AI的出現是在替代機械的勞動、進一步解放作為人的價值。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當一種新工具已經出現,抵抗沒有太大的意義,更優的選擇是接受它並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其實,回顧過去百年來的變化,想像中的失業浪潮並沒有如人們一開始擔心的那樣出現,相反,科技紅利讓更多人找到了新的工作機會。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作為個體的我們,要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避免被時代的列車甩下。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紅星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7/201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