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下著雨的周六下午,大約50名中國人擠在東京市中心一間不起眼的灰色辦公室里,這裡也兼作書店。他們前來參加一場關於秋瑾的研討會。秋瑾是一位中國女權主義詩人和革命家,一個多世紀前因密謀推翻清朝而被斬首。
和他們一樣,秋瑾也曾作為移民生活在日本。演講的標題是《在東京重建中國》,這既反映了在場人士的願望,也描繪了秋瑾的人生。
類似這樣的公開討論在中國大城市裡曾經很常見,但在過去十年裡,它們越來越受到壓制。中國不鼓勵公眾組織和參與公民活動。
去年,一種新型的中國人的公共生活在日本等境外地區出現。
「這麼多中國人來日本,」1月組織該活動的人權律師李金星說,「大家需要一個地方苦水倒盡,牢騷發夠,然後我們再反思怎麼辦。」出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李金星本人於去年9月從北京搬到了東京。「我們這些人對於推動中國轉型是有使命的,」他說。
從東京、清邁到阿姆斯特丹和紐約,海外華人正在構建在中國遭到禁止的公共生活,培養自己的公民意識——而這正是共產黨不希望看到的。他們開設中文書店、舉辦研討會並組織民間團體。
這些移民正在創造一個不同的中國,一個更有希望的社會。在此過程中,他們正在重新定義作為中國人的意義。
去年有四家中文書店在東京開業。在美國至少四個城市以及倫敦、阿姆斯特丹和溫哥華,受到2022年紐約成功舉辦的月度女權主義開放麥克風表演鼓舞,女權主義者也在舉辦類似的演出。在歐洲的中國移民建立了數十個專注於LGBTQ、抗議和其他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大多數這樣的活動和組織並不帶有明顯的政治性,也不以推翻中國政府為宗旨,儘管一些參與者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一個民主的中國。但組織這些活動的移民表示,他們認為學會無所畏懼地生活、相互信任並追求一個有目標的生活非常重要。
即使在離開之後,許多中國人仍有很長時間會對政府過於恐懼,不敢參加與共產黨主流論調不符的公共活動。
但到了2022年,中國爆發的反對疫情限制措施的白紙運動引發人們在其他國家舉行示威活動。大家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並開始尋找志同道合的人。
在日本生活了十年的年輕專業人士「一粒麥」表示,自2022年抗議活動以來,他一直在東京組織和參與抗議活動和講座。
去年6月,他參加了我關於自己的中文播客《不明白播客》的談話活動,並驚訝地發現現場大約有300人。(我也很驚訝。誰願意聽記者談論她的播客?)他說他在活動中認識了大約十幾個人,並和他們保持著聯繫。
「參與公共生活是一種美德,」「一粒麥」說,因為擔心政府報復,他要求使用自己的網絡暱稱,這個稱呼源自聖經中關於重生的內容。
中國在2000年代和2010年代初曾經擁有德國哲學家貝馬斯所說的公共領域。在國家認可的文化和社會生活存在的同時,當局也允許有活躍的、儘管受到審查的公共對話空間。
在中國大城市的書店裡,托克維爾的《美國的民主》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都曾是暢銷書。房地產大亨任志強在北京創辦的一個讀書俱樂部,吸引了中國頂尖企業家、知識分子和官員。一年一度的L.G.B.T.Q慶祝活動上海驕傲節吸引了數以千計參與者。女權活動人士發起了諸如「攻占男廁所」等活動,當時官方新聞報導稱她們是進步的力量。獨立電影、紀錄片和地下雜誌探討了共產黨不喜歡但容忍的話題:歷史、性別和不平等。
2012年底,習近平接任國家領導人,在之後十年裡,所有這些倡議都被粉碎了。調查記者失去了發表作品的渠道,人權律師被監禁或被取消律師資格,書店被迫關門。創辦讀書俱樂部的房地產大亨任志強因批評習近平而被判入獄18年。非政府組織、LGBTQ的組織者和女權活動人士受到騷擾、被噤聲或被迫流亡。
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逃離祖國、政府和那些宣傳,前往能給他們自由的地方。現在他們可以相互聯繫,為國內外華人提供交流的平台,暢想一個不同未來。
張潔平說,她希望不只是異見分子,任何一名華人都能在她的書店裡感受到歡迎。 SIMON SIMARD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張潔平是出生在中國大陸的記者,曾在香港工作20年,新冠疫情期間移居台灣。2022年她在台北創辦了一家書店。去年12月,她在泰國清邁開設了一家分店,並計劃今年在東京和阿姆斯特丹開設分店。
張潔平說:「我希望我的書店成為一個全球華人交流的地方。」
她的書店名為「飛地」(Nowhere),會向顧客發放「飛地共和國」護照,這些顧客被稱為「公民",而不是「成員」。
飛地台北店去年舉辦了138場活動。清邁店在最初的六周內舉辦了約20場活動。主題非常廣泛:戰爭、女權主義、香港抗議活動以及城市和人際關係。我在兩個店都談論了我的播客節目。
張潔平說,她不希望自己的書店只面向持不同政見者和青年叛逆者,而是面向所有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華人。
「重要的就是不只是你反對什麼,而是你想要的那個生活是什麼樣子,」她說。「如果中國人也好,華人也好,在一個沒有自上而下的限制的地方,都不能重建社會的話,那我們就算改朝換代了,絕對也不會過上更好的生活的。」
張潔平和以筆名吳磊為人所知的人權律師李金星說,如今的中國移民與上世紀80年代的那一代人大不相同,後者大多是經濟移民。而新移民經濟條件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他們關心自己的經濟福祉,也關心對比自身更大的東西的歸屬感。
張潔平和李金星都是用自己的錢開始創業的。李金星的店面占地約65平方米,主要用於舉辦活動,月租金約1300美元。他說自己還負擔得起。
張潔平目前是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的尼曼研究員,她用自己的積蓄補貼清邁分店。台北店去年實現了盈利。其收入的一個新來源是向世界各地的華人郵寄書籍,但中國大陸除外,因為購買禁書在那裡可能會受到刑事指控。
1月的一個星期六,也就是李金星的東京書店舉辦研討會的同一天,八名年輕的中國人圍坐在一位日本教授家中的餐桌旁,討論上周末舉行的台灣大選。自去年以來,他們一直在公共和私人活動中聚會,並參加了從女權主義到非暴力交流等各種主題的興趣小組。
「我們現在是在為中國民主化做準備,」2022年移居日本並參加了白紙抗議的研究生羽美(音)說。「如果明天CCP倒台,我們有沒有做好公民的可能?」